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读、练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0430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导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导读、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花夕拾学案(九下)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时年四十六岁。此书共收入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花傍晚时分才拣拾起来。”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

2、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二)复习引导1、强调多读。本文作者是文白转期的文学家,作品精深,较难懂,人言朝花夕拾是没有呐喊的心底呐喊,故必须熟读。另外,语感是语文的生命,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故必须多读。2、强调积累。丰厚语文积淀,包括学法积累和基础知识积累。(三)审美鉴赏1、十分注意人物刻画。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

3、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刻画人物方法有:a、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如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b、如实描写,如写藤野先生衣着马虎等。c、饱含感情,常有凝练的抒情文字。全书贯穿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自己。“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迫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出走,成为爱国青年等。既具有传记意义,又因注意性格刻画,“我”又是个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2、文体不很一致。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夹叙夹议,描述往事也批判现实穿插交织,有较多的杂文笔法。藤野先生范爱农重在写人。3、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

4、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四)重点难点突破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 参考答案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猫狗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解析 本题新在不仅考查我们对名著篇目的了解程度,还考查我们对名著的深入探究程度。这道题实际上是检测我们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对名著的深

5、入思考。因此,同学们在看名著时,切不可走马观花,要反复阅读。参考答案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所以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 (说出身份、事情、意思即可) 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阿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之情。3、朝花夕拾原名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朝花夕拾作品的熟悉程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上所节选的内容。 参考答案1、旧事重提 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

6、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4、假如你是一位阅读文学名著的积极分子,请在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推荐给自己的好友。备选作品:朝花夕拾水浒传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书名: 推荐语(60字左右): 解析在把握作品整体或局部内容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技巧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启迪等角度出发,以较准确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表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收到宣传推荐的效果。)参考答案:朝花夕拾 鲁迅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寻找救国之路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现代回

7、忆散文典范之作。二、复习阶梯评估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_ (体裁)集,共 10 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_ ,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1、回忆性散文 旧事重题 2 、第一篇作品_ 是针对_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2、狗 猫 鼠 “正人君子” 3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

8、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3、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_ 的急切兴奋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4、迎神赛会5、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5、藤野先生6、“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一时”“我”又为什么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呢? 6、“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叫她“阿长”是在“憎恶她的时候”,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大的祖母才这样叫她。“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

9、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7、鲁迅本人说范爱农一篇写法较差,是不是较差?差在哪

10、里? 7、鲁迅自己认为范爱农一篇写法比较差,这是有道理的。这一篇虚构过多,结构有点松散,因此他本人不大满意。 8、“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8、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9、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

11、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0、鲁迅的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10、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11、朝花夕拾原名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11、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1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 12、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13、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

12、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 。13、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朝花夕拾补充阅读练习含最新2015中考指南的内容1读狗猫鼠一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2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写了她几件事情?请列出来。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六件事:喜欢窃窃察察,向

13、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睡相不雅; 吃福橘 ;讲长毛的故事 ;踩死我的隐鼠;送我山海经。3读二十四孝图一文 :最使鲁迅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哪两件事?(P166)鲁迅最反感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孝道故事。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老莱为了娱亲,“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是“拿肉麻当有趣” “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郭巨埋儿”:郭巨为了赡养母亲,把儿子活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残酷。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4读五猖会一文,思考: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父亲强迫“我”背鉴略可以看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是一个违背儿童天性的封建专制家长。5读无常一文,思考:作者笔下的无常是个怎样的形象? 无常:善良、公正、爽直、有人情味。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6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P44)荒诞的药引:经霜三年的甘蔗、一对原配蟋蟀等;陈莲河认为“冤”和“前世”与疾病相关。7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哪几篇文章里提到了衍太太,我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