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07074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197 大小:4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躯干部的穴位解剖医学课件(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躯干部的穴位解剖 第一节胸前区和腋区穴位解剖 一 中府 手太阴肺经 1 体表定位胸前壁的外上方 第一肋间隙外侧 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 2 操作方法 仰卧或正坐位 在胸骨前正中线旁开 寸 平第一肋间隙处取穴 针法 针刺向外上方斜刺0 5 1寸 感应 酸胀感向前胸及上肢扩散 3 进针层次 1 皮肤 由锁骨上神经分布 2 皮下组织 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 三角肌前缘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针此穴时 针尖在三角肌前缘上部通过 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 4 针的旁边有头静脉通过 5 胸大肌 位于胸廓的前上部皮下 为扇形的扁肌 由胸前内 外侧神经支配 6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的深面 由胸前内侧神经支配 7

2、喙肱肌和肱二头肌 喙肱肌是一长棱形肌 此二肌均由肌皮神经支配 4 毗邻关系 1 深面 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的深面由浅入深 依次为1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浅层 2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隙深面 3 胸内筋膜 覆盖在胸壁内面的结缔组织薄膜 4 肋胸膜 位于胸内筋膜的深面并与之紧密相贴 其神经分布为肋间神经 神经较丰富 故针刺时疼痛较为敏感 针刺通过该层时易伤及左肺上叶或右肺中叶 而出现气胸 2 肋间肌 为与之相邻的第一 第二肋骨 当针刺着肋骨时 有坚硬感 5 临床报道 1 主治咳嗽 哮喘 2 普鲁卡因阻滞治疗甲亢 二 天池 手厥阴心包经 1 体表定位乳头外侧一寸 当第四肋间隙中 2 操作方法 采取仰卧位

3、乳头外一寸 当第四肋间隙中取穴 针法 直刺0 3 0 4寸深 有针感后即起针 如需留针时 将针提至皮下或肌层 斜刺或横刺留针 则更安全 疗效亦好 3 进针层次 1 皮肤 由第三至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重叠分布 2 皮下组织 内有上述神经的分支及胸壁浅静脉 3 胸大肌 由胸前内 外侧神经支配 4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的深面 由胸前内侧神经支配 4 毗邻关系 1 深面 胸小肌的深面由浅入深 依次为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胸内筋膜 肋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左肺上叶或右肺中叶 1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浅层 2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隙深面 3 胸内筋膜 覆盖在胸壁内面的结缔组织薄膜 与膈肌上面的膈筋膜相延续 4

4、肋胸膜 位于胸内筋膜的深面并与之紧密相贴 其神经分布为肋间神经 神经较丰富 故针刺时疼痛较为敏感 针刺通过该层时易伤及左肺上叶或右肺中叶 而出现气胸 5 肋间肌的上方和下方 为与之相邻的第四 第五肋骨 肋骨后面下缘肋沟内自上而下有相应的肋间静脉 肋间动脉和肋间神经 当针刺着肋骨时 有坚硬感 气胸的症状 1 轻度气胸 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或有胸闷气憋 刺激性咳嗽 活动时胸部有牵拉样痛 2 中度气胸 胸肋刺痛 胸部胀闷不舒 呼吸困难 心悸不宁 不能平卧 3 重度气胸 胸背部强烈刺痛 疼痛可向同侧的肩及手臂放射或向上腹部放射 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 四肢厥冷 烦燥出汗 神志昏迷 血压下降等危急症状 处

5、理方法 1 安静休息 2 药物治疗 在观察治疗过程中 为预防胸腔感染 3 排气减压 凡是患者在针灸后短期内 1 2h 出现明显胸痛 呼吸困难 肺萎缩在20 以上 胸膜腔内呈正压者 或在诊断性试穿时 针栓被气体自然顶出 1 穿刺排气 操纵简便 尤其在病情紧急情况下 可立即排气 在病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使用人工气胸器穿刺排气 2 闭式引流排气 临床症状和X线证实以及胸腔测压表明 穿刺后一度好转后又加重者 则需要进一步作胸腔插管及引流等 5 临床报道 1 心绞痛 肋间神经痛 三 膻中 任脉 1 体表定位胸骨正中线上 两乳头之中间 2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 在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女子可在第五胸肋关节之

6、间 体前正中线上取穴 针法 平刺 针尖向上或向乳房两侧 进针0 3 0 5寸 感应 局部酸胀感或前胸沉重感 3 进针层次 1 皮肤 由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皮支分布 2 皮下组织 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胸廓内动 静脉的分支 3 胸大肌 位于胸廓的前上部皮下 为扇形扁肌 由胸前内 外侧神经支配 针刺膻中穴时 针尖经过左 右胸大肌之间 4 针的深面为胸骨体 5 临床报道 1 治疗急性腰扭伤 2 治疗胸闷 气短 四 极泉 手少阴心经 1 体表定位腋窝中央 腋动脉的后方 2 操作方法上肢外展 于腋窝中央 避开动脉取穴 针法 直刺1 1 5寸 感应 局部酸胀 或有强烈触电感向前臂放射 3 进针层次 1 皮

