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186190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2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诸子学说提供了实践舞台,各家学派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A否定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C推动了新型社会的理论构建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25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民国学者陈寅恪以“象为南方之兽”及印度佛经记载了相似的故事为依据,认为该故事其实“为外国输入”。由此可以推知A三国时期北方不可能出现大象 B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未真实发生C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 D魏晋时人已知晓利用浮力称重26“客户”在唐

2、朝前期主要指流浪或客居他乡的民户;北宋时期则指“不占田,借人之牛,受人之土,佣而耕之”的农民。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土地政策发生变化 B农业生产逐渐衰败C农村人口流动频繁 D雇佣关系开始出现27明清时期,称谓门类繁多,侍者、会办等职业称谓与知府等官衔称谓、举人等学衔称谓,都为其中同等的称谓类别。这反映出当时A社交语言丰富 B社会结构变化C市民阶层兴起 D君主专制强化28表1 近代中国部分自办报刊简表创办时间报刊名称主办人或主笔人宗旨1874年循环由报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1897年国闻报严复开通明智,呼吁变法1897年湘学新报唐才常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1902年开先报

3、蔡元培、张元济传知识、变风尚、革政治、新社会表1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兴办的部分自办报刊简表,这表明当时兴办的报刊A兼顾了商业利润与社会价值 B在革命与改良不同道路摇摆C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取向 D体现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29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瑞俊在1921年作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这一举动A反映了世界政治的新潮流 B践行了孙中山“扶助农工”的主张C强调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 D表明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30表2 近代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及其相关数据统计表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

4、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美国美国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表2中序号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日本、德国、苏联 B俄国、日本、美国C英国、日本、美国 D法国、英国、美国31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A适应了国际局势的变动 B强化了美苏军事集团的对峙C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改变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32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学家几乎都是身居要职的宫廷大臣、他们承

5、认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的观点,但却对这些观点进行曲解,认为人民已经通过契约授权皇帝,并使得皇帝的意志具有了法律的效率。其旨在A保持法律的连续性 B维护帝制的合法性C树立法律至上准则 D掌控法律的解释权331809年,瑞典议会通过的宪法规定:设置由议会选举的行政监察专员,以议会代表的身份监督所有行政官员。20世纪初,英、法、美等国纷纷仿效瑞典的做法设立了类似的机构。这一政策A加强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B促成了立法权与监察权的统一C确立了议会在国家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遏制行政权的过度扩张341922年,英国通过了史蒂文森法,在英属马来亚和锡兰控制橡胶产量,超过规定产量将提高税收,美国对此有组织地反对

6、。这表明美国A国内经济消费不足 B工业受损最为严重C预感经济危机到来 D倡导自由贸易政策35图6反映了二战后非洲国界线多直线的状况。图6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游牧民族习惯迁移生活方式 B历史上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C地形地貌缺乏明显边界标志 D独立时多通过谈判划定国界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灾害及其救治是古今中外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很频繁,有关记载也很丰富,以官方为主,内容主要包括灾害记述和对灾害的防治,也掺杂着德治、伦理、天谴等认识,一般“叙而不论”。20世纪20年代,华北特大旱灾和海原大地震后,诞生了一批关于中国灾害史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学术意义上的灾害史研究

7、的萌发。193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灾后,更多学者加入研究,1937年成书的邓拓中国救荒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灾害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影响力至今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灾害史研究主要由自然科学工作者主导,海外历史学者的成果也很少传入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整理了大量历史学、社会学方面的资料,弥补了之前自然科学视角的不足,也为灾害救治工作提供了学术支持。2004年,成立灾害史学界的独立学术组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灾害史研究还结合数字化技术,建设综合性的灾害信息数据库,并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灾害史研究的现实关怀和经世致用作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贡献。摘编自朱浒中国灾

8、害史研究的历程、取向及走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灾害史研究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发展及意义。(11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完善灾害史研究的建议。(4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物说史,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一度引发观展热潮。以下是该展览展出的其中八件文物:序号文物名称文物简介1环球航行纪念章1589年,英国为了庆祝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纪念章。2尼日利亚的“马尼拉钱币”16世纪早期主要在欧洲制作,50个马尼拉钱币可以买一个非洲奴隶。3复式显微镜16

9、50-1700年,出现在荷兰,英国人胡克借助该发明发现了植物细胞结构。4毛里求斯“殖民地银行纸币”1839年在英国伦敦印刷,在其殖民地毛里求斯发行。5皇家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制作于1800年,因1831年随小猎犬号航行而声名远播。达尔文就是搭乘这艘船环游了世界。6美国大选徽章1868年铁质的美国总统大选徽章。7俄国革命瓷盘1921年制作,为庆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8太阳能灯具与充电中国深圳生产于2005年的太阳能充电电灯。请以布展方身份选取2-3件文物,设计主题展厅。(要求:明确提炼一个主题,写出文物序号,阐释理由,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内蒙古横跨

10、三北,抗日战争时期,蒙汉各族人民以各种形式进行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一些封建上层分子和原日伪官僚打出内蒙独立的旗号。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春,先后建立起各,盟分会和各旗支会,同时以民主选举的形式改组和重建了各盟旗政府。与此同时,帮助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市镇小手工业者建立农民会、牧民会及工会组织,进行减租减息,建立实业公司以提高生产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政治地位。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讨论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暂行组织大纲,选出了临时参议会,并经临时参议会选出

11、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委员会,组成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摘编自白云试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意义。(9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加紧策划建立以汪精卫为首的伪中央政权,并对重庆国民政府进行诱降。1940年夏,日本乘德国军队在欧洲迅速推进,英、美无力东顾的机会,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的后顾之忧。为了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各级部队105个团约20余万人利用在

12、华北地区的群众优势,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死、毙伤、俘虏日伪军46000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一大批军用物资。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摘编自步平、主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影响。(9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赵过,西汉著名农学家。汉武帝末年实行与民休息、

13、发展生产的方针,任命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的赵过为搜粟都尉,主管军事财政,负责农业技术推广。赵过总结改进西北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发明了代田法。赵过推广代田法,采取先试验然后重点示范,最后再普遍推广的方法和步骤,行之有效。代田法主要包括深耕整地、开沟作垄、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等。赵过发明耦犁技术,配合代田法一道推行。汉书记载耦犁“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赵过还发明了耧播技术。安装有三根铁耧足的耧犁,并配备可以播种的耧车。待耧播时且行且摇,作物种子从耧车斗中自下,可以“日种一项”。这些农具的使用,有利于代田法的普及和推广,赵过推行的代田法实际上是从耕作技术到生产工具的全面革新。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过取得农学成就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过农学成就的影响。(9分)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ABCACABDDB41(25分)(1)特点:学术研究萌发;以民间研究为主;受唯物史观的影响。原因: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加剧了灾害破坏;新文化运动等促进了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发展:多学科协作研究;组织专业化;史料整理更加丰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意义:促进了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