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90500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一、说教材记金华的双龙洞 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游记, 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 记叙了作者参观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所感,令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文记叙有详有略,结构严 谨,描写生动,景物特点鲜明,融情入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 河的热爱。二、说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 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对于已经具有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他们来说,关键是体会、感悟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学生的研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学

2、习目标如下:1. 引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 引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四、说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感受双龙洞和大自然的壮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以及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五、说教法学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 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师

3、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可采用读悟结合、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叙述有条理和用词造句准确、朴实的特点。1. 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 利用电教手段 , 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 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2. 学法:以读书训练为经, 语言文字训练为纬, 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

4、种感官参与理解课 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 、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激发的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六、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众所周知,语文是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将语文学习与 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 在节假日里,有不少同学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置身名山大川, 有的让你沉醉于她的瑰丽,有的让你流连于她的神奇,有的则让你惊叹于她的博大。你曾到过什么地方游览, 并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 ( 找生回

5、答 )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感受也都非常深刻。今天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一同走进双龙洞,去领会金华双龙洞神奇的景观。(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找出贯穿文章的两条线索;1、游览的顺序 :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2、泉水流经的路线 : 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理出作者的思路,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三) 细读课文,仔细品味1、研读 1-3 自然段: 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

6、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语感。我 首先给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跟随作者写作顺序, 品赏路上的见闻,让学生找出作者在路上的见闻: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体会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一片明艳”的感觉,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又升华了思想感情2、研读第 4 自然段: 第 4 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双龙洞外洞的特点,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洞口宽”和外洞的“大”,用课件出示“走进去,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 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 让学生想象“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的情景,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 生的想象力。3、研

7、读第 5 自然段: 在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通过“窄小”等词语把作者受挤压的感觉表现出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4、研读第 6-7 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内洞的特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一起发现内洞的黑、奇、大,找出“变化无常,颜色 各异,形状像神仙、动物”等描写石钟乳和石笋的词语,锻炼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5、回顾游览顺序、 理顺泉水流经路线 : 让同学在已经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复述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游记的写法。 同时自己理顺泉水流经的路线,锻炼语文能力, 学习多种写作书法。( 四) 小结、布置作业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

8、 我设计了下面的小结、 布置作业环节 :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爷爷笔下迷人的双龙洞,课下请同学们也把你游览的美丽风景写下来我们一起分享。”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八、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洞口: 宽外洞: 大内洞: 黑、奇、大以游览顺序为主线,抓住重点词汇,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九、说课后反思这是一篇游记,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在教学时, 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了解游览路线,再 让学生到黑板把自己的发现写上去: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在学生理出文

9、章的线索后,再让学生细细朗读、品味,并了解写游记的一些技巧,学习体会词句的精妙。溪水的 流向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 让学生明白这是文章的暗线。在学生感悟外洞的大,孔隙的小而窄,内洞的黑、奇、大这些特点时,结合多媒 体课件出示图片,这样可以给学生直观清晰的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体验内洞奇的特点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一说石钟乳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定海神针”,有的说“牛郎织女”,还有的说“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在学生充分练说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很热烈,孩 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然后学生再练读, 感受内洞的特点。学生通过看图、练说、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更好地理 解了文章的内容。从本课的学习来看, 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时间还是有点紧。学生读的时间还是有点少, 像介绍孔隙、 内洞的两个自然段应该反复读,细细品味它们的特点。这两节课也使我领悟到: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在想象中放飞思维, 在思考中走进文本, 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