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00848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耀吾_管理学教程[1](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一)什么是管理 泰罗: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赫伯特西蒙:“管理即制定决策”。 亨利法约尔和小詹姆斯唐纳利都将管理定义为一种协调性的活动。 (一)什么是管理 唐纳利则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收不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项活动”。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 詹姆斯斯通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工作和使用所有的可用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

2、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杨文士,张雁,1994); “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芮明杰,1997);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周三多,陈传明,2000

3、)。 本书对于管理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管理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具有明确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图1-1 图1-2 组织中主管人员的三个层次 当然,主管人员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在执行管理职能时应各有侧重。 管理是职能和过程的统一。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过程应该有科学的绩效衡量。 (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同生产关系、社 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理解管理的

4、二重性对于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其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管理的二重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辨证统一关系。 其次,管理的二重性表明,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们长期从事管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是不分国界的,可以为我所用。 再次,由于管理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方式之一,体现着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切忌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是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管理活动应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其次,管理的科学性指的是管理学

5、是一门科学。 管理科学还包括从经验、技能提炼发展而来的管理技术。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的实践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首先,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各异且不断变化。所以,具体管理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或者说体现了管理主体管理技巧的运用和发挥。 其次,当管理者从众多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自己的管理实践时,也体现了他管理的艺术性技能。 再次,由于管理的主要对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他能积极地思考,并自主地作出行为决定,而且,感情是最难数量化、模式化的东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于不同的人,即便是同样的问题,也可能需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达到管理

6、的目的。 最后,管理的艺术性还与管理者的性格有关。不同性格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其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发挥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二、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者 通常,一个组织的活动可以划分为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相应地,我们将组 织的成员分成两种类型:操作者和管理者。 操作者(Operatives)是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组织成员。 管理者(Managers)则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非正式组织中,一些能够影响和指挥他人的成员并不是组织的管理者。 管理者是拥有组织的制度权力,并以这些权力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管理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管理者拥有制度化的权力,特别是奖惩他人的权

7、力。 管理者必须执行一定的管理职能。 管理者的人格通常是双重的。 (二)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相对于一个组织的其他成员而言的一种角色。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管理者扮演着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 表1-1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表1-1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的十种角色可进一步组合为三大类: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 ()信息角色(Information roles):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同时,他们又是所在

8、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和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 ()决策角色(Decision criteria): 管理者角色差异 管理者角色的侧重点是随组织的等级层次而变化的,特别是代表人、联络者、传播者、发言人和谈判者角色,对于高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为重要;相反,领导者角色对于低层管理者,要比中高层管理者更重要。 不仅如此,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在大型组织和小型组织中存在显著不同。 图1-3 小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小企业管理者更可能是一个多面手。(三)管理者分类与管理技能 不同的管理者在组织的不同层次上从事不同范围的组织活动,他们所需及所用的管理技能各不相同。 管理者的类型 ()根据管理者在

9、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将管理者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 高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irst-level manager)。 中层管理者(Middle manager)。 高层管理者(Top manager) ()根据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的范围将管理者分为职能管理者和综合管理者。 职能管理者(Functional manager)是指仅仅负责一种组织行为的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General manager)是指对一个组织的活动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 管理层次与技能 管理技能可以分成三种基本类型:技术的、人际的和概念的技能。 ()技术技能(echnical skill)是运用某一特定领域的工艺

10、、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人际技能(Human skill)是指与他人或团队协同工作,理解并激励他人行为的能力。人际技能包括: 领导技能;与同事沟通和合作,正确传播组织的有关信息;与外部人员打交道,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与技术技能不同的是,决定一个人人际技能水平高低的因素不仅仅是他掌握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性格。 ()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也叫理性技能或思维技能,是一种协调和整合组织的 利益和行为的能力。 图1-4 技术技能对于低层管理者最为重要; 人际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很重要,但它是中层管理者所必须的主要技能; 概念技能的重要性则随着一个人在管理系统

11、中层次的上升而逐渐增加。 (四)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各种管理职能上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图1-5 费雷德卢森斯等人的实证研究结论: 第一,管理者都从事了以下种活动: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 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第二,从平均意义上,管理者在上述种活动中的每一项,大约花费的时间。 第三,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对于上述活动各自强调的重点大不一样:前者强调维护网络联系,后者则强调有效沟通。 图1-6 第二节管理学一、管理学的涵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管理学

1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二)管理学的特点 一般性。管理学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共性原理。 社会性。首先,管理的主体和主要对象都是人;其次,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 了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 实践性。管理学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又直接指导进一步的管理实践活动。 历史性 边缘性或综合性。 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一)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其规律; ()管理的过程、职能、原理和方法; ()管理的生产力属性、生产关系属性及其服务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有关 问题。(二)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 系统方法 数理分析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系统管理原理(一)什么叫系统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特征: 集合性。 相关性。 层次性。 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二)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 管理系统的目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