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4953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近代史 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近代史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B卷世界近代史第五、六学习主题复习测试题A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50分)班别 座号 姓名 分数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德国 B英国 C俄国 D奥匈帝国2. 1914年6月,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对这一事件评价正确的是: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气焰,维护了世界和平 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维护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安全 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

2、B. C. D.3、1879年,德奥结成同盟,这主要是哪一矛盾发展的结果? A英德矛盾B争夺巴尔干C法德矛盾D英奥矛盾4、1881年,意大利同哪国争夺突尼斯失败而决定加入德奥同盟?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5、下列不属于在三国同盟的国家是:A意大利 B奥匈帝国 C德国 D英国6、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实行的是什么对外政策?:A闭关自守 B门户开放 C光荣孤立 D改革开放7、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A1914年6月 B1914年7月 C1918年11月 D1919年1月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的是:A意大利 B奥匈帝国 C塞尔维亚 D英国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

3、括: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反法西斯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民族民主战争1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柏林战役1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的战役是:A诺曼底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13、1914年,制造萨拉热窝事件的塞尔维亚青年是:A普林西波 B斐迪南 C安德拉西 D俾斯麦14、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英国生物学家: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

4、因斯坦15、17世纪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是哪国人?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16、它的提出是时空方面的伟大革命,对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理论是:A万有引力学说 B马克思主义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17、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A文艺复兴 B明治维新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18、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A B C D19、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A莎士比亚 B托尔斯泰 C孟德斯鸠 D汤显祖20、名画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A莎士比亚 B贝多芬 C达-芬奇 D凡高21. 右图

5、是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他是: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22.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A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23.如果你曾经亲身见证过引发“一战”的奥匈皇储被暗杀事件,当时你在的城市应该是 A柏林 B伦敦 C萨拉热窝 D巴黎24.以下有关“一战”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 B一战前意大利先加入协约国,战争爆发后,转为同盟国作战C塞尔维亚的行为可理解为民

6、族解放战争 D“一战”历时四年,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25.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人和生物起源的传说,而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观点的科学家是:A达芬奇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二、材料解释题(共9分) 26、看下图,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4分) 此图中的人是谁?他是哪国人? 他写的划时代的著作叫什么?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1916年德军企图一举打败法国,重新在西线向法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2月,德法双方展开血战,双方一共伤亡70多万人。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人们把该战场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结合所学的

7、知识请回答:(5分)材料中描写的是哪次战争的哪一次战役?交战的双方是哪两个国家?结果如何?三、问答题(共16分)28、试简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的思想的主张及影响?(6分)29.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和平、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影响。(1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2)一战中使德国丧失西线主动权的战役和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哪次战役?(3) 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和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的国际会议分别是什么?(4)这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5)今天人类对待战争应持怎样的态度?世界近代史第五、六学习

8、主题复习测试题B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50分)班别 座号 姓名 分数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这里的火药桶指的是A、法德边界 B、北非突尼斯 C、巴尔干半岛 D、中东地区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是A、军事侵略集团 B、政治集团 C、经济集团 D、文本组织3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

9、作战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 B C D4一战的性质是:A民族解放战争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同盟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D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5. 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A.奥匈帝国B.保加利亚C.塞尔维亚D.罗马尼亚6.一战中首先开战的两个国家是A.奥匈帝国俄国 B.德国俄、法 C.奥匈帝国塞尔维亚 D.英国德国7. 凡尔登战役中没有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是:A.原子弹 B.轰炸机 C.坦克 D.毒气弹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是: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萨拉热窝事件突发C.法军获得凡尔登战役胜利 D.三国同盟战败投降9、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C、欧洲同盟和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10、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奥匈帝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11、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 B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C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D 1907年英俄结盟13.“一战”爆发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存在严重分歧和矛盾,其中主要有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法矛盾 俄德矛盾 奥意矛盾 A. B C D14.“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

11、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帝国主义国家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巴尔干地区成为争夺焦点15.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下面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有:去剧院里观看悲剧哈姆雷特。 听人谈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一新观点。 伏尔泰的一场演讲让你受益颇多。 惊闻“一战”已经在欧洲爆发。A B C D16、19世纪中期沉重地打击神权统治根基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 B力学三定律 C相对论 D物种起源17、提出相对论的著名物理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18、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的生物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19、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 B力学三定律 C相对论 D物种起源20、下列著名的科学家,国籍属于英国的是牛顿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 达尔文A B C D21、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