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1983050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篇一: 2010 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word) 】class=txt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1984 年 1 月 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 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 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 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 “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 ”的界定。 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 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 目标是()a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 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 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2. 有一则箴言: “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 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 ”的哲理在于()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 有其因必有其果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 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 是()a 人与自然的

3、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 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 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 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5.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 “社会主义改造完 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同落后的

4、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 长期是()a 生产力落后b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 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 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 的是()a 增强综合国力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 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 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

5、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b 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c 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d 发展循环经济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 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 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 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a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b 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c .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d .调动社会力量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

6、运动后, 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 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瞿秋白10.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 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 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 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 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员()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

7、式的束缚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 了,是品格 ”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a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c 不学礼,无以立d 是非之心,智也12.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a 勤劳勇敢b 团结统一c 自强不息d 爱好和平13. 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了公 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爱国守法b 诚实守信c 勤奋自强d 团结友善14. 我国

8、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 治国的根本要求是()a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b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c 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d 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15.2009 年 3 月 28 日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万余人身着节日盛装在拉 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a .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 58周年b 西藏自治区成立 44 周年c 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d 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6. 胡锦涛主席在 2009 年 9 月二十国领导人比斯堡峰会上发表了题 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 ”的讲话中指出:当前

9、国际社会十 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失衡的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失衡, 贸易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费失衡,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根本上 看失衡原因是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源流动b 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c 各国消费文化主要生活方式d 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 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7 从上世纪 70年代至今 ,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 华字典,除了一些旧

10、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 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 1971 年版对 “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 ”从隋 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 后备人员的制度 ”,1992年版删去 “反动“二字, 1998 版又删去 “为了 维护其统治而设 ”直到 2008 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 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 明人们的意识()a 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 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c 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d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18.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 年世界 经济危机引发了

11、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 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9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 它一起 “平等 ”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 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 ()a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b .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c .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

12、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d .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20. 1989 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 福山抛出了所谓的 “历史终结论 ”,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 “人类社会形态进步 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 ”。然而, 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 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 20 年后 的 2009 年 11 月 9 日, bbc 公布了一份对 27 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 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 “全球 扫描 ”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 1989 年柏林墙的倒塌 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

13、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 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历史终结论 ”的破产说明:()a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 .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 .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 .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21.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14、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篇二:海天: 2010 年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 海天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 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 “一支粉笔多长为好 ”为例来讲 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 “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 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 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优选问 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c )a 注重量的积累b

15、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 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d ) a 社会形态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生产方式3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 “这个跳跃 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 商品变为货币 ( d )a 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 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 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 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4、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 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 以“比较好”是因为: ( b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 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