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185845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第1课时(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部分的重点 和难点 也是高考的热点 动量和动量的变化 量这两个概念常穿插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中考查 2 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来解 决碰撞 打击 反冲等问题 以及动量守恒定 律与圆周运动 核反应的结合已成为近几年高 考命题的热点 3 波粒二象性部分的重点内容是光电效 应现象 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 光的波粒 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 4 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能级公式 原 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 加 可能单独命题 也可能与其它知识联合出 题 5 半衰期 质能方程的应用 计

2、算和核 反应方程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试题一般 以基础知识为主 较简单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能级公式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 原子核 衰变 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 核力 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 质量亏损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裂变反应 堆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第 1 课时课时 动动量量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导学目标 1 理解动量 动量变化量的概念 并能与动能区别 2 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能用 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 打击 反冲等问题 一 动量 动能 动量的变化量 基础导引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3、 速度大的物体 它的动量一定也大 2 动量大的物体 它的速度一定也大 学 海 无 涯 3 只要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 物体的动量也保持不变 4 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知识梳理 名称 项目 动量 动能 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 乘积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的能量 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 的矢量差 定义式 p mv Ek 1 2mv 2 p p p 矢标性 矢量 标量 矢量 特点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关联方程 Ek p2 2m Ek 1 2pv p 2mEk p 2Ek v 特别提醒 1 因为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所以动量也跟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通常情况下 物体

4、的动量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2 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p t等于它所受的力 这是牛顿第二定 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 动量守恒定律 基础导引 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 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B 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 系统动量就不守恒 C 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系统动量就守恒 D 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时 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守恒 知识梳理 1 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 或者 这个系统的总动 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 表达式 1 p p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p 2 m1v1 m2v2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

5、统 作用前的动量和 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 p1 p2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4 p 0 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 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而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 2 近似适用条件 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所受到的外力 3 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则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学 海 无 涯 图 1 三 碰撞 基础导引 质量为 m 速度为 v 的 A 球跟质量为 3m 且静止的 B 球发生正碰 碰撞可能是弹性的 也 可能是非弹性的 因此 碰撞后 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 请你论证 碰撞后 B 球的 速度可

6、能是以下值吗 1 0 6v 2 0 4v 3 0 2v 知识梳理 碰撞现象 1 碰撞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相互作用力 而其他 的相互作用力相对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的过程 2 弹性碰撞 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3 非弹性碰撞 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 4 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形变完全不能恢复 以致两物体合为一体一起运 动 即两物体在非弹性碰撞后以同一速度运动 系统机械能有损失 考点一 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解读 1 守恒条件 1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则系统动量守恒 2 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但当内力远大于

7、外力时 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 当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 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 几种常见表述及表达式 1 p p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p 2 p 0 系统总动量不变 3 p1 p2 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 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其中 1 的形式最常用 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 m1v1 m2v2 m1v1 m2v2 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0 m1v1 m2v2 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比如爆炸 反冲等 两者速 率与各自质量成反比 m1v1 m2v2 m1 m2 v 适用于两物体作用

8、后结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速度的情况 如完 全非弹性碰撞 典例剖析 例 1 2011 山东理综 38 2 如图 1 所示 甲 乙两船的总质量 包 括船 人和货物 分别为 10m 12m 两船沿同一直线上的同 一方向运动 速度分别为 2v0 v0 为避免两船相撞 乙船上的 人将一质量为 m 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 甲船上的人将 学 海 无 涯 货物接住 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 不计水的阻力 思维突破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 确定系统的组成 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 进行受力分析 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 3 规定正方向 确定初 末状态动量 4 由

9、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 代入数据 求出结果 必要时讨论说明 跟踪训练1 A球的质量是m B球的质量是2m 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动量运动 B 在前 A 在后 发生正碰后 A 球仍朝原方向运动 但其速率是原来的一半 碰后两球的 速率比 vA vB 为 A 1 2 B 1 3 C 2 D 2 3 考点二 碰撞现象 考点解读 1 碰撞的种类及特点 分类标准 种类 特点 机械能是 否守恒 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机械能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机械能损失最大 碰撞前后 动量是否 共线 对心碰撞 正碰 碰撞前后速度共线 非对心碰撞 斜碰 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

