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2022868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年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试题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高三模拟测试理科综合(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 35.5 Cr- 52 Sn-1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膜是生命系统不可或缺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2、的是A.谷氨酸和甘氨酸进出细胞时,均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B.水、乙醇和甘油穿过细胞膜时,不消耗三磷酸腺苷C.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的成分改变无关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人细胞2.NK细胞是-种淋巴细胞,在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然有一些癌细胞能够逃避机体NK细胞的攻击,引起癌症的发生。最近中科大魏海明等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肝脏中的NK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碎片化)。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的低氧状态能够激活肿瘤中NK细胞的mTOR - Drp1信号,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NK细胞参与的癌细胞清除过程属于体

3、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癌组织中NK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C.正常人体内效应T细胞诱导癌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若使用mTOR-Drpl信号抑制剂处理,可减少癌症发生的几率3.如图表示温度对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5 C光下,该植物产生的氧气全部进人线粒体B.50C光下,该植物依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45C光下,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该实验不能反映出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宜温度4.BCR是B淋巴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TCR是T淋巴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离不开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双重作用。下列相关叙

4、述正确的是A.BCR和TCR都是抗原受体,所以两者的空间结构相同B.由T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T细胞可诱导癌细胞坏死C. TCR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分化的T淋巴细胞参与的是体液免疫D.B淋巴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前,BCR应接受了抗原的刺激5.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CFTR蛋白(细胞膜上的氯离子载体蛋白,由CFTR基因控制合成)功能异常。下列关于囊性纤维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疾病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B.该疾病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C.该疾病患者体内有结构发生改变的CFTR基因D.CFTR基因表达的产物无须加工即可具有相应功能6.某二倍体生物的

5、尾长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a、B/b和D/d)控制,其中等位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已知不含A、B和D基因的雌雄个体尾长相同,每个显性基因对尾的增长效应是相同的且可以累加。三对基因都杂合的雌性个体甲和三对基因都杂合的雄性个体乙交配(子代数目足够多),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关于甲.乙及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尾最长的子代是雄性,则雄性个体乙的基因型为BbDdXaYAB.若子代雌性个体尾的长度有7种,则雄性个体乙的基因型为BbDdX*YC.尾最长的子代所占比例为1/64,尾最短的子代所占比例为1/32D.子代中尾的长度与雌性个体甲和雄性个体乙相同的概率是5/167.

6、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l(OH)3可用于阻燃剂的材料B.焊接金属前常用氯化铵溶液处理焊接处C.二氧化氯用作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D.高锰酸钾的稀溶液可用于治疗脚癣8.下面是某有机合成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B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B.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有机物C可能存在带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D.有机物A、B、C都能发生氧化反应9. NaH是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的物质。已知NaH遇水蒸气剧烈反应,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备Na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全漏斗的作用是“液封”B.装置A中的试剂是稀硝酸和粗锌C.装置B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D.实验开始后

7、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启动A中反应10.X、Y、 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N、P是这些元素对应的单质,甲常温下为液态,丙中滴入盐酸开始有沉淀,继续沉淀消失,其溶液呈碱性。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 W YB.X与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产生NC.常温下,P不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D.Y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均不止一种11.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Cu2+废水获得金属铜。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Cu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A.活性炭

8、对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C.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Cu2+的去除速率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Fe +Cu2+=Fe2+ +Cu12.Li-SO2充电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多孔碳电极可吸附SO2,电解液为溶解有LiBr的碳酸丙烯酯-乙腈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具有加快放电速率的作用B.放电时,电子流向:a溶液baC.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2O42- -2e- = 2SO2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换成LiBr的水溶液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水垢的生成,查得CaCO

9、3和Mg(OH)2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已知:40C时,Ksp(MgCO3) =710-6,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CaCO3、Mg(OH)2溶解均放热B. Mg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加热搅拌,有Mg(OH)2生成C.含有Ca(HC03)2和Mg(HCO3)2的自来水长时间加热,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D.40C时,K sp(CaCO3) =1.610 -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跳水是一项

10、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人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图甲为跳水比赛的一个场景。当运动员踩压跳板处于静止状态时,可简化为图乙所示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15.篮球,是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它兼具趣味性、集体性、观赏性等特点。图示为某学校篮球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假设篮球正在竖直上升,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篮球上升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在最高点时,其加速度为零B.篮球的速度变化量与

11、运动时间成正比C.篮球的动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篮球的机械能与上升的高度成正比16.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只能通过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才能在轨道间实现跃迁B.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动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C.按照玻尔的观点,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行时一定不向外辐射电磁波D.电子绕着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外层轨道运动的周期比在内层轨道的周期小17.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如图甲所示,某人做蹦极运动,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假设人由静止开始下落,且运动只发生在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

12、10 m/s2 ,图中t0=1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的长度约为30 m B.0. 2t。时刻,人的速度最大.C.人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 D.人下落过程,先失重后超重18.最近,天文学家们借助射电望远镜在遥远的太空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超级类星体(类似恒星天体)。假设该星体有两颗行星,它们均绕该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A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A,B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B,A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A,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天体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行星的环绕速度大小为 B.B行星的周期为C.类星体的质量为 D.A、B两行星相邻两次距离最近的时间间隔为19.如图所示,在矩形区域ABC

13、D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 =5cm,AD=10 cm, 磁感应强度B=0.2T。在AD的中点P有一个发射正离子的装置,能够连续不断地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均匀地发射出速率为v=1.0105 m/s的正离子,离子的质量m=2.010-12 kg,电荷量q=1.010-5 C,离子的重力不计,不考虑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边界AP段无离子飞出B.从CD、BC边飞出的离子数之比为1:2C.从边界BC边飞出的离子中,从BC中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D.若离子可从B、C两点飞出,则从B点和C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20.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

14、比为10: 1,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容器C的耐压值为50 V。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的电压如图乙所示,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电压的频率为10Hz B.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1 : 10C.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A3的示数不变 D.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均增大21.一个圆简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圆筒的半径为R,在圆筒的圆心位置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的导体棒L1,导体棒两端用两根轻质细线悬挂在圆筒壁上,导体棒的质量为m,导体棒中通有恒定电流I,为使导体棒L静止于圆心O位置,并使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在圆筒内壁上放- -长度也为L

15、的通电导体棒L2,并通有垂直纸面向里,大小可改变的电流,开始时L2放在与L1同一水平线上,然后使L2沿着圆筒内壁逐渐向上移动至最高点,过程中导体棒L1始终静止。已知直线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k为比例常数,r为某点到导线的距离,导线的半径可忽略,I为导线中电流强度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L2中电流的大小为B. L2中的电流逐渐减小C.L2中所加电流的最小值为D.轻质细线的拉力不变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约为几千欧),图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实验步骤如下:A.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再闭合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的读数U1,电流表的读数I1;B.再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的读数为U2,电流表的读数为I2。(1)若在步骤A中,电压表的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