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1059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 新文化运动 参赛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历史专题三第二节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北洋政府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既承接了前面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知识点,又为下一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埋下了伏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思想自由,

2、兼容并包”和“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理性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

3、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五、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2、采取“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六、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课前提示”进行预习创设情景,设疑引入【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便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

4、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掀起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但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那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这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振兴民族,就必须刷新国民的思想观念,重铸国魂。于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展开。它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设计意图:引出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合作探究,剖析主题【师生互动】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袁

5、世凯祭孔和祭天坛的影像资料。教师设问:为什么要祭孔、祭天坛?学生回答:为了复辟帝制。教师点拨: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与民主共和观念是势不两立的。教师设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当时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学生回答:结合教材53页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政治方面 内:独裁专制 外:列强侵略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 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势不两立。(直接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再让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6、2、概况:要求学生回答,完成下面表格: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旗 帜主要阵地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设问: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 学生回答:学生依据教材54页回答问题。师生合作探究: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教师总结: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教师点拨: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意图: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中国的思

7、想影响作铺垫。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一)、前期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核心)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西洋人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许多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教师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吗?学生回答:学生结合教材54页的注释回答问题。师生合作探究: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

8、,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这也是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此外,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层面深入到思想文明层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即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联系起来。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以下材料:(教材P55之资料卡片)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

9、,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教师设问:这段材料共同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什么主张?学生回答:学生联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就是封建文化的象征。教师活动:课件继续展示: 材料三:康有为称颂孔子是“万世教主”,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制度最完备,门徒最众多”,“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均为孔子所创。” 中国近代史师生合作探究:孔子

10、与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点拨: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之所以方式不一样,是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决定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增强对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孔子地位变化的认识。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

11、合 , 乃敢与君绝!材料二: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学生活动:同学们开始情不自禁地朗读这两段材料。教师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感觉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学生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合作探究: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新思想、新文化?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

12、难懂。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师生合作探究: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二)、后期内容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应图片和材料: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材料并思考。教师强调: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极力宣传十月革命。1918年,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在中国的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

13、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师设问:我们应如何去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 1913年,在江苏第一师范学校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孙文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胡 适45票,梁启超29票,吴佩孚27票,李大钊25票,章太炎10票,袁世凯5票,康有为 3票,孔子1票,庄周1票,诸葛亮1票,曾国藩1票,汉武帝 1票。材料二: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

14、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救国的答案。材料三: 五四时期的报刊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学生活动:学生开始认真地读材料并联系教材思考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先相互讨论,依据材料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教师点拨:1、进步性: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封建专制思想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教师设问:那么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以下材料: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材料思考问题。教师点拨:局限性:前期没有与群众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