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上传人:men****ain 文档编号:13204947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品德与社会 课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 这是新课标的要 求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 品德与社会 的课堂教学之中 才能让教材内容鲜 活起来 既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 真正让这门课程由课堂走向社会 一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创设学生愿意并能体验的情境 增强课堂教学 的趣味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达 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创设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从而改变了老师的枯燥讲解 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

2、好地渲染课堂气氛 挖掘学生的情感世界 使 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的心灵真正得到陶冶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 学的效率 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共享性 信息技术和 品德与社会 课程结合 极大地 丰富了 品德与社会 课程资源 使课程资源不再是单一的书籍 教材 既扩大了 课程资源范围 也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动画 图像 文字 音乐等音频 视 频信息的融入 多方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 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课堂空间 丰富教学手段 以前的 品德与社会 课程教学 总是以老师 填鸭式 讲解为主 学生接 受知识犹如喝白开水一样 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把

3、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把 枯燥的知识兴趣化 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传统的 品德与社会 教学法很枯燥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现在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利用视频 图 片 声音 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 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 生动有趣 从而使教与学都变得轻松愉快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应创设条件尽可能 向社会延伸 因此 让现实社会更多地融入到 品德与社会 中 让 品德与社 会 更深入广泛地介入现实社会 让孩子们在 品德与社会 中更清晰地了解 生活和社会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培养热爱生活的品德 是品德教师的职责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优势 拓展了课堂的空间界限 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五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可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吸引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与认知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不仅可以弥补课本教学资源的不足 提供更好的教学情 境吸引学生的主动认知 而且许多教学重点 难点都能通过有效资源的收集 利 用得以解决 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作出最有价值的帮助 总之 积极 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使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 彩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与的热情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了学习 效率 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