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上传人:men****ain 文档编号:13204874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阅读能力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 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阅读理解能力较强 读 得准 读得快 而且理解得也快 而考试过后分析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原因 除了计算错 误以外 不是漏掉了题目条件 就是画不出图形 甚至不理解题意 因此 要想使数学素质 教育目标得到落实 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 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认识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特点 1 语言抽象 内涵丰富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可见数学也是一 门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抽象 简洁的特点 在

2、阅读过程中 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 有关的数学符号 图形符号等 理解每个数学术语 而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 与自然语 言差别很大 要求在阅读中语言转换频繁 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 最终要用自己的语 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 是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 的难度 2 逻辑严密 思维严谨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 数学材料主要是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 具有一定的严谨性 因此数 学阅读需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记忆 理解 抽象 分析 归纳 类比 联想等思维 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 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 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当学生想要读

3、懂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 定理或其证明时 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 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 不理解的词汇 二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鉴于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特殊性 不能盲目照搬文科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 应加强研究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很少有学生会把阅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这就需要将数学阅读真正引进课堂 数学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来引导和帮助学 生 循序渐进 使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 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 但

4、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就会很 糟糕 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 趣 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 先创设教学情景 展示给学生以生动 形象的海 上日出的画面 伴以美妙的音乐 然后提问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你能动手画出来吗 有哪些线段的数量关系决定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于是学生主动地去画图探究 创设问 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 富有启发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 现象 设置悬念 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 解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5、种 在这里就不 一一列举了 2 引导数学阅读示范 优化数学课堂模式 数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 努力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 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 特别是对数学新教材每个单元后的几篇数学阅读材料 当培养学生 如何阅读数学材料时 教师最好先选择一篇书上的阅读材料 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 以作示范 将数学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 改过去只讲练结合教学方 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 积极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 提出 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 向学生提出阅

6、读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 使阅读更有效 3 引导数学思考 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 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新旧知识重新进行整 合 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 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 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 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在理解的基础 上 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从而节省学习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要经常分 析阅读速度慢的原因 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出声阅读 默念等 其次要养成阅读的习 惯 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调动思维的能量 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 难点等要害问题 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

7、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例如 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 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 新知识解决什么问 题 概念是如何得来的 实际背景是什么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 对易混淆概念如何辨析 能否举出正反例 定理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是否还有其它的 推导方法 条件是否可以减弱 结论是否可以推广 等等 阅读完一章一节后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 要理清脉络 疏通思维 消除障 碍 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 形成知识网络 便于日后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4 数形结合 刻画条件 读一篇文章时 可进行跳阅性阅读 有时不用注意细节 但数学阅读时由于数学

8、问题的逻辑 严谨性 要求对每个句子 每个数学术语 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 领会其内容 含 义 要求手脑并用 数形结合 即一边读题 一边在图形上将说明性语言刻画出来 在数 学阅读过程中 对重要的数学概念 定理 公式要求记忆 而数学教材对问题的叙述通常是 非常简洁 有些数学推理的过程常省略 有时对一些定理的推论 性质自己还要进行推导 运算 证明过程比较简略 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 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打 通关节 以便顺利阅读 还有在数学阅读时要对一些重要数据 解题格式 数学思想 知识 结构等 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 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5 段章取意 随意联想 阅读一篇文章需要读完才知道具体意思 而一道数学题目往往一句话就是一个意思 要想快 速地理解题意 就要养成每读一句话就去联想与之有关的知识 在平日教学中 编一些好记 的语言 如 见直径想直角 见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见两边的中点想三角形的中位线等等 这些启发性语言会在解题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