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

上传人:3**** 文档编号:131993904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专题系列1液氯培训(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氯安全管理培训 exceris 目录 相关规范 标准管理要求 1 exceis 对于半敞开式氯气生产 使用 贮存等厂房结构 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换气 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 应采用机械通风 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对于全封闭式氯气生产 使用 贮存等厂房结构 应配套吸风和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 生产 使用氯气的车间 作业场所 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 作业场所和贮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 m3 详见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 2009 用氯设备 容器 反应罐等 设计制造 应符合压力容器有关规定 液氯管道的设计 制造 安装 使用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

2、定 氯气系统管道应完好 连接紧密 无泄漏 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 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液氯气化器 贮槽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 液位计 温度计 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 生产 使用 贮存 运输单位相关从业人员 应经专业培训 考试合格 取得合格证后 方可上岗操作 液氯用户应持公安部门的准购证或购买凭证 液氯生产厂方可为其供氯 生产厂应建立用户档案 详见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公安部77号令 doc 相关从业人员应熟悉氯气的物理 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 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 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 设备 管道检修时应符合有关安全检修作业规

3、程 详见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 2014 液氯MSDS doc液氯安全标签 doc液氯安全周知卡 jpg 液氯的生产与充装 2 exceis 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应超过1 1MPa 液氯贮槽 计量槽 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 液氯充装结束 应采取措施 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 液氯气化器 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 应装有排污 NCl3 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 并定期分析NCl3含量 排污物中NCl3含量不应大于等于0 5 其分析方法采用户GB5138 2006 分析仪器装置应通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鉴定 用氯阀门应逐只做耐压试验 对于重要管道和阀门应建立定期更换制度 连

4、接气瓶用紫铜管应预先经过退火处理 开启气瓶应使用专用扳手 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 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不应将油类 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气瓶附近 液氯钢瓶区域应设置液氯钢瓶泄漏紧急处理设施 碱液吸收池或抽空房 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应注明 瓶号 容量 重量 充装日期 充装人和复称人姓名或代号 液氯气瓶长时间不用 因瓶阀腐蚀而形成 死瓶 时 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 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 液氯气瓶的存储和使用 3 exceis 钢瓶不应露天存放 也不应使用易燃 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 应贮存在专用库房内 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必须分开放置 不应与其它

5、气瓶混放 不应同室存放其他危险化学品 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 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重瓶 应横向卧放 防止滚动 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 存放高度不应超过两层 与强碱 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分开存放 GB15603 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pdf 使用液氯气瓶 应执行气瓶安全的有关规定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6 2014 doc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 使用时应卧式放置 并牢靠定位 液氯气瓶使用时 应有称重衡器 气瓶内氯气不能用尽 应留有余压 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 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 应建立使用记录 重瓶

6、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 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 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 液态氯向气化器中输送时 应高于气化器的压力 当气瓶出现负压时 应立即关闭控制阀或气瓶阀 防止物料倒灌 负压瓶返回充装单位时应说明 不应向气瓶内充入其他气体 不应使用蒸汽 明火直接加热气瓶 可采用40 以下的温水加热 开启气瓶阀门时 应使用专用扳手 不应使用活扳手 管钳等工具 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 用力不可过猛 关闭时 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使用压力 流量用控制阀或针型调节阀调节 不应使用气瓶阀直接用于调节压力和流量 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 不应绕开缓冲器 单向阀 逆止阀 走短路直接使用氯气 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作业操作

7、结束后 应立即关闭液氯气瓶瓶阀 更换液氯气瓶时 不应将残余氯气排在作业场所 液氯的运输与装卸 4 exceis 气瓶装卸 搬运时 应戴好瓶帽 防震圈 不应撞击 充装量为100kg 500kg和1000kg的气瓶装卸时 应采取起重机械 起重量应大于重瓶重量的一倍以上 并挂钩牢固 不应使用叉车装卸 夜间装卸时 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按规定悬挂危险品标志 不应同车混装其它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乘 车辆停车时应可靠制动 并留人值班看管 高温季节应根据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运输 车辆运输气瓶时 瓶阀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 充装量为100kg 500kg和1000kg的气瓶装运

8、 只允许单层设置 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不应用自卸车 挂车 畜力车运输液氯气瓶 液氯泄漏应急处置 5 exceis 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 定期更换 防护用品放置位置应便于作业人员使用 若吸入氯气 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 4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立即就医 生产 贮存 运输 使用等氯气作业现场 都应配备应急抢修器材和防护器材 并定期维护 1 抢修器材及常备数量 表1 2 常备防护用品及常用数量 表2 抢修器材及常备数量 表1 常备抢修器材表 表2 液氯气瓶泄漏时 不应向瓶体喷水 抢修人员在戴好防护用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应立即转动钢瓶 使泄漏部位朝上 位于

