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4382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我”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漫长夏天中,内心由低沉走向明朗的转变过程。能力目标:品味文中描述的三个事例:找花生、摘果子、捉鱼,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父亲”用形象的方式,和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我”的一些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当现实与理想错位时,要经得起挫折。调整心态,坚定信念,找到结合点,就能走出迷惘和困顿,迈向成功。处处皆机会,行行出状元。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找花生、摘果子、捉鱼”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从而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用形象的方式,和意味深长的话语,

2、告诉“我”的一些道理。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 个夏天”?2.文章围绕“我不愿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3.文中哪些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有教育意义和受启发的句子?4.“我”在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作者简介:胡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逾百万字,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多种权威选本转载百余篇,曾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提名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50余项,被誉为“当代小小说(微型小说)百家”。三、阅读

3、文本,整体感知:1.理清脉络:第一部分(1-3):“我”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 一个夏天。第二部分(4-20):主要写了“我”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在父亲的“诱导”下心理变化的过程。第三部分(21-23):我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 2.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炽热的沙滩上走路;第二件事是:到收摘后的果林摘果子;第三件事是:在熟悉的地方有新发现;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获得知识 的过程。 3.文中的“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厚:照应前文“树林蓊蓊郁郁”。舔: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在人身上的一种感

4、觉衍化为一种触觉,这种触觉不仅拂去了肌体上的疲劳,而且抚平了心灵上的“伤痛”。 4.文中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有教育意义和受启发的句子: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告诉我们:遇到难事,不要心灰气馁而要勇于面对。 “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成长的道路千万条,总有适合你自己走的路。 “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越往前走,“风景”越美。 5.我在父亲的“诱导”下,心理变化的过程: 有点想哭轻松的笑了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正确面对现实。 父亲形象: 充满智慧,爱子有度,循循善诱,教子有方。 四、练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与本文都是表现如山的父爱,但父爱的表现形式不同,背影一文侧重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本文侧重写父亲为“我”疏导心理,平抚心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