10、2 弹性碰撞的规律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以质量为 m1 速度为 v1的小球与质量为 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 则有 m1v1 m1v1 m2v2 1 2m1v 2 1 1 2m1v1 2 1 2m2v2 2 解得 v1 m 1 m2 v1 m1 m2 v2 2m1v1 m1 m2 结论 1 当两球质量相等时 v1 0 v2 v1 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 2 当质量大的球碰质量小的球时 v1 0 v2 0 碰撞后两球都向前运动 3 当质量小的球碰质量大的球时 v1 0 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3 碰撞现象满足的规律 1 动量守恒定律 2 机械能不增加

11、3 速度要合理 若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 则应有 v后 v前 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若碰 学 海 无 涯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后两物体同向运动 则应有 v前 v后 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 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典例剖析 例 2 光滑水平面上 用弹簧相连接的质量均为 2 kg 的 A B 两 物体都以 v0 6 m s 的速度向右运动 弹簧处于原长 质量为 4 kg 的物体 C 静止在前方 如图 2 所示 B 与 C 发生碰撞后 粘合在一起运动 在以后的运动中 1 弹性势能最大值为多少 2 当 A 的速度为零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思维突破 含有弹簧的碰撞问题 碰撞

12、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因此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 本题 也是一个多次碰撞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 一定要注意系统的选取和过程的选取 同时要注 意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解题 跟踪训练 2 如图 3 所示 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 A B C 质量分别为 mA mC 2m mB m A B 用细绳连接 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 弹簧与滑块不拴 接 开始时 A B 以共同速度 v0运动 C 静止 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 A B 被弹开 然 后 B 又与 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 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 求 B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 度 A 组 动量守恒的判定 1 如图 4 所示 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

13、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槽的 左侧有一竖直墙壁 现让一小球 可认为质点 自左端槽口 A 点的正上 方从静止开始下落 与半圆槽相切并从 A 点进入槽内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 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B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 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C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 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 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 B 组 动量守恒的应用 2 如图 5 所示 质量为 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小车上有 n 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现用两种方式将小球相对于地面以恒定速度 v 向右水平抛出 第一种方式是将 n 个小球一

14、起抛出 第二种方式是 学 海 无 涯 图 6 将小球一个接一个地抛出 比较用这两种方式抛完小球后小车的最终速度 A 第一种较大 B 第二种较大 C 两种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3 如图 6 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 簧 两手分别按住小车 使它们静止 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 系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手同时放开后 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先放开左手 后放开右手 动量不守恒 C 先放开左手 后放开右手 总动量向左 D 无论何时放手 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 但 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C 组 碰撞问题 4 2011 福建理综 29 2 在光滑水平面

15、上 一质量为 m 速度大小为 v 的 A 球与质量为 2m 静止的 B 球碰撞后 A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 则碰撞后 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0 6 v B 0 4 v C 0 3 v D 0 2 v 5 质量为 M 的物块以速度 v 运动 与质量为 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 碰撞后两者的动量 正好相等 两者质量之比 M m 可能为 A 2 B 3 C 4 D 5 学 海 无 涯 图 2 图 3 图 4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 60 分钟 一 选择题 1 木块 a 和 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紧靠 在墙壁上 在 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 如图

16、1 所示 当撤去外力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尚未离开墙壁前 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a 尚未离开墙壁前 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C a 离开墙壁后 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a 离开墙壁后 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2 如图 2 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 车的两端分 别站着人 A 和 B A 的质量为 mA B 的质量为 mB mA mB 最初人 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 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 A 和 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 则车 A 静止不动 B 左右往返运动 C 向右运动 D 向左运动 3 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 到达最高点时 速度水平向东 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 前面 一块速度水平向东 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 前 后两块的水平速度 相对地面 大小相 等 方向相反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爆炸后的瞬间 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 B 爆炸后的瞬间 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 C 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 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 爆炸后的瞬间 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竹的总动能 4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