9、氯的气相空间 瓶阀密封填料函泄漏时 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 瓶阀出口泄漏时 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 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 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 可使用堵漏器材 如竹签 木塞 止漏器等 处理 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 防止脱落 处理无效时 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 理论消耗量的1 5倍 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 PH不小于7 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 或迅速放入抽空房内 典型案例分析 6 exceis 氯气泄漏事故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而且往往伴随着容器爆炸 人员中毒等情况 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 近年来 大大小小的氯气泄漏事故造成人员

10、伤亡的就有几十起 甘肃永靖 化工厂液氯钢瓶爆炸1死41人中毒 标清 flv废弃液氯瓶泄漏多人气体中毒直播西安120703 标清版 ifox 案例一浙江省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 事故经过 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 某电化厂 液氯工段一只容积为415升 充装量为0 5吨的液氯钢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爆炸气瓶的碎片又撞击到其附近的液氯钢瓶上 加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 又导致4只液氯钢瓶爆炸 5只液氯钢瓶被击穿 另有13只钢瓶被击伤和产生严重变形 爆炸时不但有震耳欲聋的巨响 而且随着巨响发生的冲天气浪高达40余米 强大的气浪将41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液氯工段厂房全部摧毁 并造成周围办公楼及厂区周

11、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 爆炸中心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深1 82米 直径为6米的大坑 爆炸碎片最远的飞出830余米 爆炸后共泄出10 2吨液氯 其扩散后共波及7 35平方公里面积 由于爆炸以及爆炸后散溢氯气的毒害 共造成59人死亡 779人住院治疗 420余人到医院门诊治疗 直接经济损失达630000余元 事故原因分析 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 是9月3日由某化工厂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某化工厂的液化石腊工段是以液体石腊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腊 该工段由于生产管理混乱 设备简陋 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 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灌装置 致使氯化石腊倒灌入液氯钢瓶 电化厂液氯工段无安

12、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操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在液氯充装前没有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 致使液氯钢瓶内倒灌入氯化石腊 在再次充装液氯时 氯化石腊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 温度 压力骤然升高 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 可见 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 企业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以科学态度加强安全管理 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液氯钢瓶及液氯的使用单位 要制定安全使用的管理规定 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线上 必须安装逆止阀 缓冲罐或其他防止倒灌的装置 以避免生产系统内的物料倒灌进入液氯钢瓶内 3 液氯充装单位要制定

13、严格的充装前检查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液氯钢瓶在充装前应认真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气瓶应先进行清理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充装 事故经过 1996年2月14日上午10时左右 上海某农药厂装卸液氯钢瓶时 从本厂码头用卡车将液氯钢瓶驳至厂内三氯化磷存氯场地 每只钢瓶载重量1000公斤 车子倒入地下斜坡车道后 将钢瓶滚至地面 由于车子装货面与地面有位差 该位差用一个橡皮垫圈作避震 当装卸工胡某和候某在装卸第四车最后一只钢瓶时 钢瓶从卡车上滚至地面平台上时橡皮垫圈跳了一下 钢瓶斜转滚下时 撞到边上一只氯气钢瓶的针形阀 导致针形阀齐根开裂 大量氯气外溢 厂消防队员迅速赶

14、至现场抢险 跑氯得到有效控制 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共有43人不同程度氯气吸入 其中有2人属氯气轻度中毒 案例二上海某农药厂装卸液氯钢瓶泄漏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原因 装卸钢瓶平台高度与橡皮垫圈位差5cm 钢瓶落地时发生碰撞 导致钢瓶阀门根部断裂 氯气外泄 其次钢瓶缺少钢瓶阀门安全帽 违反 氯气安全规程 同时装卸现场不规范 通道不畅等 厂方加强化学危险品装卸管理 装卸现场应配置必要的抢修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焊接工人在完成了连接一根DN50保温碳钢氯气管线上一小段钢管以后 碳钢管的保温层大约为100mm厚 先用干燥空气对管道加压以检查有无泄漏 然后打开连接管线的阀门通入氯气 几秒钟后管道起火 逸出的氯气夹带橙褐色氯化铁气体向外喷射 经操作人员关闭氯气阀门扑灭了火灾 调查表明火灾起因不是焊接 而是邻近的保温管下面蓄积的热量未充分冷却 因此 焊接氯气管道等作业要特别注意可能引发的火灾 碳钢材料在通氯气以前必须充分冷却 案例三 高温碳钢和氯气快速反应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