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

上传人:冰*** 文档编号:131994377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9.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高处作业规范交流事故预防动火作业规范交流)(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处作业及动火作业规范交流 目录 CONTENTS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动火作业规范交流 结语 PART1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四 高处作业分类 二 高处作业的概念 一 背景介绍 七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分析 三 高处作业分级 五 高处作业事故 六 高处坠落的危害 八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背景 据住建部2017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 2018年报告未出 201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2起 死亡807人按照事故类型划分 高处坠落事故331起 占总数的47 83 物体打击事故82起 占总数的1

2、1 85 坍塌事故81起 占总数的11 71 起重伤害事故72起 占总数的10 40 机械伤害事故33起 占总数的4 77 触电 车辆伤害 中毒和窒息 火灾和爆炸及其他类型事故93起 占总数的13 44 高处坠落成为最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类型 堪称建筑施工第一杀手 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 危险性极大 因此 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是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同时正确及时的应急救援工作也是减少事故伤亡的有效途径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背景 高处坠落的统一特性 无预警 突发性 反应时间极少 平均3 4秒 事故发生时间极短 读秒 事故不可逆 伤害直接且严重 应急响应效果不明显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3、思考 一个人从三层楼 10米 的高度坠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有多少 答案是1 5秒 一个人从三层楼 10米 的高度坠落到硬地面生还的几率有多大 答案是不考虑巧合的情况下死亡几率100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思考 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十分广泛 有调查显示高处作业约占建筑施工作业的90 高处坠落作为事故 高发区 和 重灾区 防范高处坠落事故是当前国内外建筑行业的一个难点 也成为建设管理部门监管的一项重点 因此加强高处作业规范的学习掌握 是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的重要环节 以下高处作业规范进行做交流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概念 一 GB T3608 2008 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workatheig

4、hts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二 JGJ80 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概念 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 作业位置中心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坠落高度基准面 高处作业高度hw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级 1 高处作业高度分为2m至5m 5m以上至15m 15m以上至30m 30m以上4个区段

5、 2 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因素有11种 特殊高处作业 1 阵风风力5级 风速8 0m s 以上 2 GB T4200 2008规定的 级或 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3 平均气温 5 的作业环境 4 接触冷水温度 12 的作业 5 作业场所有冰 雪 霜 水油等易滑物业 6 作业场所光线不足 能见度差点 7 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 8 摆动 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 即任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平面 直径小于500mm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它形状的平面 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9 GB3869 1997规定的 级或 级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 10 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0

6、195的作业环境 11 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级 不存在第2条列出的任一种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的A类分级 存在第2条列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B类分级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高度 基础高度hb 以作业位置为中心 6m为半径 划出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处与作业位置的高差 hb 20m R 5m hw 20m 不考虑特殊情况 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高度 hb 20m R 5m hw 14m 不考虑特殊情况 级高处作业 hb 29 5m R 5m hw 4 5m 不考虑

7、特殊情况 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类 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作业 洞口作业 攀登作业 悬空作业 交叉作业五种基本类型 1 临边作业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 包括楼板边 楼梯段边 屋面边 阳台边 各类坑 沟 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类 2 洞口作业在地面 楼面 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 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类 3 攀登作业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类 4 悬空作业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

8、处作业 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分类 5 交叉作业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 凡有可能造成人员或物体坠落的 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的 上下左右不同层面的立体作业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 高处作业事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高处作业落物和高处坠落 其他事故类型还有起重伤害 触电 机械伤害及其他 高处作业落物事故是物体打击事故的一种 一方面是交叉作业过程中的物体打击 另一方面是高处作业人员高空抛物 或作业工具或材料从高处作业工作面坠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在高处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

9、处作业事故 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坠落事故又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 由表1可以看出建筑业产值增加 安全防控水平增速较慢 当防控水平跟不上建筑业发展增速时 事故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 由图1可知 事故高发月份为45789月 这五个月是建筑施工的黄金时期 施工量大 连续工作时间长 易出现疲劳与操作失误 导致事故的发生 6月事故起数少于其他月份应与每年安全月有关 由于过年开工率低 12月 次年2月事故数明显少于其他月份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

10、故 由图2可知 事故主要发生在8 11点和14 17点两个时间段 峰值在10 11点和15 16点 在此期间 工人已持续工作较长时间 疲劳与松懈心态出现 精神思想难以集中 操作失误多发 较易发生事故 图3为有坠落高度记录的122起高坠事故的统计结果 事故主要发生在二级高处作业中 高度为0 10 的事故占到总数的51 6 为事故频发高度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 表2为有较详细记录的250起高坠事故的部位分布情况 洞口临边是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 应重点做好这些部位的安全防护工作 由图4高处坠落事故年龄分布来看 在25岁 30岁 50 55岁达到峰值 在25岁 30岁 施工人员的技能熟练度普遍

11、不高且存在冒险心理 易发生事故 在50岁左右 施工人员因身体原因较易产生疲劳 加之侥幸心理严重 易发生事故 所以加强青年工人行为安全和控制超龄作业人员对防范高处作业事故至关重要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坠落危害 头颅 脊椎 骨盆 腿骨 高空坠落形成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不可逆转的 高处作业时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和设备 容易发生高空坠落 造成人员伤 亡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坠落危害 植物人 轮椅人 拐杖人 非健康人的悲惨生活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事故成本 安全事故变动成本影响分析表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 环 环境因素 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 管理缺陷 物 物的不安

12、全状态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1 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 贫血 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 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 使之注意力分散 反应迟缓 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 导致事故发生 3 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移动换位后未及时挂安全带挂钩 4 操作时弯腰 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 使身体失去平衡 5 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 习惯性违章 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酒后从事高空作业等 6 心存侥幸心理 如 飞鸟拉粪 那会落到我头上 我就临时弄一下就好了 不用系安全带 等麻痹大

13、意心理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 材料有缺陷 因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 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脚手架钢管锈蚀严重仍然使用 3 脚手架架设不规范 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 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4 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 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安全带 安全绳 5 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6 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 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7 洞口临边 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 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8 模板斜度超过25 无防滑措施 特指连续梁模板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 3 环境的原因 1

14、0种 1 阵风风力5级 风速8 0m s 以上 2 GB T4200 2008 高温作业分级 规定的 级或 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3 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 的作业环境 4 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 的作业 5 作业场所有冰 雪 霜 水 油等易滑物 6 作业场所光线不足 能见度差 7 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8 摆动 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 即任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平面 直径小于500mm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它形状的平面 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9 GB3869 1997规定的 级或 级以上的劳动强度 10 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0 195的

15、作业环境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原因 4 管理缺陷 1 选派有高处作业禁忌症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2 高处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3 生产组织过程不合理 存在交叉作业或超时作业现象 4 未配备适合的高处作业设备设施以及防护用品 5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或不完善 没有或未制定高处作业设备设施 安全设施 防护用品操作规程和使用规范 6 高处作业施工现场未安排安全管理人员 未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 7 高处作业现场无警示标识 8 未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未及时投入资金组织整改发现的隐患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全面运用

16、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 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预防为主 突出事前控制 降低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的概率 公司目前广泛采用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广泛采用LEC评价法 定性半定量 风险分级 一般和重大 制定控制计划 确保风险可控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监测审查 风险评价的主要程序 风险评价阶段我司采用LEC评价法介绍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三种因素分别是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和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 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即D L E CD值越大 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需要增加安全措施 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或减轻事故损失 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事故预防的3E原则 技术措施最直接有效 高处作业规范交流 高处作业事故预防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1 用好 三宝 安全帽 安全带 安全网2 做好 四口 防护 楼梯口 电梯口 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