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204997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统一模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城县高三年级统一考试(2020.5.10)文综历史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

2、,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记载,周灭商后,姬发不仅开始自称“天子”,而且将有效统治范围内以前各地首领所用的称号“王”也收归周天子专用,“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初期A.政治隶属关系强化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C.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D.诸侯自主权受到削弱25.宋代,知府(州)公事必须通判联署方能生效,通判本身有行政工作;明朝开始确立以知府为一府首长,通判作为知府辅佐官,必须“以安静为事”,被视为“闲曹”。这一变化A说明明朝地方监察形同虚设B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C体现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D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

3、效率26.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凭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7000吨10000吨,“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这一研究成果A.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相冲突,难以置信B.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一家之言C.依据的均是二手资料,还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D.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27.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

4、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D.商业市镇空前繁荣28.近代西方思想家鼓励各种社会团体结党,互相制衡,以此减少权力的滥用。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这种差别说明近代中国A.皇权至上思想根深蒂固B.各种政治力量更为团结C.解决民族危机成为迫切任务D.保留君主制度符合时代需要29.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C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D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30.历史上,东南地

5、区是霍乱、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病等疫病的多发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建国初期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D东南开发初见成效31.1977年,时任总裁马丁访问北京,再次表达可口可乐希望重返中国的愿望。马丁说,他们在中国设厂,重点不是卖给中国消费者,主要是针对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特别是欧美游客。1978年12月,撤离大陆30年的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有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港资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A.可口可乐与中国市场的离合折射了近现代的中美关系B.马丁的说词反映

6、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徘徊和犹豫C.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是可口可乐返华的基本保证D.经济全球化是可口可乐提出并能够重返的主要原因32.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3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2名代表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拥有若干列于宪法而未授予众议院的权力。这些规定A协调了南北方的利益B体现了宪法修订者对民主的理解C违背了权力制衡原则D用制

7、度消解联邦与各州的矛盾34. 列宁在1922年一次党代表大会上谈道:“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共产主义者),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说明当时苏俄有些人认为A新经济政策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B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做出的暂时性妥协C新经济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出路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完成经济恢复任务35. 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摧毁对方。”这说明冷战A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B利于遏

8、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C维系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白

9、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材料三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

10、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9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来自一个更大的范围。这些力量对每一个部分都发生影响,因此除非从它们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做全面的了解,否则便无法了解它们的局部作用,这个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民族和国家只是文明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部分与整体之间那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规定着部分的发展,而部分同样影响着整体的进程。“一个同样的总的过程,对不同的部分发生不同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局部又以不同的方

11、式反应和促进这个总的过程发生运动的动力。”摘编自杜廷广试析汤因比的整体史观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注意论题拟定合理,阐述要注意论从史出)(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

12、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9分)(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战争结束后,

13、中国与苏联共同宣传要实现印支和平。赫鲁晓夫主张美苏缓和,苏联不愿被中国拉入到印度支那同美国直接对抗。当时的中国正准备集中精力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和平解决印支问题符合中国的现实利益。英国一向不愿印度支那战争进一步扩大,因为联合军干涉势必导致与中国的战争,那样将危及英国在香港、马来西亚地区的利益。1954年2月19日,在苏联的倡导下,美、英、法、苏四国外长在柏林召开会议,会后宣布两个月后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和平与印支停战问题,并邀请中国与会。日内瓦会议开幕两天后,锡金、印度、印尼、缅甸和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科伦坡召开会议。他们讨论并支持印支停战,反对美国在东南亚建立军事同盟体系,尤其是印度反

14、对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立场更为积极和鲜明。7月21日,日内瓦会议达成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终于实现了停战。据李益波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等(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支那停战谈判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度支那停战谈判的影响。(7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麦卡锡,1946年当选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当时美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战后经济困难时期。1950年初,麦卡锡声称“我手上有一份205人的清单,他们都是图谋颠覆政体的共产党人。尽管我们的国务卿知道他们的身份,但他们仍在草拟和制定

15、着我们的对外政策”。这在美国朝野上下引发了剧烈震动。此后,杜鲁门政府实行“忠诚调查”,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美国的社会舆论也急剧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也必须陈述对马克思的看法。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观察组长期工作的部分官员。摘编自麦卡锡主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卡锡主义兴起的原因。(9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卡锡主义产生的影响。(6分)历史部分参考答案24A 25D 26B 27B 28C 29D 30C 31A 32 C 33B 34A 35D41(1)特点: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4 分)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 60 岁退休的政策。(以上四点每点 2 分,计 8 分) (2)差异:罗斯福时期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