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5361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培养、落实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和探究的欲望。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的思想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知识。正所谓“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在讲述走向“大

2、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节时,我的导入是展示几段不同的关于秦始皇的评论材料,学生通过影视书籍或多或少对秦始皇有所了解,自然而然对这些材料抱有不同的看法和疑问,而我就是利用它们的这种了解和疑问,让他们通过学习,去还原真正的秦始皇。通过新颖的活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历史情境的理解。问题教学策略是双向和多向的,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比如在复习古代政治制度时学生就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几个问题:分封制为何在西周前期和后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政

3、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和区别;君主专制制度为何在明清时期会走向极端等等。我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找准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得到答案。2、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和创新的精神。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后,老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生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自由驰骋在

4、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我在讲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时,并没有上来就给学生把所谓的“知识点”、“考点”一一罗列,而是选择了几组关于衣食住行方面不同时期的图片及反映社会习俗方面变化的史料和影像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一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很浓厚,气氛很热烈,因为这些都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能够很好的感知和理解。结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自己整理了框架体系,从衣、食、住、行、习俗、传媒等方面分类按时间顺序把变化情况一一罗列好,并提出了很多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我没有回答,也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尽管

5、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同学给大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有的同学给大家现身表演,还有的同学争论地面红耳赤,但是我却很高兴地看到:原来学生的知识面竟是这样的宽广,思维竟是如此敏捷,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竟是比我们所谓的“标准答案”还要标准和丰富。3、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是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设疑,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也可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还可以让学生分工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再分享“智慧成果”。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是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