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198545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团队配合ppt医学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团队的配合与护理 内容 1 急救原则2 团队如何配合3 药物通道如何建立4 常用急救药物5 除颤技术6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7 危重病人监测 内容 一 急救原则 争分夺秒 立即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循环和呼吸 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液灌注 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R 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 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 1分钟之内 4分钟以内 4 6分钟 6分钟以后 成功率达到90 成功率达到50 成功率10 成功率4 10分钟以后 成功率几乎为0 黄金6分钟 一 急救原则和成功率 3 5秒 黑蒙 5 10秒 昏厥 意识丧失 30秒 出现阿斯综合征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 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 开

2、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 植物状态 心脏骤停的后果以秒计算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叹息样呼吸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皮肤苍白发绀 心电图表现 室颤 电机械分离 心室静止 如何判断 按压频率 100 120次 分按压深度 成人胸骨下陷5 6cm 婴儿大约为4cm 儿童5cm 青少年即采用成人深度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避免操作者倚靠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和时间 充分开放气道 使胸廓明显起伏 避免过度通气 高质量CPR解读 参照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5 6 二 团队如何配合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 心肺脑复苏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如原发病 开始复苏时间 各种复苏措施是

3、否及时正确 根据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中的解释 其心肺复苏的开始时间 心脏按压的质量对预后至关重要 训练有素的复苏团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复苏团队 参考文献 1 唐忠志赵志刚刘洁 人心肺复苏团队在急诊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08 23 45 2 李小勤童本沁唐兆芳样惠花 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11 852 853 复苏团队的定位配合 我科应急模拟演练 三 药物通道如何建立 心肺复苏患者 如何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 尽快应用抢救药物 进行液体复苏是抢

4、救最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静脉通道的选择与建立 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给药 气管内给药 骨髓穿刺给药 心内注射给药 但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到达中央循环的时间和显效时间却迥然不同 近年来的研究基本肯定了静脉通道为抢救患者的最佳给药途径 尤其是中心静脉给药可迅速到达中心循环 静脉通道的选择与建立 参考文献 1 姚燕红 叶洋鹰 心肺复苏时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的临床体会 J 当代护士 2014 06 32 2 杜君利 卫好国 心肺复苏时用药途径的选择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16 340 中心静脉离心脏近 中心静脉给药药物即刻就能到达中心循环 30s内显效 周围静脉给药需1 5 3 0min才能达到中央循环

5、中心静脉给药的药物峰值浓度要高于周围静脉中心静脉不仅为复苏药物提供了最有效的给药途径 而且也通过快速补充体液 有效改善患者的休克但中心静脉建立耗时长 故急诊抢救室时较多首先建立外周静脉 同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 给药途径的选择 中心静脉给药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外周静脉给药 肘静脉以上骨髓内给药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髂前上棘 胫前气管内用药 常用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后立刻静推20mlNS 或加快输液速度 并抬高肢体静脉建立前可以气道给药 剂量为IV的2 2 5倍 使用5 10mlNS稀释后再使用 去甲肾上腺素 碳酸氢钠不可气管给药 肾上腺素 阿托品可气管给药 用药后立刻辅

6、助呼吸 使药物弥散 骨髓内给药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髂前上棘 胫前 给药注意事项 内容 四 常用急救药物 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适应症 1 心脏骤停 室颤 无脉性室速 心室停顿 使细颤变为粗颤 可提高除颤效果 2 症状性心动过缓 3 严重的低血压 4 过敏性休克 严重的过敏反应 5 与局麻药合用 可以延长局麻药物的作用时间 减少局部出血 副作用 1 有心动过速 高血压 2 可引起心悸 血压升高 震颤 无力 眩晕 心律失常 3 外渗时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常见急救药品 心肺复苏首剂1mg 间隔3 5min 去甲肾上腺素适应症 1 CPR后的血压维持2 感染性休克3 急性心梗 体外循环 椎管内阻滞时引起的

7、低血压4 消化道出血时局部止血用 不良反应1 静滴外渗 组织缺血坏死 2 速度过快 心律紊乱 3 急性肾衰 4 突然停药引起低血压 5 原则上高血压 心肌缺血 动脉硬化孕妇 糖尿病人禁用 常见急救药品 碳酸氢钠适应症1 代谢性酸中毒2 碱化尿液注意事项 1 以5 溶液输注时 一般速度不能超过13ml min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 应快速静脉输注 2 根据血气补碱 临床上宁酸勿碱 3 碱中毒 低钙血症忌用 4 一般PH达到7 2即可 用量过大易引起血渗透压升高 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5 禁止与肾上腺素同一通路 常见急救药品 五 除颤技术 1 插电源 开除颤仪 2 选择能量 单向成人

