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导学案(教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495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导学案(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骚导学案(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导学案(教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骚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掌握第1段中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掌握诗歌中有关香草的比喻义。【学习重难点】1.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 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学习方法】借助注释和资料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反复诵读,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知识链接】1、 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39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1953年入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原姓芈(m),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

2、姓熊氏。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国富兵强、威震诸侯。但屈原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美政”:圣君贤相和民本思想)。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后人将离骚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2、作品风格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想象丰富,词采

3、十分瑰丽,大量运用神话传说。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用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3、 楚辞 见同步导学第41页。4、解题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有代表性的是: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司马迁认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离”通“罹”,遭受;“骚”者,忧也;“离骚”者,遭受忧愁也。离骚是诗人遭遇忧愁后的心灵倾诉,是其政治失意后写就的一首忧国之思、爱国之情的诗歌。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屈原的一首自传体长诗。共373句,2477字。【学习过程】一、熟读第一段1、品读第一段,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修姱(ku) 羁(j) 謇(jin) 谇(su) 揽茝(chi) 谣诼(zhu) 偭(min) 忳(tn) 侘傺(ch ch) 溘死(k) 鸷鸟(zh) 方圜(yun)

5、 攘诟(gu) 2、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翻译文言字词,把握文章大意。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修杰而美好 名词作动词束缚 (2)謇朝谇而夕替 诤谏 被废弃,被贬斥 (3)怨灵修之浩荡兮 神仙,喻指怀王 荒唐,没有准则 (4)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 (5)固时俗之工巧兮 本来 善于取巧 (6)偭规矩而改错 违背 “错”通“措”,措施(7)宁溘死以流亡兮 突然 随水而流失 (8)竞周容以为度 苟合取容 法则,准则 (9)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6、 合 (10)忍尤而攘诟 责骂 忍受侮辱 2、翻译下列句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三、整体感知,1、屈原“朝谇而夕替”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屈原是什么态度?(用原文诗句回答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1)原因: A屈原品行高洁:“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 B怀王昏庸,不解民情: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C小人诽谤、排挤:“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D世俗丑态:“固时俗之工巧,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 (2)态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情感: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2、屈原在文中常用“香草”“美人”来设喻,根据相关的诗句,写出诗人用这些比喻所表达的内容。(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佩带香草来比喻 内在

8、的美好品德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在文中比喻 楚怀王 。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比喻许多小人 ,蛾眉比喻自己高尚德行。(4)“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喻指 自己 ,而鸟喻指周围的群小 。3、下列诗句能表现出诗人哪些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3)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知识小结】 忠怨之情是离骚的一条主线,可分为两大层次,前半部分写诗

9、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表现了诗人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后半部分写诗人遭到迫害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有夸张,并运用了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当堂检测】背诵第一段,同步导学词语解释。【课后反思】 【拓展延伸】(高考优秀作文)你好“傻”啊,屈原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

10、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

11、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

12、格的幽香。 离骚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 翻译第二段,掌握其中文言知识。2、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屈原高尚品德。【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2、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学习方法】结合翻译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美政理想和高尚品格。【知识链接】1、有关屈原的对联: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兴化三闾遗庙对联)2、屈原与渔父(f)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混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