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194937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医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 新生儿感染的合理用药 张兰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1吸收 除药物理化性质外 与给药的途径密切相关1 1 1口服给药 对早产儿和早期新生儿不太适合 因为 l 早产儿出生后lw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 新生儿初生时胃液pH接近中性 第2天之内有短暂下降 以后再度回升至中性 所以胃内缺乏必要的酸度 2 胃排空延迟易使药物到达肠道的时间较长 3 胃食道反流常见 4 脂肪吸收不良 对脂溶性药物的肠道吸收有影响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1 2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或皮肤外用药药物吸收的多少取决于局部血液灌注和药物沉积面积早产儿和新生儿有以下不足 l 肌肉组织少 局部血液灌注

2、不足 特别是在缺氧 低体温或休克时 2 由于肌肉组织少 预期注射到肌肉的药物可能进人皮下 3 对小早产儿肌肉注射可导致局部硬结或脓肿 储库效应 4 皮肤角质层薄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有些药物经皮肤粘膜吸收迅速且过多 可发生中毒反应 如硼酸 类固醇激素等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1 3静脉注射对早产儿及新生儿是最好的给药途径 但应注意 l 最好用微量泵 2 用脐血管要小心 脐静脉 脐动脉给药有分别引起肝坏死 肢体或肾坏死的危险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2分布 药物从血液循环进入各种体液 器官和组织 注意以下特点 1 2 1体液因素 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高 达80

3、早产儿更高 使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容易稀释 浓度较低 1 2 2脂肪因素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 早产儿仅占体重的1 一3 足月儿占12 一15 脂溶性药物 如地高辛 不能与之充分结合 使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2 3血浆白蛋白因素 l 与药物联结力低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浆白蛋白产生不足 并且以胎儿白蛋白为主 在血药浓度不变的情况下 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使药性增强但半衰期缩短 对成人和年长儿是治疗范围的总血药浓度 在早产儿则可能已处于中毒范围 2 影响联结的因素 胆红素浓度较高 血pH值较低 降低联结 容易药物中毒 白蛋白受体竞争 如有机阴离子药 磺胺类 吲哚美

4、辛等 的不当应用可使游离胆红素增多造成核黄疽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3代谢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 过程包括氧化 还原 水解和结合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特点 l 新生儿肝细胞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 450总量仅为成人的一半 对茶碱 咖啡因 地西泮 苯巴比妥等水解清除率低 半衰期明显延长 2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活性低 氯霉素可致 灰婴综合征 通过该途径代谢的药物还有吗啡 对乙酰氨基酚等 3 酶诱导剂的应用 几天以后某些药物使用常规剂量 药效可能降低 1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 4排泄药物主要从肾脏排泄 其次从肠道 胆道和肺排出 早产儿 新生儿药物排泄有以下特点 l 肾小球和肾

5、小管功能低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不足成人的40 早产儿更低 lw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出现球管不平衡现象并且持续几个月 主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有抗生素 地高辛等 对早产儿及新生儿易在体内蓄积中毒 所以一般来说 日龄越小 出生体重越轻 药物半衰期越长 lw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应每12h给药一次 lw后改为每8h给药一次 2 病理情况的影响 如缺氧和低血压可使肾血流量减少 注意减少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2 血药浓度检测 l 新生儿的药理学复杂 NICU广泛应用新药 极低体重儿已能成活 但这类人群的常见药代动力学资料缺乏 2 新生儿的药物毒性反应高 新生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儿童及成人为6

6、 一17 3 新生儿需监测的药物 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的药物 苯巴比妥 茶碱 地高辛等 毒性较大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 3 新生儿常见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 3 1新生儿院内外细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情况院外感染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以其他葡萄球菌为主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球菌 链球菌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多见 其次是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其他假单胞菌属 阴沟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雷 其他革兰阴性菌 院内感染病原菌 革兰阴性菌中克雷伯菌属多见 其他有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 不动杆菌属 其他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其他次有其他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

7、菌 其他球菌 链球菌属 3 新生儿常见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 3 2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构成情况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5 左右 其中其他葡萄球菌 包括表皮葡萄球菌 多见75 以上 其次是其他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中克雷伯菌属占30 左右 其次是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其他假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 其他革兰阴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3 3新生儿脓疱疹细菌构成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 3 新生儿常见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 3 4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构成情况据报道 新生儿肺炎革兰阳性球菌为54 左右 革兰阴性菌为36 0 左右 其他细菌9 左右 包括L

8、型细菌7 0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中 链球菌属40 左右 其次是其他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球菌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属多见 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其他革兰阴性菌 3 新生儿常见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 3 5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病原菌构成情况资料显示 地处我国北方的北京朝阳医院新生儿 VAP 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仍有相当高的比例 近50 而南方的两家医院新生儿VAP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0 以上 总体看来在VAP中 链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 近年来链球菌感染比例有明显增高趋势 个别医院已达到100 新生儿VAP的革兰阴性菌株构成较为复杂 其中以

