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3205052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开发区萝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如下目标:(1)提升我站环境监测业务、行政事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规我站业务管理程序,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数据上报、数据应用提供信息化的台,实现移动环境监测,以信息化带动全站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监测综合服务能力。(2)为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规数据产生、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流程,保障监测数据的实效性和正确性,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说清环境质量状况。(3)将本项目涉及到的数据提供给萝岗区大数据中心,以供萝岗区环保执法系统、移动执法终端和其他职能部门监管系统调用

2、。1.2项目建设容本项目包括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和系统支撑软硬件环境建设两大部分。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包括:(1)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系统遵循ISO/IEC17025以及环境监测站的相关质量体系文件,基于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实现以实验室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全方位管理;数据共享,分析台帐无纸化。将监测站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的管理体系。同时提供移动环境监测功能,可以远程实现现场监测、报告审核及信息查询等功能。加强质量保证体系

3、,加强协同工作能力,减少混乱和纠纷;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提升实验室的形象和办公效率。(2)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委托监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为各项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包括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部分。部数据主要是指由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所产生的监测数据,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验收监测数据、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等。外部数据包括各空气子站的自动监测数据和其它非业务系统产生的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本系统将为开发区、萝岗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提供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监测数据,向市环境保护局和省环保厅、环保部上报数据。(3

4、)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对水、大气、噪声等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用各种图表(饼状图、折线图等)呈现各种监测指标的走势,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表格1项目建设容一览表建设容类别建设容配置或功能模块系统支撑软硬件多功能一体机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彩色激光多功能一体机便携式打印机高速便携式打印A4移动终端(含一年网络通讯费)租赁服务器高负载数据库专用服务器(2路8核2.4GHzCPU、64GB存、4300GB)高负载应用专用服务器(2路8核2.4GHzCPU、128GB存、4300GB)异地备份,1个客户端数据库软件SQLServer2008R2系统开发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监测站业务流程实验室分析资源管理

5、短信提醒监测报告及报表查询统计管理移动环境监测监测数据综合管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管理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管理验收监测数据管理监督性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与数据上报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环境质量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噪声环境质量分析区域环境综合分析第2章项目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2.1建设原则2.1.1项目管理原则n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在规标准方面要做到四个统一。即采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统一的计算机技术标准、统一的网络互联技术标准、统一的系统实施和维护。必须遵循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已实际认可的应用标准。符合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和标准。尚未形成标准的,要在建设过程中探索、总结、加以制

6、订和完善。n工程化整个系统的开发实施要按照标准工程方法实施、加强工程监理和控制,严格要求设计文档的标准化和规化,实施过程在使用单位的监督下按照实施方案分步进行。n兼顾开放性与继承性开放性与继承性兼顾。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在考虑系统创新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对已有系统、数据以及软硬件资源的有效继承,合理保护已建成的各类系统,并保证本项目与已建系统(包括软件)独立、并行运行。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的高度可扩展性;易与第三方系统集成。每一阶段的建设必须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和良好的扩展能力使各阶段的建设能够前后关联,有效衔接,避免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大的结构变动甚至重建,以保护前期投入。系统

7、的建设还要顾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便于进行二次开发,添加需要的功能,同时系统要考虑软硬件发展的情况,便于系统升级,使系统处于应用系统技术领先地位。2.1.2技术管理原则n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采用多种安全防技术和措施,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在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性能,达到“简便、实用、快捷、安全、准确”的目的。在本项目应用系统设计中,系统间和系统对外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互,更应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如提供用户管理和认证、功能权限的组织、容权限的组织、角色定义和用户关联等系统方面的安全支持,并对系统操作人员密码进行MD

8、5加密,要求定期修改密码,密码过期不能登陆等,并且在修改密码时要求密码具有较高的强度等等。n先进性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尽量采取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流先进技术,特别是软件系统的基础台、操作系统、中间件及设计开发工程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要求系统具有使用的灵活性,包括:具有灵活可变的流程定制功能、提供灵活方便的信息查询与数据统计功能。n可扩展性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既满足短期的业务需要,也要满足以后业务发展的要求。在网络、软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上要做到接口标准、开放性好,满足以后与其它业务系统及与其它政府部门或上级机关系统纵向与横向的联网应用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因此要求在本项目的系统设计

