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85983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为胶体分散系,有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 B丝、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而棉、麻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故B错误; C陶瓷的主要成分为黏土,不含SiO2,故C错误; D酶作催化剂,则人体内的酶通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对应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A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为胶体分散系; B丝、毛的成分为蛋白质; C陶瓷的主要成分为黏土; D酶作催化剂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D【解析】解:A

2、、次氯酸根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次氯酸根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共用电子对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1mol氧原子,故含NA个,故C错误; D、铁和氯气反应后变为+3价,故1mol铁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故D正确。 故选:D。A、次氯酸根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D、铁和氯气反应后变为+3价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

3、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3.【答案】B【解析】解:A用明矾做混凝剂,发生离子反应为Al3+3H2OAl(OH)3+3H+,故A正确; B用过量CO2中和碱性废水的离子反应为CO2+OH-HCO3-,故B错误; C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的离子反应为Hg2+S2-HgS,故C正确; D用FeSO4将酸性废水中Cr2O72-还原为Cr3+的离子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故D正确; 故选:B。A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 B用过量CO2中和碱性废水,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C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gS沉淀,为沉淀法处理废水; D遵循电子

4、、电荷守恒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污水处理方法、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C【解析】解:A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应水解制备胶体,故A错误; B加热促进水解,且盐酸易挥发,应在HCl气流中蒸发,故B错误; C盐酸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可验证铁的析氢腐蚀,故C正确; D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醋酸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C。A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

5、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 B加热促进水解,且盐酸易挥发; C盐酸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 D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盐类水解、电化学腐蚀、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5.【答案】A【解析】解:Ab、d、p中b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P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A正确;B二氯代物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b分子中一氯代物5种,二氯代物10种不相同,故B错误;Cbp分子中核内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

6、应,故C错误;Db苯乙烯分子式为C8H8,符合分子式的有机物结构可以是多种物质,不只有d和p两种,如桶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A。Ab结构是苯环连接乙烯基,单键可以旋转,结合苯分子和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判断;B二氯代物的种类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Cbp分子中核内碳碳双键;Db苯乙烯分子式为C8H8,符合分子式的有机物结构可以是多种物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C【解析】解:A船体(Fe)、Cu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比Cu活泼,作负极,加快海轮外

7、壳的腐蚀,故A错误; B正反应为熵减的反应,即S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H-TS=G0反应自发进行,可推知该反应H0,故B错误; C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而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即溶液的pH均增大,故C正确; D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加入浓硫酸加快反应速率,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A船体(Fe)、Cu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比Cu活泼,作负极,被腐蚀; B正反应为熵减的反应,根据H-TS=G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判断; C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而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

8、高温度,促进水解,溶液碱性增强; D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加快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分析移动,据此判断平衡常数变化本题比较综合,是常见题型,涉及金属腐蚀与防护、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盐类水解、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影响因素等,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7.【答案】D【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R为Cl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应为YZWRX,故A错误; B如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则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无法比较,故B错误; C非金属性XW,氢化物的稳定性:WX,故C错误; DY

9、、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氢氧化铝、硫酸,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两两之间均能相互反应,故D正确; 故选:D。短周期元素,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故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结合原子序数进行推断,首先审题中要抓住“短周期元素”几个字8.【答案】B【解析】解:A由图象看出,CH4的转化率

10、随为的增大而降低,故A错误;B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B正确;Cab两点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a点甲烷转化率为22%,=0.75,则设甲烷为3mol,氮气为4mol,3CH4(g)+2N2(g)3C(s)+4NH3(g)H0开始 3 4 0转化0.660.44 0.88平衡 2.34 3.560.88则NH3的体积分数约为100%=13%,故D错误;故选:B。由图可知,纵坐标为甲烷的转化率,横坐标为,越大,甲烷的转化率越小;平衡正向移动时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并利用a点甲烷转化率为22

11、%计算氨气的体积分数,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及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影响平衡的因素及平衡常数、化学平衡三段法计算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高考高频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9.【答案】A【解析】解:加水稀释FeCl3溶液,促进电离,所以铁的物质的量减小,而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变小,即的值减小,故正确;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因体积不能确定,而不能确定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故错误;在0.1mol/L氨水中滴加0.1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氢离子浓度为l0-amol/L,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促进

12、了水的电离,溶液中的氢离子是水电离的,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c(H+)=l0-amol/L,故正确;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以醋酸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所以离子的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CH3COOH),故错误;Na2S稀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2c(H2S)+c(HS-),故错误;故选:A。加水稀释FeCl3溶液,促进电离,所以铁的物质的量减小,而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未知,不能确定体积之间的关系;在0.1mol/L氨水中滴加0.1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氯化铵,

13、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溶液中氢离子为水电离的;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以醋酸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Na2S稀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2c(H2S)+c(HS-)。本题考查了溶液pH的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平衡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酸碱混合后溶液的定性判断及溶液中pH的计算方法,学会利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结合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问题。10.【答案】C【解析】解:A、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锌是负极材料,故A错误; B、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而可充可放电池中,阴

14、极是原电池的负极,所以Zn2+向锌迁移,故B错误; C、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为:ZnMn2O4-xZn2+-2xe-=Zn1-xMn2O4,故C正确; D、放电时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放电时锌与锰的化合价变化,故D错误; 故选:C。A、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C、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11.【答案】D【解析】解:A根据图知,Pt电极上有氢气生成,说明Pt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Pd为阳极,连接阴极的电极为电源负极,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故A错误; BPt为阴极、Pd为阳极,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OH-向阳极移动,则工作时,OH-向右室迁移,故B错误; C右室中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所以不能有H+生成,乙醇失电子和OH-反应生成CH3COO-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2H5OH+5OH-4e-CH3COO-+4H2O,故C错误; D生成1mol氢气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CH3COONa转移4mol电子,所以生成H2和CH3CO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A根据图知,Pt电极上有氢气生成,说明Pt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