7、肤 由第二肋间神经外侧支 即肋间臂神经分布 2 皮下组织 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 刺过深筋膜 即腋筋膜 针即进入腋腔 若刺及臂丛神经或其分支 可产生向前臂放散性的触电感 4 背阔肌腱 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 5 大圆肌 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 4 毗邻关系 腋腔 位于肩关节下方 前界是胸大肌 胸小肌等结构 后界是大圆肌 背阔肌 肩胛下肌等结构 外侧界是肱骨及臂部肌肉 内侧界是胸侧壁 腋腔近似四棱锥体形 下部称为底 由腋筋膜封闭 此筋膜与胸部 背部 上肢的深筋膜相延续 上部是腋腔顶 直达颈根 窝内有淋巴结 腋动脉 腋静脉 神经等重要结构 1 淋巴结 腋腔内有大小不等的约15 20个淋巴结 分布在

8、腋动 静脉周围 2 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向外行 横过第一肋外侧缘后 改名为腋动脉 1 胸肩峰动脉 起于腋动脉 向内侧穿出锁胸筋膜后 主要分布于胸大肌 胸小肌 三角肌及肩峰等部位 2 胸外侧动脉 起于腋动脉 沿胸小肌下缘达胸外侧壁 分布于该部的肌肉及乳房 肩胛下动脉 起于腋动脉末端部 向后下行 分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主要分布于背阔肌 旋肩胛动脉分布冈下窝附近的肌肉 3 腋静脉 较粗大 与腋动脉 臂丛一起位于神经血管鞘内 在腋动脉内侧 4 臂丛 在腋腔内形成外侧束 内侧束和后束 5 临床报道 1 胁肋疼痛 肘臂冷痛 2 极泉配阿是穴 极泉上下1 5寸 治疗腋臭 一 大横 足太阴脾经 一

9、体表定位在腹中部 脐中旁开 寸 第二节腹部的穴位解剖 二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 在脐旁 寸处取穴 针法 直刺1 2寸 感应 局部酸胀感 并可向同侧腹部扩散 三 进针层次 1 皮肤神经较为丰富 为第十肋间神经的前皮支支配 2 皮下组织皮下脂肪较厚 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腹壁浅动 静脉 3 腹外斜肌由下六胸神经前支支配 浅层为深筋膜 肌纤维从外上走向内下 靠近中线 与腹内斜肌的浅层腱膜一起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4 腹内斜肌由下六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的前支支配 5 腹横肌其神经支配同腹内斜肌 四 毗邻结构 主要指大横穴部位腹横肌以下结构 由浅入深依次有1 腹横筋膜为一薄层深筋膜 内有较厚脂肪和腹壁上 下动脉和

10、腹壁上 下静脉 深层为腹膜的壁层 2 大网膜为一含有丰富血管和脂肪的网状复层腹膜结构 多达四层 分布胃网膜左 右动脉的向下分支和迷走神经分支 体胖型此层较肥厚 3 右侧升结肠在肝的下方 起于髂窝内的盲肠 从下向上走行 4 左侧降结肠在肝 脾的下方 起于横结肠 从上向下走行 5 空 回肠由平滑肌构成 有大量的动脉弓 静脉网和淋巴管 平时呈自主运动状态 针尖下 肠管运动变化较大 故有时是空肠 有时是回肠 五 临床报道 1 治疗泄泻 便秘 腹痛 二 天枢 足阳明胃经 一 体表定位脐旁开2寸 二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 在脐旁2寸处取穴 针法 直刺l 1 5寸 感应 局部酸胀感 并可向同侧腹部扩散 三 进

11、针层次 1 皮肤神经较为丰富 为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支配 2 皮下组织皮下脂肪较厚 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腹壁浅动 静脉 3 腹直肌鞘腹直肌鞘为包裹腹直肌的鞘膜 分前 后两层 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 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 针此穴位时 针尖经过的是腹直肌鞘前层和后层 4 腹直肌及腹壁上 下动脉和 腹壁上 下静脉 腹直肌为位于腹前正中线两侧的长条形肌 包在腹直肌鞘前后两层之间 此肌由第6 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 四 毗邻结构 主要指天枢穴部位腹直肌鞘以下深层结构 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 壁腹膜 空 回肠 继续深入左侧可触及腹主动脉 右侧可触及下腔静脉 2020

