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份礼物阅读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2000951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份礼物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份礼物阅读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份礼物阅读答案【篇一:浙江省杭州市 2014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16 】 及答案】分钟满分 120 分一( 27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原创)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原创)a. 臆测嶙峋 格物致知 再接再厉b 伛偻寒喧 中流砥柱 一泻千里c 遐想默契 郑重其事 张惶失措d 狩猎沙哑 风雪栽途 根深蒂固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原创) a 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徘徊 其间,那才真有味。 b 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 已烟消云散。 c

2、李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 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 富让我们无法选择, 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原创) a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东晋的陶渊 明、宋代的范仲淹和周 敦颐, “记”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b 星星变奏曲作者舒婷,这是一首朦胧诗,表达了对黑暗冰冷 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 不失坚定的希望。祖国啊,我亲爱的 祖国作者江河,文章将个 体的 “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

3、史责任感。 c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写的信客为我们 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善 良诚信、任劳任怨的信客形象,表达了对 诚信的赞美。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抗 日战争时期,一个干瘦 老头在白洋淀勇敢作战的故事。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 3 分) (原创) 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 6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 文字。(只填写

4、序号)( 3 分)(原创)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总之,应该 尽量少往 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 除近忧。 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 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 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7.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 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3 分)(原 创) 雾霾天气产生有很多原因,而过量的排放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据有关报道显示,

5、雾霾尘粒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汽车尾气。由此可以 认为,雾霾天的产生,与每个人都有直 接的关系,无论从汽车的排 放、还是制造的垃圾,或者是其它排放物产生的破坏环境卫 生的行 为,都引导了雾霾天的形成。8. 综合性学习。( 6 分) (原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 “光盘行动 ”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杭州市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 “光盘行动 ”的活动,请你来参加。( “光 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 “光盘行动 ”为主题的校报,其中 “社会聚 焦”栏目刊 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 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6、个字) 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 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 亿人一年的食物或 口粮。材料二:杭州日报 2013 年 2 月 6 日,上城区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 组织放假在家的小学生开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行动 ”,通过发放倡议书、摆放 温馨提示牌、签名承诺等方式,走进社区周边餐馆劝导市民和用餐者适量点餐、杜绝浪 费。材料三:都市快报 记者了解到,杭州的楼外楼孤山路店,吴山酩楼 大酒店,新花中 城大酒店,新开元大酒店,知味观味庄杨公堤店等等多家餐饮单位 纷纷开展 “光盘行动 ”, 许多酒店推出了 “半份

7、菜 ” 小“份莱 ” 免“费打 包” 送“光盘 ”等服务项目,引导 消费者做 “光盘一族 ”。 活动二:学校举行了师生漫画比赛,下面是其中一幅获奖作品,请 你进行画面介绍。活动三:学校 “光盘行动宣讲组 ”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 也有一位李先生这样感慨: “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 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 ”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 讲组一员的你,想对李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 50 个字) 二(33 分)阅读下面的文 章,完成 9-17 题。(原创)(一)天上飘下来的礼物孙道荣 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

8、然 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 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 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 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 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 “你到院子外去拿。 ” 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 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 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 隐

9、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 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 去捡。 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 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 ?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 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 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 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 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 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 人闷在家里

10、,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 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 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 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 ”地下楼,又 “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 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 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 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

11、叔叔写给林奶 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 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 酸酸的,感动。 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 “噔噔噔 ”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 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 “咯咯 ”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 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 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 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

12、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 现这样一句话: “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我明白老人的话。那 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9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 分)10 、文章第段中 “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 ”, 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 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 4 分)11.对于第段,有人认为与文章的内容无关,可以删去。谈谈你 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 分)12 .第段中 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我为什么心里 酸酸的, 感动 ”?( 4 分)1 3 如何理解标题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的含义?( 4 分)(二) 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13、 高福生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新闻发布会上,教 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 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 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 大国很不匹配。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 “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而 e 时代的 到来,电脑打字的书写方式,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 习惯。面对着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上,就知道该按哪个 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这种 “手写时代 ”老年 人才会经常出现的 “提笔忘字 ”

14、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 明显,被人戏称为 “电脑失写症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 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 来 救助”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学生的电子简历装帧 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 至有人连填表书写 “聘任 ”的“聘”字都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 去年,某媒体记者在 it 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 他们写出 “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生、高三学生和公司 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 “尴尬 ”了一回。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

15、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 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 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 “书法”列入 必修课。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 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推广,让 “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成为另类景观, 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 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样的 “写字困 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 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 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 “国粹 ”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 民对这种民族文化敬畏有加。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 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 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 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 “手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 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