8、选择为360j 双向150 200j 确认非同步 3 电击板上涂导电糊 充电 4 放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再次确认室颤 5 电击板紧贴皮肤并加压10 12kg重的压力 电击板上指示灯呈绿色 监视屏电压显示达到所需值 6 嘱周围抢救人员离开病床及病人 7 放电 进行5个循环的CPR 8 观察监视屏上的心律 如果仍为室颤予第二 三次电击 除颤流程 1 除颤仪未到位前 持续CPR 2 评估心律时停止一切操作 3 病人躺在绝缘的硬板床上 操作者双手保持干燥 4 暴露患者胸壁并保持清洁干燥 去除所有金属物 5 心电监护电极片黏贴时应避开除颤部位 去除药物贴膜 如有起搏器应避开10cm

9、6 除颤位置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两侧腋中线第五肋间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左肩胛下 7 双向波能量150 200J 单向波能量 360J 儿童2 4J Kg 8 除颤后 行5个循环的CPR 再评估有无脉搏 有无呼吸 9 如为细颤 则使用肾上腺素 变为粗颤 再除颤 提高除颤效果 10 除颤完毕将心电图记录纸黏贴在病例上 做好记录 11 除颤仪消毒维护 机器外表及导联线用医用消毒巾擦拭 电极板用清水纱布擦拭 做好系统检测及能量检测 插上电源 备齐用物 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除颤注意事项 六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 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 保证随到随做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运目的

10、 并签署准运知情同意书 根据病情准备抢救仪器及药品 妥善固定病人所有导管 用平车或连床仪器转运 医生或护士一名陪同 严密观察 注意途中安全 及时检查 妥善接回 物品准备 抢救床 心电监护仪 便携式呼吸机 微泵 简易呼吸皮囊 便携氧气瓶 便携式负压吸引器 根据病情带除颤仪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 七 病情监测 监测技术 循环功能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脑水肿监测体温监测血糖监测 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 干燥 平整 无渣屑 加强晨晚间护理 每天进行温水擦浴 根据病情 每30min 2h翻身一次 避免拖 拉 推患者 以免皮肤磨损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2次 天 气管插管者尤为重要 眼部护理 由于昏迷患者多眼睑关闭不

11、全 容易发生角膜炎 结膜炎等 应每天用盐水冲洗1次 遵医嘱使用滴眼液 必要时可使用油纱布遮盖眼部 一般护理 气道护理 保持气道通畅 及时拍背 排痰 如为气管吸痰 需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给氧 每次吸痰不应超过15s 痰液过多的患者应给氧 吸痰交替进行 避免低氧血症 鼻饲护理 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热量流质 鼻饲要定量 定时 每次鼻饲前后应用温水冲洗胃管 鼻饲后胃管末端应反折用无菌纱布包裹 长期鼻饲的患者鼻饲管定期更换 双侧鼻孔交替进行 导尿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准确记录尿量 性状 颜色 会阴护理每日2次 尿袋每周更换2次 尿管每月更换一次 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者生理盐水

12、500ml 庆大霉素8万U冲洗膀胱 管道护理 并发症护理 1 颅内压与脑灌注压的监护颅内压与脑灌注压密切相关 作为衡量脑功能的重要参数 能够为患者病情判断提供 必须加强监测 必要时给予脱水降颅压或激素治疗 2 呼吸监护因原发病及使用冬眠合剂 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呼吸频率变慢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应对呼吸功能进行密切观察 同时监测血气指标的变化 落实呼吸机使用的护理 3 循环监护应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 包括血压 脉搏 ECG 肢端循环状况及面色等 如果血压过或微循环障碍 还应当加用相应血管活性药物进行纠正 4 电解质 体液等平衡的监护应对患者的尿液颜色 性状等进行密切观察 对生化参数定时监测 特别应注意镁 钾 钙等元素的血清浓度 防止电解质出现紊乱 5 凝血功能监护应对其凝血功能进行定期监测 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或粘膜有无出血现象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