12、5 12 99 可编辑 1 腹横筋膜为一薄层深筋膜 内有较厚脂肪和腹壁上 下动脉和腹壁上 下静脉 深层为腹膜的壁层 2 横结肠在胃大弯的下方 起于肝脏面下方的升结肠 从右向左 呈略向下弯曲走行至左侧脾脏下方的降结肠 天枢穴在胃中度充盈时正位于横结肠上 也可随呼吸而略有上下移动 3 大网膜为一含有丰富血管和脂肪的网状复层腹膜结构 多达四层 分布有胃网膜左 右动脉的向下的分支和迷走神经分支 体胖型此层较肥厚 4 空 回肠有大量的动脉弓 静脉网和淋巴管 肠壁内粘膜皱襞多 还有淋巴滤泡和淋巴结 平时呈自主运动状态 针尖下 肠管运动变化较大 故有时是空肠 有时是回肠 五 临床报道 1 治疗泄泻 便秘 腹

13、痛 三 中脘 任脉 一 体表定位在上腹部 腹前正中线 脐上4寸 二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 于腹正中线上 当剑突基底与脐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针法 直刺0 3 0 5寸 亦可向四周斜刺 感应 上腹部有胀闷沉重感或胃部有收缩感 三 进针层次 1 皮肤皮肤平坦 较背部薄 神经较为丰富 为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支配 2 皮下组织皮下脂肪较厚 内有上述神经的分支及胸腹壁静脉 位于脐周静脉网的上方 3 腹白线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 为两侧三层腹肌的腱膜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 四 毗邻结构 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 腹膜 胃 横结肠或肝 1 腹横筋膜为一薄层深筋膜 深层为腹膜的壁层 2 胃在肝左叶的下 左 后方 为一中空

14、囊性器官 该穴在胃空虚时 刺不中胃壁 为大网膜的前两层 在胃充盈时 其前壁与腹前壁相贴 该穴向下斜刺为胃大弯与幽门部结合处 3 横结肠在胃大弯的下方 起于肝脏面下方的升结肠 从右向左 呈略向下弯曲走行至左侧脾脏下方的降结肠 中脘穴在胃空虚时正位于横结肠上 也可随呼吸而略有上下移动 4 肝位于膈肌的下面 其上面与膈肌一致 是实质性消化腺器官 一般在中脘穴刺不到肝脏 但斜向上刺或肝脏较大时 也可刺中肝左叶 肝的神经为内脏神经支配 也有膈神经的分支 对疼痛不敏感性 5 胰位于胃和横结肠的后方 为腹膜外位器官 为消化系统第二大消化腺 该穴正位于胰中部上方 深直刺可从其边缘或胰体上部穿过 四 关元 一

15、体表定位在腹中线上 脐下3寸处 二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 在腹正中线上 脐下3寸处取穴 针法 有两种方法 1 直刺0 5 1寸 2 向下斜刺1 5 2寸 灸量 灸3 9壮 温灸10 30分钟 感应 局部酸 麻 胀感 有时可以放射至外阴部或脐部 三 进针层次 1 皮肤由肋下神经前皮支的内侧皮支分布 2 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腹壁浅动 静脉 3 腹白线或腹直肌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 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 上起自剑突 下止于耻骨联合上缘 四 毗邻结构 1 腹直肌鞘左右各一 由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的腱膜构成鞘 包绕腹直肌 2 腹横筋膜为一薄层深筋膜 衬覆在腹横肌内表面 深层有腹膜的壁

16、层 腹横筋膜与腹膜壁层之间有脂肪和腹壁下动 静脉 3 空 回肠空肠始于十二指肠 占空 回肠全长的2 5 主要位于腹腔的左上部 回肠占空 回肠全长的3 5 主要位于腹腔的右下部 部分位于盆腔内 在右髂窝续于盲肠 空肠与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 其活动度较大 4 膀胱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 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 可超过耻骨联合以上 五 临床报道 1 艾灸神阙 合元穴医治遗尿 2 对关元穴施灸最好的时机在每年秋夏之交 7月底到9月中 隔日灸1次 每次15 30分钟 每月10次 艾灸关元穴治疗性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第三节项 背 腰骶部穴位解剖 一 肩井 1 体表定位在肩上 当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取穴 2 操作方法 直刺0 5 0 8寸 直刺不可过深 尤不可向前内斜刺过深 3 进针层次 1 皮肤 由锁骨上外侧神经分布 2 皮下组织 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布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横动脉 3 斜方肌 形成肩部之隆起 由副神经支配 4 毗邻结构 1 前锯肌 在进针方向斜方肌的深面 为前锯肌起于第1 2肋的肌腹 2 肋与肋间隙 在前锯肌的深面 3 胸膜及肺上叶 衬覆于肋及肋间隙内面的为胸膜及与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