9、及软硬件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系统整合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n易用性充分发掘软件功能,使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系统可利用已有信息,在录入数据时,实现相关容的自动填入,以及自动生成各类表单、函件;利用数据的相关性,在数据处理时,根据需要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更新;在业务流转过程中,提供事件催办提示功能及催办信息取消功能等。2.2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既要有前瞻性,又要符合标准化、规化原则,体现高度的可扩展性。同时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分期实施、逐步扩展,保证系统应用的完整性和用户投资的有效性,需确保全区综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10、完整性、一致性、实时性,统一标准,规建设。总体上将满足环境保护部要求和国家下发软件的要求,并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和环保部关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规和要求,充分理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以萝岗区环城局信息化建设规划为指导,以“统一规划、统筹发展、技术管理并存、性能优化、适应未来发展”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工作。1)充分利用已有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和已建立系统及相关数据。本系统在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利用已有系统和数据的原则,对已有的支撑性应用软件系统通过系统集成或数据接口的方式将其纳入本系统并提供良好的系统与数据接口,便于数据实时更新和

11、系统间的滑应用。2)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系统遵循以实际管理业务的需要出发,在需求调研和系统设计上以用户的实际使用为原则,兼顾长远发展性,使系统能够支撑全局工作,满足环城局业务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整个系统应该具备用户化,使系统上线即可投入使用。3)软件台、数据库接口标准化标准规体系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在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体系中制定的相关标准,例如:信息技术标准、信息接口标准和信息服务标准等。4)系统实用性与易用性相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系统的操作界面要求尽量完备和简洁友好,要充分利用图像、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技术,符合办公人员的操作惯,并能提供实

12、时、有效、准确的数据信息,为环保管理部门逐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透明度提供支持,进一步资金利用率和环保管理水。5)重视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由于系统涉及大量重要数据,所以一方面系统从硬件底层做到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软件系统制定严格的权限安全体系,确保不被非法窃取。同时,做到数据的实时备份,保证系统可靠的运行。6)系统结构遵循易管理性和扩充性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和灵活定制的功能,能实现对业务、图层、表单、人员、权限等的灵活定制。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在少量进行代码级、数据库级的改动情况下实现。除此之外,系统还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可以很方便地挂接其它已有系统和新开发的系统,并能与这些系统很好的融合,实现数据共

13、享,并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不同的需求。7)界面设计友好性界面友好满足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的使用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专题图、统计图表,直观展示领导和业务人员所查询出的各个业务数据结果。第3章系统台应用系统设计3.1总体设计本次建设要求,根据17025-2005的25项要素,实现环境监测业务流程自动运行、各项事务规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管理水和降低检测成本;保证实验室的最终产品(所有的检测数据、管理数据和信息)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实现实验室出具结果的权威性及国际标准化,符合国际优良实验室规(GLP),符合最新版本ISO/IEC17025-2005的要求。本系统设计原则:面向检测,

14、关注流程,强调标准,突出质量。实现数据传递自动化、技术积累数字化、管理流程透明化、知识管理即时化的系统目标。本系统要求以监测任务的检测项目为驱动、以检测实体(室、组)质量管理为核心,展开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包括样品登录、任务分配、流程管理、资源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管理等为一体,实现环境监测业务与质量的全程规管理。系统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分析数据为基础,根据对环境质量分析的应用要求,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灵活的统计汇总;结合工作流的管理思想对全站办公业务流程以及配套资源进行管理;最终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统一业务管理台实现监测业务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的规管理。系统中模块的数据基于

15、统一的数据库,各模块数据可以互通、共享。3.2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需要对环境监测业务实现信息化,涵盖整个业务流程,需要按照各个监测项目定制采样单、分析表单、监测报告、检测标准等,实现各类监测任务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于排口多、监测项目多、标准多的复杂任务能自动化管理。3.2.1监测业务流程监测业务以检测样品为主体驱动,以检测报告为核心产品,在此过程中以ISO17025规实现质量保证。3.2.1.1污染源监测业务流程污染源监测工作按照性质不同分为监督监测、委托监测、验收监测和其它监测。监督监测主要对水、气、声污染源进行监测。委托监测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监测、环境背景调查监测、仲裁监测。验收监测是指“三同时”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其它监测主要是接收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临时监测任务。委托监测分类:废水、废气、噪声(振动)等;验收监测项目来源于新建项目、旧项目扩建、旧项目改建,在验收监测开始前需要经过立项、相关部门审批、环保局环评、环保局审批开建、项目开建、项目建设完成、试生产,验收监测一般在该期限完成)。之后客户可以拿着环保局的环评文件和试生产函,去监测站登记申请验收监测,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