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1947049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人类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观点B. 安培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发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规律C.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D.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物理学史,根据物理学史、重要规律包含物理方法、思想分析判断可得。【详

2、解】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观点,故A错误;B法拉弟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规律,故B错误;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奥期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故C错误;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规律。故D正确。【点睛】2.研究光电效应 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频率为v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即极比极电势高),光电子从阴极发射后将向阳极做减速运动。光电流由图中电流计测出,反向电

3、压由电压表测出,当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称为反向遏止电压。若改变入射光的频率,遏止电压也会改变,在下列关于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光电效应规律,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动能定理分析可得。【详解】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电子在电场力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联立可得 由表达式可知为一次函数图像,且纵载距为负值,因此C正确,ABD错误。【点睛】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动能定理入手,写出 的表达式,分析函数性质(一次函数、纵截距)可得正确选项。3.如图所示,物体自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途径三点,其中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若物体通过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则之间的距离等于(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可得。【详解】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体通过这两段位移的时间都为t,则有,B是AC的时间中点,OB距离LOB= 则OA距离联立可得 LOA=【点睛】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值是一恒量,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运用这些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计算可得。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可以视为短路,反向电阻无穷大可以视为断路)连接,电

5、源负极接地。初始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B. 将上极板上移,则点的电势升高EC. 将下极板下移,则带电油滴在点的电势能增大D. 无论哪个极板上移还是下移,带电油滴都不可能向下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电容器动态分析问题,根据电容、电压、场强、电量相互关系分析可得。【详解】A由 三式 联立可得 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由 可知电容减小,假设电压不变由 可知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Q不变,S减小,由 可知场强E增大,电场力增大,带电油滴向上运动

6、,故A错误;B将上极板上移,由可知电容减小,假设电压不变由 可知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Q不变,由 可知场强E不变,P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则P点的电势不变,故B错误;C将下极板下移,由可知电容减小,假设电压不变由 可知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Q不变,由 可知场强E不变,P到下极板的距离变大,则P点的电势升高,油滴带负电,所以油滴在点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两极板距离增大时,电容减小,假设电压不变由 可知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不变,场强不变,油滴静止,当两板距离减小时,电容增大,场强增大,电场力增大,带电油滴向上运动,故

7、D正确。【点睛】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反向放电,则电量不会减小。由,可以确定电场强度变化,进一步确定电场力、电势能的变化。同一正电荷放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大,同一负电荷放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小。5.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我国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设想我国航天员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与轨道舱相同的速度。已知返回舱从月球表面返回到距离月球中心距离为r的轨道舱所处的轨道的过程中需克服月球的引力做功公式为,其中为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月球的半径,

8、为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不计月球的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从月球表面到开始与轨道舱实现安全对接的过程中,返回舱发动机做的功至少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万有引力规律律的应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出返回舱的速度大小,结合功能关系计算可得。【详解】在月球表面上在距月球球心r处返回舱发动机做的功至少为W总W联立可得W总=【点睛】返回舱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可得。返回舱发动机做的功至少等于返回舱增加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6.如图(a) 所示,小球放置在光滑形槽中,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初始槽板处于水平,将形槽沿顺

9、时针绕槽底角点缓慢转动,到处于竖直,如图(b)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板受到的压力为,板受到的压力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逐渐减小,逐渐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力的动态分析。由动态圆分析可得。【详解】、两力夹角不变,采用动态圆分析,从图上直接看出先增大后减小,逐渐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三个力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两个力夹角不变,满足这种情况可采用动态圆来分析。7.图甲所示为小型交流发电机电路示意图,电阻为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

10、固定轴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右侧电路连接,右侧电路中定值电阻,其他电阻不计。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闭合开关,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图乙是矩形线圈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上的热功率为B. 时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C.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D. 线圈开始转动到的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答案】C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交变电流变化规律,根据电磁感应规律、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可得。【详解】A取R1R2分析,电阻上的热功率故A错误;B时线圈磁通量变化率最大,产生电动势最大,回路中电流最大,所以两端的电压瞬时值

11、不等于零,故B错误;C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分析乙图可知周期T=0.02s, 磁通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则电动势随时间余弦规律变化,所以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故C正确;D由 可得最大磁通量线圈开始转动到时,磁通量,该过程中则 ,故D正确。【点睛】磁通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则电动势、电流随时间按余弦规律变化,根据乙图可求得交变电流的周期、角速度,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源电动势有效值。计算热量时用有效值,计算电量时要用电流的平均值。8.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这一 发现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如图所示,厚度为,宽度为的金属导体,当磁场方向

12、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在导体上下表面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达到稳定状态时,上 表面的电势低于下表面电势B. 仅增大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减小C. 仅增大电流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D. 在电子向金属导体板某一侧聚集的过程中,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对电子做正功【答案】A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根据受力情况、功能关系分析可得。【详解】A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受到向上洛伦兹力,达到稳定状态时,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所以上表面的电势低于下表面电势,故A正确;B达到稳定后,电子受力平衡,由 可得 仅增大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

13、故B错误;C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 两式联立可得 仅增大电流时,上、下表面的电势差增大,故C正确;D在电子向金属导体板某一侧聚集过程中,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洛伦兹力对电子不做功,故D错误。【点睛】左手定则四指指向为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相反,推导出上下极板电压的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分析可得。9.如图甲所示,质量为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的小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对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4s时撤去拉力。可认为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4、A. 内,B的加速度大小B. 内,拉力做的功C. 相对滑行的最大距离D. 04s内系统产生的摩擦热【答案】BD【解析】【分析】考查物体加速度,功的计算,摩擦力做功生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计算可得。【详解】A内,B受到向右的拉力6N,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B的加速度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B前1s物体B以4m/s2做匀加速运动,1s末时速度为 ,物体A加速度为 ,1s末时的速度,1s-2s时,B做匀速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2s时两者达到共速,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4s末时速度 取B分析,前1s运动位移是拉力做功1s-2s时间内,B做匀速运动,位移拉力做功2S-4S时间内B做

15、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位移拉力做功所以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总功故B符合题意。C前2s相对滑行的最大距离 ,2s-4s两者相对静止,故最大距离为2m,故C不符合题意。D 04s内系统产生的摩擦热,故D符合题意。【点睛】用隔离法对物体AB分别受力分析,判断运动性质,前1sB以4m/s2做匀加速运动,A以1 m/s2加速匀运动,1s-2s,物体B做匀速运动,物体A以1 m/s2做匀加速运动,2s-4s时间内,二者以1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摩擦生热数值上等于摩擦力和相对距离的乘积。10.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其左端接有定值电阻,建立轴平行于金属导轨,在的空间区域内存在着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随坐标 (以为单位)的分布规律为,金属棒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