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1947289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m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 )A. m/sB. m/sC. 2 m/sD. 4 m/s【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临界情况,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v1为船速,v2为水流速,d为河宽,x为到达危险区的距离,由此可以求出船在静水中最小速度为2 m/s2.如图所示,圆锥摆的摆长为L,摆角为,质量为m的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摆线的拉力为B. 摆球的向心

2、加速度为C. 其运动周期为D. 其运动周期为【答案】D【解析】【详解】A.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重力mg和绳子的拉力F,因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拉力为:,故A错误。B.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提供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B错误;CD.小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运动的周期为:故C错误D正确。3.一个小孩坐在船内,按图示两种情况,用相同大小的力拉绳,使自己发生相同的位移甲图中绳的另一端拴在岸上,乙图中绳的另一端拴在同样的小船上,水的阻力不计(船未碰撞)这两种情况中,小孩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做功期间的平均功

3、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W1W2,P1=P2B. W1=W2,P1=P2C. W1=W2,P1P2D. W1W2,P1P2【答案】D【解析】【详解】两种情况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甲乙两幅图中左边的船移动的位移相同,但乙图中右边的船也要移动,故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拉力的功等于拉力与作用点在拉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故乙图中拉力做功多,由于时间相同,故乙图中拉力的功率大;故选D。4.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顶端,若给小物块以水平的初速为v0 时,物块刚好对半球无压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物块立即离开球面做平抛运动B. 小物块落地时水平位移RC. 小物块沿半

4、球面运动D. 小物块落地时速度的方向与地面不可能成45角【答案】C【解析】【详解】A.物块对球顶恰无压力,说明此时恰好是物体的重力作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离开半球顶端后将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做平抛运动,由以及得: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块对球顶恰无压力,物体的重力作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过最高点物体速度增加,所需要向心力亦增加,而此时的向心力为重力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小于重力,故小球不可能沿圆周做圆周运动而是做离心运动,即从最高点起做平抛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做平抛运动,由可得,所以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夹角所以与地面的夹角不是45,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5.如图

5、所示,物体A、B相对静止地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有A. 圆盘对B的摩擦力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 圆盘对B指向圆心的摩擦力,A对B背离圆心的摩擦力C. 圆盘对B的摩擦力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 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答案】B【解析】【详解】AB.物体A的向心力由B对A的摩擦力提供,所以B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而B仍需要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故B正确A错误。CD.向心力是效果力,并不是物体的实际受力,故CD错误。6.如图,AB为竖直面内半圆的水平直径从A点水平抛出两个小球

6、,小球l的抛出速度为v1、小球2的抛出速度为v2小球1落在C点、小球2落在D点,C,D两点距水平直径分别为圆半径的0.8倍和l倍小球l的飞行时间为t1,小球2的飞行时间为t2则()A. t1=t2B. t1t2C. v1v2=4D. v1v2=3【答案】BC【解析】对小球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对C点与两条半径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OC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为,故,竖直方向:对小球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得:,可见,故,故选项BC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运算量有点多。7.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

7、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物体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答案】D【解析】【详解】A.下落加速度为g,所以下落的合外力为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加量为 ,故A错误。B.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为,故C错误。D.机械能的减少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8.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是中突的两个对称的曲面组成,整个小车的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

8、球,质量也为m,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到达小车的最高点后,又从另一个曲面滑下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B. 小球从滑上曲面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大小是零C. 小球和小车作用前后,小车和小球的速度一定变化D. 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答案】D【解析】A. 小球滑上曲面的过程,小车向右运动,小球滑下时,小车还会继续前进,故不会回到原位置,故A错误;B. 由小球恰好到最高点时小球与小车具有共同速度,对于车、球组成的系统,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式为mv=2mv,得共同速度v=0.5v.则小车动量的变化为P=mv

9、0=m,故B错误;C. 由于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机械能又没有增加,若两曲面光滑时,小车和小球的速度可能没有变化。故C错误;D. 由于小球原来的动能为,小球到最高点时系统的动能为= ,所以系统动能减少了.如果曲面光滑,则减少的动能等于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即=mgh,得h=,显然,这是最大值,如果曲面粗糙,高度还要小些,所以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故D正确。故选:D9.2017年4月23日至4月27日,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天宫二号进行了推进剂补加,这是因为天宫二号组合体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天宫二号运动中需要通过“轨道维持”使其飞回设定轨道.对于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

10、前后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速度比“轨道维持”后的速度大B. 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周期比“轨道维持”后的周期小C. 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重力势能比“轨道维持”后的重力势能大D. 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机械能与“轨道维持”后的机械能相等【答案】AB【解析】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轨道半径比“轨道维持”后的小,由卫星的速度公式分析知,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速度比“轨道维持”后的速度大,故A正确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轨道半径比“轨道维持”后的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周期比“轨道维持”后的周期小故B正确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

11、离地的高度较小,则在“轨道维持”前的重力势能比“轨道维持”后的重力势能小,故C错误天宫二号要实现“轨道维持”,必须点火加速,所以天宫二号在“轨道维持”前的机械能小于“轨道维持”后的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B.10.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 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重物M

12、的最大速度是LD. 重物M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D【解析】【详解】ABD.设C点线速度方向与绳子沿线的夹角为(锐角),由题知C点的线速度为 ,该线速度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就为 的变化规律是开始最大(90)然后逐渐变小,所以, 逐渐变大,直至绳子和杆垂直,变为零度,绳子的速度变为最大,为L;然后,又逐渐增大,v绳=Lcos逐渐变小,绳子的速度变慢。所以知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B错误D正确。C.绳子和杆垂直,变为零度,绳子的速度变为最大,为L,故C正确。11.(多选题)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小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 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

13、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2J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C. 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 mD.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图象可知,木板获得的速度为,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木板A的质量为,木板获得的动能为,故A正确;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代入数据解得,故B错误;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由图得到0-1s内B的位移为,A的位移为,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故C错误;由图示图象可知,B的加速度,负号表示加速

14、度的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解得,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速度时间图像,【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类型,既考查读图能力,也考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处理复杂力学问题的能力12.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半径为R轨道正上方离地h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质量均为m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沿轨道上升则(

15、 )A. 力F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B. 在B环上升过程中,A环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环机械能的减少量C. 当B环到达最高点时,其动能为零D. B环被拉到与A环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R/h【答案】AD【解析】因为恒力F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增加,由功能关系可知,力F所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正确;由于恒力F做正功,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则A环动能的增加量大于B环机械能的减少量,故B错误当B环到达最高点时,A环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而B环的速度不为零,则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当PB线与圆轨道相切时,速度关系为:vB=vA,根据数学知识,故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二、实验题 13.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 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