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的看法.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87122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孔子的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孔子的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孔子的看法.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孔子的看法孔子是一个文人,一生之中没有多少时间从政,但人们认为孔子是圣人,什么都懂,其实一个没有从政经验的人,他对政治的了解是感性的,对政治的理解仅仅是理论的,如果以他的言行作为从政格言,那肯定是要失败的,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可以无法想象,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隋炀帝朝以后,人们做官的有条门槛,即必须要学习孔子撰写的论语。有些人皓首白经,读了一辈子孔子的书,把论语背了又背,其目的是为了考上进士,做一个官,但考上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没有考上,白白浪费了青春年华,真是人间的悲剧。拿一个没有从政经验的人作为教条,让大家读,学习他的从政格言,这好比一个不会驾驶飞机的人,仅仅有一些理论知识,教其他人学驾

2、驭飞机。跟这个人学驾驶飞机,飞机不会从空中掉下来才怪呢!更有甚者,人们还留下了这一些不良的风俗,凡是孔子的言论不能否定,或者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则是圣人的不敬。这些行为导致了中国人思想行为的停滞不前,也是中国近代思想上和科技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我认为,对孔子只能从实践中来分析,不能盲目地听从。每个人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轻易相信。打个比方:论语中提到:“温良恭俭让。”什么时候需要“让”,哥哥与弟弟争财产时哥哥适当可以退让一步,但退让也有一定的原则性,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退让,过分的退让会使人觉得老实无能,例如,一个人找工作,只有一个岗位,大家都争着抢,应该是你的就应该当仁不让,否

3、则就会失去工作,并且还被人当作傻瓜。所以孔子的哲学“温良恭俭让”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绝对不能盲目相信。再分析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盲目地听一下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但假如一个死刑犯,要执行时,刽子手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也不希望被人执行死刑,就不给犯人执行,那这样做不就是姑息罪犯了。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听众孔子的语言,否则要吃大亏的,我恳切地劝告世人不要盲目相信孔子,要动脑子分析一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孔子一生到处飘,但没有一个地方是他值得落脚的地方,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他为什么到处碰壁?社会当然也有一定的责任,但他自己也应该有一定的失误之处,否则他不可能处处碰

4、壁,至少也有拓展宏图的地方。事实上孔子在当时确实怀才不遇。孔子只是一个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广阔,周游列国,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但政治经验几乎没有,一生只有极少时间从政,根本没有杰出的政迹,没有从过政,所以他没有政治经验,他所谓的思想只是空洞的理论,并没有实践从政实践知识。有人以孔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编辑的论语拿来治理国家,我认为根本没有可用之处。更有人认为:“半本论语可以治理天下”,那肯定不对。是不切实际,是信口开河,他拿孔子的什么语言治理国家,会有如此收获?我认为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我并没有认为孔子的语言都不对,也有对的地方。要反过来考虑一下,孔子的话对生活上还是有点用处的,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孔子毕竟是一个文化教养极深的人,而且社会阅历也广,所以我们不允许走极端,轻易地以为孔子的思想应该批判。总之,孔子只是简单的悟出了一些生活中人生哲理,但我认为这些理由不一定十分正确,因为孔子分析事物的客观问题不到位,执行孔子的言语可能会在生活中出差错,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我奉劝某些君子们,凡事要多想一想,不要认为圣人孔子 总是对的。再说,你们中有人听了圣人孔子的话吃了大亏,你们也不要责怪孔子,因为谁让你们盲听盲从,责任在于你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