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4758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文综考前必练选择题(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文科综合试题一、在每题所给出的选项当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所有经线相交汇的大洲和大洋是( )A南极洲,北冰洋 B亚洲,北美洲C南极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2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5000 B1:30000 C1:15000000D1:300000003甲地在北纬20,东经160,乙地在北纬40,东经160,则甲地在乙地的( )A正南面 B正东面 C正北面 D正西面4中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A印度 B哈萨克 C蒙古 D俄罗斯5中国著名的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昆明-漠河 D腾冲-昆明6如果

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杭州和成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2厘米,并且已知杭州与成都的实际距离是1560千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300 B1300000 C130000000 D13000000007“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读下图分析回答8题:8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年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北极圈及其以内到处都是极昼现象9我国整治大江大河的首要任务是( )A保护环境 B防洪 C发电 D农业灌溉10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目标物

3、C计算机 D数据库11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A2326 B2426 C2526 D212612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绿草遍地、无人居住的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因无天敌,环境又好,10年以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然后又过3年后再调查时发现只剩下42只,原因是( )A气候恶劣,大批驯鹿冻死 B大量捕杀,是人为原因造成的C过度繁殖,饥饿而死 D漂洋过海,迁移到其他地方133G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作用,手机上网的群众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材料表明( )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B商品价

4、值是价格的基础C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14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债务收入 B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 D资本收入15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 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C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16某商品生产部门去

5、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17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政府的做法履行了( )实施经济调节的职能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职能 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职能A B C D 1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全党开展

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A B C D192008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说明( )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A B C D20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

7、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 B C D22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8、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答2223题23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

9、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24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25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就是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A B C D26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冀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

10、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7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8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预测,2009年7月22日上午将发生数百年内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当天,全食带先后经过了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湖北、浙江北部、上海等地,时间最长持续了6分钟左右,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11、。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对日全食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A B C D2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无限性 C有用性 D反复性30要加快出口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和因势利导的有效引导,而非一厢情愿,更不能越俎代庖。上述出口转型升级对政府要求的哲学依据有( )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按规律办事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样能引起质变A B C D31世界性的灾难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而灾难也往往由

12、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动荡引起,这因为(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B联系是普遍的,是客观的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D联系是有条件的32“愚公移山”和“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可以引起质变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C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D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33海峡两岸“大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但离两岸同胞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空运直航仍是非商业性的包机形态,通商仍有许多不合理的限制,这些距离都将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逐步缩短直至最后消失。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发展说明了( )人们能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