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98093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amp#183;物理课练34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34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和气体1.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引力一定增大B分子间斥力一定减小C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增大2(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C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内能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3

2、(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在实验中可以得到273.15 的低温C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D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送到内能小的物体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房间内,温度升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大B密闭房间内,温度越高,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运动越剧烈C可看做理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氧气的内能小D系

3、统的饱和汽压不受温度影响6(多选)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变大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C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C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固定的熔点和沸点D所有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固态仍为晶体8.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

4、其压强()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9(多选)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10.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气体,气柱长L20 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 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

5、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A100 cmHg B95 cmHg C85 cmHg D75 cmHg11.如图所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绝热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10 cm2,管内有两个重力不计的活塞,导热活塞甲封闭了长30 cm的气柱A,绝热活塞乙用一根劲度系数k102 N/m、原长为15 cm的轻质弹簧和管底相连,气柱B长15 cm,气体的初始温度为27 .现在活塞甲上放一个2 kg的砝码,待活塞稳定后再加热气体B,求当气体B的温度升高多少时,活塞甲可返回原处(大气压强p0105 Pa,摩擦不计,g取10

6、m/s2)12.如图,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 且平衡时,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活塞b在汽缸正中间(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 1(多选)(2015课标)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7、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2(多选)(2015课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3(多选)(2014课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

8、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4(2016北京理综)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球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 m、2.5 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

9、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 m的悬浮颗粒物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所受到的重力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DPM2.5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5(2015课标)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

10、.0 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6(多选)(2017上海徐汇区模拟)质量为18 g的水,18 g的水蒸气,32 g的氧气,在温度都是100 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

11、子的平均动能相同D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7(多选)(2017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为零B气体的压强主要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而产生的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越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体积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容器的分子数一定减少8(多选)(2017湖南二模)下列对饱和汽、未饱和汽、饱和汽压以及湿度的认识,正确的是()A液体的饱和汽压只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体积无关B增

12、大压强,未饱和汽不能变成饱和汽C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D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E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9(多选)(2017福建福州质检)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分子间距离在小于r0范围内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分子直径d大小时可把分子当作球形处理D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E猛推木质推杆,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可看作是绝热变化10(2017江苏南通模拟)在“用油膜法

13、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 cm的方形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到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膜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A BC D11(2016陕西安康二调)有一空的薄金属筒,高h110 cm.某同

14、学将其开口向下,自水银表面处缓慢压入水银中,如图所示设大气和水银温度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大气压强p075 cmHg,不计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金属筒被压入水银表面下h20.7 m处时,求金属筒内部空气柱的高度h.12(2017湖北襄阳二联)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汽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汽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活塞与汽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m12m,m2m)(1)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T0)(2)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1.25T0,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汽缸顶部)课练34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和气体1.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是一样的,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正确、B错误;由于不知开始时分子间距离与平衡位置的间距r0的关系,因此不能确定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