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1945230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学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季节性施工的一般知识,注重季节性施工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冬期施工、雨期施工的概念,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气象知识。重点要掌握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了解雨雪、严寒、酷暑、雷暴、大风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1. 概述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区,每年冬季有长达36个月的寒冷期,南方许多省市又处于多雨地区,每年有长达1-3个月的雨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期间,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阴雨连绵不断,伴有多云、多雾、多雷暴天气。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春夏之交雨水频繁,并伴有台风、暴雨和潮汛,某些地区雷暴季节,雷电活动频繁。这些季节的

2、不良天气现象,给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是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时期。因此,应当按照作业条件针对不同季节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相关安全防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般来讲,季节性施工主要指雨期施工和冬期施工。雨期施工,应当采取措施防雨、防雷击,组织好排水。同时,注意做好防止触电和坑槽坍塌,沿河流域的工地做好防洪准备,傍山的施工现场做好防滑坡塌方措施,脚手架、塔机等应做好防强风措施。冬期施工,气温低,易结露结冰,天气干燥,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作业场所应采取措施防滑、防冻,生活办公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火和防煤气中毒。另外,春秋季天气干燥,风大,应注意做好防火、防风措施;秋季

3、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等流行性疾病。任何季节遇六级以上 (含六级)强风、大雪、浓雾等恶劣气候,严禁露天起重吊装和高处作业。 2. 雨期施工 21 雨期施工的气象知识 1雨量 它是用积水的高度来表示的,即假定所下的雨既不流到别处,又不蒸发,也不渗到土里,其所积累的高度。一天雨量的多少称为降水强度。 2降水强度的划分 按照降水强度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6个等级。降雨等级见表11。降雨等级表 表11 降雨等级 现 象 描 述 降雨量范围(阳) 一天总量 半天总量 小 雨雨能使地面潮湿,但不泥泞 110 0.25.0 中 雨雨降到屋面上有浙浙声,凹地积水 1025 5.115 大 雨

4、降雨如倾盆,落地四溅,平地积水 25-50 15.1-30 暴 雨降雨比大雨还猛,能造成山洪暴发 50-100 30.170 大暴雨降雨比暴雨还大,或时间长,能造成洪涝灾害 100200 70.1140 特大暴雨降雨比大暴雨还大,能造成洪涝灾害 200 140 3雷击雷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如果雷云较低,周围又没有带异性电荷的雷云,就会在地面 凸出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造成雷云与地面凸出物之间放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雷击。雷 击可产生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能对施工现场的建(构)筑物、机械设备、电气和脚手架等 高架设施以及人身造成严重的伤害,造成大规模的停电、短路及火灾等事故。雷暴日数, 就是在一年内,

5、该地区发生雷暴的天数,用以表示雷电活动频繁程度。 22 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由于雨期施工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具有突然性,因此应认真编 制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合理组织施工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 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防 汛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 吊装和打桩等作业。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 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

6、、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 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 (2)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 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3)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人现场; (4)雨期前应做好傍山的施工现场边缘的危石处理,防止滑坡、塌方威胁工地; (5)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3运输道路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2)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者设涵管排泄, 保证路基的稳

7、固; (3)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及时修好; (4)场区内主要道路应当硬化。 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 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人设施内。选址要合理,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 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4)雨期

8、施工中遇到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等情况时应当停止土石方机械作业施工。 (5)雷雨天气不得露天进行电力爆破土石方,如中途遇到雷电时,应当迅速将雷管的 脚线、电线主线两端连成短路。 (6)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轨道式塔机,还应对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轨距偏差、轨顶倾斜度、轨道基础沉降、钢轨不直度和轨道通过性能等。 (7)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底应当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夯实整平,留一定的散水坡度,在周围设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 (8)遇到大雨、大雾、高温、

9、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脚手架的搭设 和拆除作业。 (9)大风、大雨后,要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如有倾斜、下沉、松扣、崩扣和安全网脱落、开绳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 23 雨期施工的用电与防雷 1雨期施工的用电 (1)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择较高的干燥处放置; (2)机电设备(配电盘、闸箱、电焊机、水泵等)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护雨罩;(3)雨期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防 止触电事故发生; (4)雨期要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 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2雨期施工的防雷 (1)防

10、雷装置的设置范围。施工现场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电梯、井字架、龙门架以及较高金属脚手架等高架设施,如果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在表132规定的范围内,则应当按照规定设防雷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 表132 地区平均雷暴日(d) 机械设备高度(m) 15 50 15d0 32 4090 20 90及雷灾特别严重的地区 12如果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照60计算能够保护其他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其他设备可以不设置避雷装置。 (2)防雷装置的构成及操作要求。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一般由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 避雷针,装在高

11、出建筑物的塔吊、人货电梯、钢脚手架等的顶端。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当为1-2m。 接地线,可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铝导线,或用截面积木小于12mm2的铜导线,或者用直径不小于18的圆钢,也可以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当保证电气连接。 接地体,有棒形和带形两种。棒形接地体一般采用长度1.5m、壁厚不小于2.5mm的 钢管或L5X50的角钢。将其一端垂直打人地下,其顶端离地平面不小于50em,带形接地体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长度不小于3m的扁钢,平卧于地下500mm处。 防雷装置的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必须焊接(双面焊),焊缝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 倍或扁钢厚度的2倍以上

12、。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 24 夏季施工的卫生保健 (1)宿舍应保持通风,干燥,有防蚊蝇措施,统一使用安全电压。生活办公设施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卫生。 (2)中暑 炎热地区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防止中暑。 1)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严格区别,而且常以混合式出现,统称为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一定时间后,如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软弱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这就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此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的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 轻度中暑。除先兆

13、中暑症状外,如有下列症候群之一,称为轻度中暑:人的体温在 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微弱等。轻度中暑经治疗,45h内可恢复。 重度中暑。除有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 以上。 2)防暑降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组织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 等。 技术措施:改革工艺,减少与热源接触的机会,疏散、隔离热源。 通风降温: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挡阳措施等。 卫生保健措施:供给含盐饮料,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 分

14、。 (3)施工现场应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得多人共用一个饮水器皿。 3. 冬期施工 31冬期施工概念 在我国北方及寒冷地区的冬期施工中,由于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大的温差、强风、降雪 和冰冻,施工条件较其他季节艰难的多,加之在严寒环境中作业人员穿戴较多,手脚亦皆 不灵活,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附加或特殊的 措施组织施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 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与冬季施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例如在我国海拉尔、黑河等高纬 度地区,每年有长达200多天需要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组织施工,而在我国南方许多低纬度 地区常年不存在冬期施工问题。 32冬期施工特点 (1)冬期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各种安全事故多发季节。 (2)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数在春季开始才暴露出来问题,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不仅给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