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028796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2008高考文理基础的备考(提纲)华南师大附属中学 陈丽*备考目标: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注重研究,明确方向,科学备考,提高效率一、复习备考的定位*依据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1、设置为高考科目的目的发挥高考对中学课程开设的指引作用,检查考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达到共同基础要求的水平。2、试题的内容和难度命题的指导思想要体现高中新课程设置共同基础要求的理念,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共同基础掌握程度,突出考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考生培养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考察的目标和要求:“了解”“基本”“认识”考试的内容和题目的类型,确定了考试的内

2、容以分科知识为主,注重各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不涉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和综合能力的考查。3、高考中分数的地位 提升总分二、2007文理基础试题情况 1、以广州市为例:理基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平均分情况; 2、试题的启示(1)试题的难度(2)试题的特点*题目的设计导向性*知识点的分布三、2008文理基础备考的方法 1、依据“考试说明”“各学科课程标准”2、策略阶段性复习第1阶段:一模前整理知识,形成体系和网络,紧抓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第2阶段:1模2模专题训练选取各学科核心内容,进行学科内的综合整理,进而体现学科特点和思维方法第3阶段:2模高考前回归知识点(按课标和考试说明)3、怎么教?课 时:每学科每

3、周1节课,共5节/周 (X科除外)第1阶段:提纲切要,归纳整理 如何将内容由厚薄; 如何设计教学方式; 如何给学生提供资料; 如何指导学生复习;第2阶段:学科内综合选取学科核心知识设计专题;针对薄弱内容设计专题;针对考试说明拓展专题内容第3阶段:指导学生最后的复习用好课标用好教材用好资料用好题目4、怎么学?(1)制定计划(统一表格)目标分数预习、复习、训练具体科目和时间安排(2)紧抓三环节 听课效率 训练认真 整理持之以恒(3)阶段性的比较及总结5、怎么练?第1阶段: 2次/周填空题同步训练选择题滚动训练*月考:全面回顾已复习的知识第2阶段:2次/周专项和套题训练两部分专项训练要求(1)训练内

4、容:分文/理两科,(2)能力结构:40%记忆,30%理解,30%应用。(3)知识范围:50%与复习同步,50%滚动训练。 套题测试要求:与高考接轨第3阶段基础训练;二次训练6、怎么管理?(1)明确教师的职责及早计划,做好分工,落实教学、训练的安排和要求不定期的开备课组会议不定期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2)训练科代表常规教学的协助者常规训练的管理者常规训练数据统计员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者(3)应用统计数据监督调控教学的效率监督调控训练的有效性监督调控学生学习状态 *充分利用阶段性考试的结果,发现问题,调整策略(4)注重宣传开好阶段性的总结会寻找典型,重在激励利用班会,发动班主任发放测试简报和海报(5)注重备考的系统性高中三年的及早规划和统筹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