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99269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申请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编号沿滩区教育局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名 称 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 选 题 分 类 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申请人(负责人) 唐 敏 申请人(负责人)所在单位 沿滩区九洪初级中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0年4月 沿滩区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2008年制申请者的承诺: 本人自愿申报沿滩区教育科研项目。我保证如实填写沿滩区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接受沿滩区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遵守沿滩区教育科研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

2、期研究成果。区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小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信息。申请者(签章):年 月 日填 表 说 明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选题分类 参照四川省普教科研2007-2010年课题指南中的课题分类。在封面上请选项填写,限填1项,如“教师教育研究”。在“登录”栏中“选题分类”的填写上,前一空格应分别填入相应的字母(代码),后一空格填写相应的具体内容。A.综合研究 B.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研究 C.德育研究D.素质教育研究(一般教学论领域) E.农村教育研究F.职业教育研究 G.信息技术教育研究H.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I.教师教育研究 J.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改

3、革研究 K.幼儿教育研究 L.特殊教育研究 M.民族教育研究 N.艺体教育研究P.民办教育研究 Q.其他(自选)“参加研究人员”指:在研究中真正承担研究任务的研究人员。本表第5页“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指:(1)“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指:三年内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公开发表、出版或在校级以上会议上公开交流的论文等;(2)“与本课题有关”指:“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是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相关。本表第6页“教育改革价值”指: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形成新的教育认识上的作用。本表第6页“省内及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指:就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

4、而言,在教改实践研究或理论研究上,目前省内、国内已形成了哪些重要观点、操作成果、研究视角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或局限。本表第11页“重要的文献资料”指:用于启迪、指引、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论文、研究报告、书刊等等。论文须注明名称、作者、发表刊物、期刊号或(进行交流的)会议名称等;书籍须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一、登录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研究主题词新教材农村学生适应性研究选题分类J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改革研究申请人(负责人)姓 名唐敏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62.12专业职务中学高级教师行政职务校长、书记研究专长学科教研参加研究人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单

5、位吕 宁男33中学二级教师九洪初级中学校明祥均男35中学一级教师九洪初级中学校殷道元男41中学一级教师九洪初级中学校李运洪男35中学一级教师九洪初级中学校备注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或公开交流的场合发表、出版或交流时间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吕宁论文区级交流2008年10月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明祥均论文区级交流2008年10月熔化与凝固吕宁物理教研课区级交流2008年12月熔化与凝固明祥均物理教研课区级交流2008年12月电压吕宁物理教研课区级交流2010年3月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殷道元论文区级交流2008年10月浅谈如何激发学

6、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殷道元论文市级交流2007年9月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思考李运洪论文区级交流2007年6月浅谈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李运洪论文区级交流2008年9月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曾经承担的区级及以上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探究性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试验研究市级2004.12自贡市教科所已结题四、课题设计论证本研究的意义:目的、教育改革价值(300字以内)相关研究述评:省内及国内教育改革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700字以内)拟研究的问题:相关教育现状(问题情景)、拟实施的教育改革任务与教育现状间的差距或矛盾、由此形成的基本问题(1200

7、字以内)改革方案概述:针对拟解决的问题,本改革方案设定的基本主张与措施(在什么样的先进理论、优秀经验认识的支撑下开展改革;准备以什么样的策略、途径、方式、措施展开教育改革活动,对教育现状进行改革干涉)(1800字以内)预期改革效益:在与课题的相关方面,学生发展、或者教师发展、或者教育活动方式体制的变化(800字以内)一、本研究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调课程功能要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通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城乡孩子存在着差别:首先,社会环境造成城乡孩子的课外知识积累有差别。 其次,家庭环境造成城乡孩子

8、所受家庭影响不同,城市的孩子接受智力开发相对较早,家庭教育优于农村孩子。最后,学校教育城市优于农村。因此, 探讨新教材对农村学生的适应性,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及适应性研究,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文化,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二、相关研究述评:1、北京教育学院张维善教授在关于物理教科书功能的一些思考(物理教学探讨2003年第10期)中提出:物理教科书要为实现三维 课程目标服务。物理教科书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多样化创造条件。2、安徽省铜陵县教研室沃承龙教授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物理教学探

9、讨2005年第11期)中提出:改革物理教学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尽可能充实一些当地农业生产中用到的物理学科有关的知识。组织学生走出物理课堂,到广阔的农村去学习物理知识。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开发服务农业生产的物理课程资源。调整课本上现有的物理课程资源,充实为农服务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大力开发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物理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本教研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师生为农服务的知识面。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立足教材,结合本地农村初中环境条件与学生实际,研究新教材与农村学校学生不相适应的诸多因素,农村学生更熟悉与农业生产有

10、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加强物理课程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寻求农村学生对新教材的适应,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作用,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物理课改之路。三、拟研究的问题: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特征,但与农村地区和学校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差距,农村学校课改中出现了几种不适应性。(1)对教材中某些素材的不完全适应性从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中,能够反应和符合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生产劳动、生活情景、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为素材编制的教材几乎没有,较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城市或先进地区的东西,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的接触不多,有的是完全不认识的东西。(2)农村现

11、有办学条件的不适应性简陋的教学设施,落后的教学设备,有限的教育经费根本不可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得心应手的辅助教学的物质。(3)教师对教材的不适应性新教材的编写在充分体现人文性和时代特征的同时,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但对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师而言,在这种难得的挑战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4)农村学校学生的不适应性农村天地之宽阔,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内容却远不如城市精彩,农村孩子生活的环境、背景,所能感知的事物与城市相比较相差甚远。教材的倾向性增加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孩子对新教材适应难度,在教材面前,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发展不在同一个起点上。除此之外,农村地区人口的

12、居住较为分散,办学规模较小,编制较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学科教研的群体氛围,教师基本上成了非课改意义下的“综合型”和应付型教师,教研、科研开展起来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对课改难以形成较强的推动力。教师兼职学科多,且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中,专职不专业,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其方法、途径、渠道、手段以及信息量等均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虽然农村拥有城市无法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但具有时代精神、时代水平、时代特征的信息就显得十分贫乏。即使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也远不如城市学生。教师、

13、教材、学生教育教学的三个要素和其它方面与课改之间存在的问题,已经构成了对课改实施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课改的推进。针对以上现状,为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探讨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加强课改的深入研究 ,提高教师研究水平,探索构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差异、发展个性、师生互动等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我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探讨新教材在认知结构上对农村学生适应性作用。2探讨新教材在编写意图上对农村学生的促进作用。3探讨农村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方法。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6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奋实践的农村高素质物理教师队伍。四、改革方案概述: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