9、铜绿假单胞菌 克雷伯菌属 大肠埃希菌为主 不动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 沙雷菌属及其他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比例 近年来克雷伯菌属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甚至在有的医院已占绝对优势 以上菌株分布的变化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1早产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4 1 1给药方法国内外多种教科书均将早产儿不同孕龄或不同出生体重分开列出各种抗菌药物的用量和给药间隔 全部采用静脉给药 4 1 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非常普遍 客观上造成抗菌药物的高选择性压力 不但给当事早产儿治疗带来困难 也给整个微生态环境制造更多的耐药菌株 可用CRP等感染标志指导用药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0、4 1 3氨苄西林研究发现早产儿血或脑脊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 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2000年达84 美国96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已有45 对氨苄西林耐药 早产儿患者是足月儿耐药率的近2倍 50 1 6 11 4 1 4青霉素在西方国家是早产儿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因为GBS在早产儿感染相当普遍 但我国GBS对早产儿的感染尚不普遍存在 所以青霉素也不宜作为早产儿首选抗生素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1 5喹诺酮类药有研究报道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居首位达95 2 诺氟沙星78 8 由于普遍担心其对软骨发育的损害而限制其使用 荷兰学者对28例早产或低体重儿用环丙沙星后随访3年 对其它抗生素耐药菌株的

11、感染有效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Chotigeat等认为 尽管环丙沙星对于实验动物可引起软骨损害 但在儿童中罕见 Martell等对7例早产儿在新生儿期间接受氟喹诺酮治疗后随访 在生长发育方面较对照组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所以在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又有药敏结果支持的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仍可选用该类药物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1 6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 早产儿IgG水平与胎龄呈正相关 从母体获得的IgG多不足 加上感染时血清IgG浓度更低 IVIG中IgG浓度 直接输入可有效提高体内浓度 胎龄越小越有应用IVIG的指征 有人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大约5000例早产儿和 或LBW婴儿使用IV

12、IG后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但病死率没有明显减少 故建议尚需寻求其他预防早产儿院内感染的措施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几个相关的概念 4 2 1 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 指与抗菌药短暂接触 当药物清除后 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它是评价新抗生素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参考依据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2几种常用抗生素的PAE青霉素类的PAE为1 4h头孢唑林的PAE为1 2h 4 5h头孢哌酮的PAE为4 6h头孢曲松的PAE为5h头孢孟多的PAE为3 9h卡那霉素的PAE为2 7h庆大霉素的PAE为3 5 4 6h妥布霉素的PAE

13、为2 7 6 5h阿奇霉素的PAE为3 5 3 9h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2几种常用抗生素的PAE氟喹酮类抗菌药物的PAE为1 2h 如果血药浓度为6mg ml时 各药的PAE可持续2 5h 各药对大肠杆菌的PAE比对金葡菌长 多种抗生素对相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PAE 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PAE PAE的长短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3 时间依赖型 抗生素 包括 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甲氧苄啶 磺胺甲恶唑定义 当4 MIC时 MIC 体外最低抑菌浓度 和PAE已达最大值 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 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14、 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特点 无首次接触效应 当浓度低于MIC时 不能抑制细菌生长 浓度达到MIC时 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3 时间依赖型 抗生素要求考虑其 持效时间 持效时间 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 药物的PAE时间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3短PAE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液及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PAE短或无 半衰期短 多为1 3h 用药方案应为短间隔 一日多次给药 如几乎所有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 胺曲南等 仅头孢曲松半衰期为

15、8h 可一日一次给药 4 2 3长PAE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其在剂量间隔期 即使药物浓度低于MIC 该类药物仍有抗菌活性 包括碳青霉烯类 万古霉素 大环内酯类 氯林可霉素等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为了延长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 使40 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 其方法有以下5种 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泰能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艾罗迪 氨苄青霉素 丙磺舒 低剂量多次给药 持续静脉给药 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 先静滴后口服同类抗生素 作序贯治疗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4 浓度依赖型 抗生素 包括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抗生素 定义 当血药

16、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 10 MIC时 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 特点 有首次接触效应 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 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 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 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 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 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以保证其安全性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 2 4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峰浓度的高低 PAE较长 用药方案是给予允许最大限度的药物浓度 给药间隔可较宽 如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甲硝唑类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日给药一次 不仅疗效与一日2 3次静点疗效相同 而且耳肾毒性也有所减轻 这是因为肾脏的皮质和内耳的淋巴液中的药物积聚量较小有关 4 早产儿 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时间与浓度依赖性药物的区分 特点与分类 代表药物 建议药方法 时间依赖抗菌药 无PAE或很短 内酰胺类 缩短间隔 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有较好的PAE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提高血液浓度 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介于时间 浓度依赖之间 有一定PAE 万古霉素 大环内酯类等 介于两者之间 4 早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