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国际贸易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04324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经贸-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经贸-国际贸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沈银珍项目组成员:朱春兰、丁珏、杨军、朱颖、方巧云、翁旭青、王碧宏、范昌子、胡卓红、冯芳、罗俊勤、陈曦、刘旭平、谷北雁、周邦一、专业建设基础浙江以及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外向型经济发达,外贸人才需求量大。从近年来人才市场人才需求量排行榜上外贸类人才一直占居前列,以及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均说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旺盛。根据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从7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进出口总额保持10%左右增速。预计到2015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可达4000亿美元(2

2、010年是2535亿美元)。较快的经济发展和较高的进出口增速,势必带来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数量上的上升。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前身是浙江供销学校在1980年开设的中专对外贸易专业,这是浙江省首个对外贸易专业,该专业的开设是为了适应1979年外贸体制改革的要求。1997年开始招收高职对外贸易专业学生。2000年更名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2005年,依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更名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中美合作国际贸易实务(农产品方向)专业学生。2009年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三十多年来,专业以供销系统为依托,为社会输

3、送了4000多名外贸人才和外贸骨干,成为浙江省外贸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专业现有在校生882人,其中三年制普高生388人,三年制三校生199人,二年制“3+2”54人,三年制中美合作241人。师资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兼职教师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具有国外留学、培训经历的7人;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0人。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坛新秀2人;100%的专任教师通过职业教育能力测试。实训条件:专业目前建有外贸业务操作实训室、外贸单证实训室、外贸业务洽谈室、样品室等外

4、贸实训室;另外,外国语实训基地的语音室、同声传译室、国际文化村、网络自主学习室,为本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专业拥有浙江东方茂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等20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实习的平台,也为教师开展现场教学、挂职锻炼提供了便利。教研成果: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完成各类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10项,获得多项厅局级科研和教改成果奖;公开发表教研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3本;建有单证业务、商务英语省级精品课程2门。招生就业:本专业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新生录取分数一直远远高于省定分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三校生的录取分数一直位于全省高职院校的首位。新生报到率高,达96%

5、以上。本专业学生以外语能力强、外贸技能熟练、岗位适应力强,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培养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英语、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2009、2010、2011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大学英语三级通过率100%,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75%,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15%。学生在浙江省第二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浙江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写作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中获中取得优秀成绩。二、建设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完善“能力本位、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6、模式;构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外语能力为强项、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职业证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技双馨、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学团队;创建仿真性、综合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使本专业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外贸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专业。(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规范操作能力,在外贸公司、外贸企业、报关行、外运公司等单位,从事外贸单证、外贸业务、外贸跟单、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等工作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

7、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三、建设内容(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能力本位、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是指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与岗位分析调研,分析国际贸易各岗位所需能力,分解出岗位能力(技能)点,根据岗位能力(技能)点的重要程度制定出各岗位需掌握的知识点,实施“能力本位”育人方式,培养“业务精、外语强、素质好”的外贸人才。“多方联动”指通过课堂教学、认识实习、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 ,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等企业、行业资源,形成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培养的“多方联动”培养机制,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使“

8、能力本位、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实行,本专业采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的“2+1”教学组织形式:即前2个学年主要是在校内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其中第2学期末安排1周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认识实习,第3学期末安排1周、第4学期末安排2周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的外贸专项模拟实训。第3年是企业实践,具体是第5学期前2周为在校内进行的岗前综合训练,剩下是在校外的顶岗实习;第6学期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和校内的专项模拟实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二)深化课

9、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外语能力为强项、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职业证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开发。1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1)分析国际贸易主要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国际贸易主要职业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报关报检员、货代员岗位。它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2)构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构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表1 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序号岗位名称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

10、域学习领域1外贸业务员岗位制定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与措施,开展营销活动分析,编制年度销售计划;独立操作国际贸易业务,实现销售目标;组织搜集国际市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及反馈,编制国际市场分析报告;建立国际用户档案;组织开发与维护客户关系。外贸业务开拓与管理01:进出口实务02:外贸理论03:外贸函电04:英语口语05:国际营销2外贸跟单员岗位熟悉样品开发及大货生产的业务流程,协助外贸业务员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全面跟进并控制样品及大货的进度,对商品品质进行把关,及时解决和反馈实际问题;极力配合公司各部门,确保公司业务的流畅进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开发新的供应商或合作工厂,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订单跟踪与

11、管理06:外贸跟单业务供应商或合作工厂开发与管理3外贸单证员岗位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信用证审核07:单证业务单据制作及结汇4外贸报关报检员岗位负责与海关、商检部门联系,确保所有进出口相关事务操作合法有效;负责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和货物中转手续;协助办理商检报验;计算应缴关税及转换价格,转化并核实产品价格、数量;负责办理进出口货物合同手册核销进出口商品报关操作08:报关实务09:外贸商品学进出口商品报检操作5货代员岗位开发国内外新客户,提供业务咨询;维护国内外合作客户,跟踪整理反馈信息货运客户开发与管理10:货物运输与保险(3)形成了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职业证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根据

12、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做出清晰的划分,并把典型职业岗位作为专业培养的主要岗位。课程设置来源于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需要。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要求,有效实现高职课程职业导向的价值观。我们把国际贸易岗位群划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报关报检员、货代员五类职业岗位,并为每类岗位设置相应的职业岗位课程,实现了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的直接对接,同时,核心课程也与相应的职业证书相融合。见图1。报关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跟单员进出口业务外贸跟单业务进出口业务单证业务报关实务进出口业务单证业务国际货代进出口业务单证业务进出

13、口业务单证业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国际结算单证员证书知识能力报关员证书货代员证书跟单员证书业务员证书图1 课证、课岗融合图2校企合作实施核心课程项目化改造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加快核心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为了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对接,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课程研讨会,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的主要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14、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 专业以国际贸易职业岗位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突出学院“厚德崇商”精神,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的实践模式,开展体检性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课证融合法、案例分析法、仿真模拟法、网络教学法、现场认知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4教材建设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性、超前性、地方性的原则,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职优秀教材

15、;加强校本教材建设,鼓励专业教师自编专业课程教材、实训指导教材,有计划、有重点地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对暂不成熟、变动较大的教学内容,可先编写讲义,使用成熟后组织编写教材;对职业性较强、较为成熟的教学内容,采取校企间、学校间、相近专业间合作编写的方法,组织出版教材,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优化配套高职教育教材体系。争取作为主编单位公开出版2本教材。(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技双馨、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学团队。按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他教师的层次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养;使专任教师中有2-3名教授、4-5名副教授;100%教师具有半年以上顶岗经历;40岁以下的教师100%获得硕士学位;“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继续增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指导。专业带头人具体培养措施:(1)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2)通过国外培训和交流,拓宽被培养人的职教国际视野,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3)选派被培养人参加国内国际贸易学术交流会或高职教育理论培训;(4)选派被培养人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学习考察,专业进修;(5)选派被培养人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被培养人的专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