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0266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在自信中收获 在自信中成长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课题: 课型: 总课时: 教学过程先秦散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先秦散文出现的背景2、 了解识记重要篇目使学生熟悉先秦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基本掌握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做到以大文学的眼光看待先秦文学,具有相当的文学感悟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先秦作品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体会作品里表现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情操。教学过程1、 先秦散文的分类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2、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以说理议论为主,

2、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 总的来看,两类散文都具有综合化的特点。既非按文学形式划分,也难以绝对地从题材、内容上加以区别。文章中议论、记叙,包括论述的领域、方法,记人、记言、记事等均无截然的界限。体现出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2、 历史散文介绍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先秦历史典籍 尚书:“上古之书”,“六经”之一。记载从虞舜至秦穆公时代朝廷言论、诏令、文告等。语言风格古奥。其中一部分疑为后人伪托或追记。春秋:原为各国史书通称,后专指鲁春秋,“六经”之一。编年体史书之祖,纲目式记载。它实际上是简略的大事记,简要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历史

3、事件。其文字简洁严谨,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有春秋三传。“传”的本义是对经的解释,故三传皆为以春秋为纲,进一步阐释和记叙历史的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亦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太史官左丘明所作。后列为“十三经”之一。是第一部大规模叙事作品,为后代叙事文典范。 公羊传:相传为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所著。侧重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 谷梁传:相传为战国时鲁国人谷梁赤所著。但后两传今人多认为系汉代作品。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左传侧重于记事,而国语

4、偏重于记言,故名国语。后人以为左传与国语同为左丘明所作,而左传是传春秋的,所以又称国语为春秋外传。现在一般认为它并非出于左氏之手,也不传春秋,称之为春秋外传并不恰当。国语所记事实大多通过君王的言论和卿士们的谏说之辞来表现,文字朴实简练,文学成就不如左传,但也不乏情文并茂之作。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策士的言论和活动。其文铺张扬厉,喜欢夸张渲染,善用譬喻典故,语言生动流畅,常用排偶叠句,具有纵横家的雄辩特色。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的文学色彩很浓。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

5、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三、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者的著述。 (一)关于诸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亦可指师长。 诸子: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派学者,有时亦代指他们的著作子书。(二)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的时代关于百家争鸣 指春秋末至战国时期中国学术界形成的一种自由辩争与论战的风气,它是当时的生产力发

6、展、社会变革和等级冲突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产生。 2、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中不同利益集团对人才的争夺“养士”之风。 3、社会发展对变革的要求,大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学者们“思以其道易天下”。 4、由于没有统一的政权和权威的统治思想,学术上未受到某家某派的控制,可以畅所欲言。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史里是稀有的。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3) 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 代表作品老子、论语、墨子 特点:篇幅短小,片段式,语录体,词约义丰,富于哲理,并包含部分记

7、事内容。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 代表作品庄子、孟子 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第三阶段:战国末期 代表作品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文体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小结: 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农业、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讨论的命题包括王道与霸道、守旧与改良、礼治与法治、天与人、名与实以及宇宙、人性、道德、教育等等。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作品,但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论

8、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孟

9、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庄子: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

10、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像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庄子中还很多。韩非子

11、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4、 先秦散文名句荟萃老子名句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庄子名句1.日出而

12、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5.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论语名句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名句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6、尽信书,不如无书。荀子名句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礼记名句1、瑕不掩瑜,瑜不掩瑕。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3、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漫许诺言而不付诸实现,必然招致怒恨和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