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3199300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测试 练习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检测卷(含答案)六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拽(zhui)吞噬(sh) 凛冽(lnli) 海市蜃楼(shng)B拯救(zhn) 钦佩(qn) 鲁莽(mng) 忧心忡忡(chng)C炽热(zh) 遨游(o) 俯瞰(kn) 屏息凝神(bng)D严谨(jn) 稠密(chu) 无虞(y) 心有灵犀(x)(解析:A项中“蜃”应读shn;B项中“拯”应读zhn;C项中“炽”应读ch。)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B告罄 吟唱

2、辜负 不期而至C迟钝 点缀 蒙眬 天崖海角D烧灼 概率 赢弱 惊心动魄(解析:A项“闲暇”;C项“天涯海角”;D项“羸弱”。)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D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价值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解析: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不符合语境。)4(黔东南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C)(3分)A一些地方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是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而引起的。B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C在新的千年里,黔东南人民一定会齐心协力,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奇迹来。D谁能否定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没有用的呢?(解析:A项“造成的原因是”与“而引起的”句式杂糅;B项表意不明,有歧义;D项否定不当。)5名著阅读。(4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

4、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6诗句默写。(4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7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C)(3分)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

5、“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8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7分)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1)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3分)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舒:“舍”得给“予”,得到的是愉快;告诉人们懂得舍弃和给予,才能过得舒服。(2)你认为,人

6、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的示例: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外,还有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训练不够”或“对汉字的内涵认识不足”等)。(2分)(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个字。(2分)示例:书写汉字魅力,传播民族文化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4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7、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出门圮于河(倒塌)(2)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3)尔辈不能究其物理(研究、探求)(4)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求之下流,

8、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到下游寻找石头,本来就疯狂;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11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分)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12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B“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

9、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C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D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解析:除了根据“物理”判断之外,更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的综合起来考虑,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4分)永不再来(节选)阿普斯利彻里有人让我对这类探险活动作一个全面的评价。但是很显然,当我身在其中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只是一个24岁的助手,无法去评价那些年长的队员,而且也不知道我的评价是否有价值。我现在的想法是我们经历了一场最可怕的悲

10、剧,令人刻骨铭心,因为这场悲剧不是因我们的错误而引起的。我用了整整10年时间去审视南极探险。在比较了我们与阿蒙森的行动后,我感到非常吃惊。一方面,阿蒙森的行进路线几乎是笔直的,他们抢先一步到达了极点,然后返回;他们没有牺牲一个队员,没有损失一匹牲畜,而且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极点考察本身上。这可能是一次最完美的考察。而另一方面,我们却经历了可怕的凶险,创造了超越人类耐力极限的奇迹,在庄严的教堂布道时被人们称颂或者被雕成塑像供公众纪念,但在到达极点的时候却发现这次可怕的冒险完全是多余的,而且我们最优秀的队员已永远地葬身南极。无视两者之间的这种对比是非常可笑的如果在写书的时候不考虑这些,那简直是在浪费

11、时间。让我先来评价一下阿蒙森,我并不打算掩饰我们对他的看法。他让我们相信他装备“弗莱姆”号是为了进行一次北极探险,然后他驾船向北驶去,但是却突然掉头向南急驶。没有什么会比这种声东击西的做法更令人不快的了。当斯科特到达极点,发现阿蒙森已经先他一个月到达那里的时候,他的沮丧可远非是小学生输了赛跑比赛可以比拟的。我曾讲过,斯科特和4个伙伴为了到达极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以及他们在返回途中曾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直到他们死去。这些凶险和痛苦的经历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南极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在那里太阳不会落下去;在那里无论你转向哪个方向,你的脸都是朝着北方。当斯科特看到挪威人的帐篷时,他已无话可说。这次冒险是毫无

12、意义的。现在所有的痛苦都已经过去了,将来的探险家也不会过多考虑这次经历。他可能会问,阿蒙森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们精神上的痛苦和失落是什么?我会首先接受阿蒙森的成功。毫无疑问,亲身经历过此次探险的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素质。由于具有一个天才探险家的睿智,阿蒙森已事先预计到了鲸湾的土地会像罗斯岛的一样坚硬。同时,他还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对原来的计划做出了重大调整。实际上,当阿蒙森没有采用斯科特和沙克尔顿已经探明的路线,而是自己找出了第二条越过高山的路时,这确实是重大的调整。当他这样做之后,他获得了成功,并且闯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线。实际上,在更好的路线被发现之前,这是最好的。这种尝试可能会令他失败甚

13、至丧生,因此他的动机和他敢于说服自己的勇气是值得钦佩的。这些都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一些保守的捕鲸船船长不同意斯科特尝试使用摩托车、马和人来拉雪橇,而始终坚持用狗来拉雪橇。正是这些不起眼的选择让阿蒙森顺利地到达了极点并安全返回,而且他的队员和狗也没有感到特别疲劳。他从始至终没有拉过一英里的雪橇。13结合文章第段回答:为什么说阿蒙森队到南极是“一次最完美的考察”?(3分)行进路线几乎是笔直的,他们抢先一步到达了极点,然后返回;他们没有牺牲一个队员,没有损失一匹牲畜,而且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极点考察本身上。14文中第两段都说斯科特队这次可怕的冒险完全是多余的,“毫无意义”的,为什么?(2分)因为在此之前

14、,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15纵观全文,你认为阿蒙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分)有探险家的睿智;有非凡的领导才能;有闯劲,有自己的主见;有勇气。16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上天赐给的机遇,你认为还有什么必要的条件呢?请结合阅读本文后的体验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简要地说一两点。(3分)示例:聪明的头脑、十足的干劲、创新精神等。17假如阿蒙森是按原计划进行北极探险,假如斯科特队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那么他们在返途上会不会牺牲?说说你的猜测,并简述理由。(3分)提示:预测的结果可以跟本文相反,但要言之有理。(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3分)坐上鱼雷逃生钱星博1994年5月,一艘名叫“黄蜂号”的美国核动力潜水

15、艇在波罗的海执行巡逻任务时,突然发生了意外故障,失去控制的潜水艇急速下沉,艇内的23名船员被沉入海底43米处。由于海水压力过大,他们根本就不能出去,即使能出去,强大的压力也会把人压成肉饼。可是如果困守在艇内,用不了多久,人人都会因缺氧而死。艇长米盖罗尼在启动通气盖时,被铁盖子猛地击中头部,立即倒在血泊中死去。在紧要关头,失去了主帅,大家更是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感觉死神离他们越来越近了。就在这关键时刻,忽然有人用高亢的嗓音说:“伙计们,大家不要乱,静下来动动脑筋,可能我们会绝处逢生的!”众人的眼光集中盯在这个说话人的身上,才发觉讲话者是炮手贝利,尽管他只有28岁,可是在艇内已经工作了8年,是个老练而出色的炮手,他的特点就是头脑灵敏,临危不乱。“伙计们,我宣布,从现在开始,由我担任代理艇长,大家都要听我的指挥!”贝利的果断和冷静,使大家镇静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