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178847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13节导学案新.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1一元一次方程 1. 学习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方程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3)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78-80页,完成下面问题。1.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过简单方程,你能举出两个方程的例子吗:(1) (2) 2.方程的特点是:含有 ;是 。3.第79页例1中的式子4x;150x;0.52x-(1-0.52)x的实际意义分别是: ; ;。列方程就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x用含x的式子表示

2、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 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出 .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下列各方程4X=24;0.52x-(1-0.52)x=80;据有共同的特点是: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而x+y=5,x2+3x=2都 (是或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 观察方程:4X=24不难发现,当x= 时,4x的值是 ,这时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因此,x= 叫做方程4x=24的解,这就是说,方程4x=24中未知数x的值应该是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 两边相等的 的值的过程,这个值就是方程的 5. 用算术方法解题和用方程解题的区别是什么?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判断方程是

3、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我的问题:3.1.1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训练回归复习评价初学日期3天复习日期7天复习日期15天复习日期自我评价同伴签字1判断下列是不是方程,是打“”,不是打“”,说明理由;( ) 3+4=7;( ) ;( ) ;( ) ;( ) ;( )2.选择题(1)方程12(x-3)-1=2x+3的解是( ) Ax=3 Bx=-3 Cx=-4 Dx=4(2)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2x+1 BX+2=-3C7x+5y=0 Dx2-x=0 3.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不求解)(1)某数的比这个数大1(2)某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小34.根据条件,

4、列出方程。 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5. 某厂去年10月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个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作业:教材83页练习1、2、3题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3.1.2 等式的性质 问题导读 学习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2.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81-82页,完成下面问题。1.你能求出下列各方程的解吗?(1) 4x=24(2) x +1= 3(3) 46x=230(4) 2500+900

5、x = 150002. 式子x-2=4;1+2=3;m+n=n+m是等式吗?(填“是”或“不是”)像这样用 “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或右)边的式子叫做这个等式的左(或右)边1. 等式有条性质,其中性质2用语言表述为 用字母表达式的形式表示等式性质为:(1)如果 ,那么 (2)如果 ,那么 运用等式性质必须注意的是什么? 3.练一练: (1)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2)从-3a=-3b能否得到a=b?为什么?4.模仿例2的解题步骤解下列方程:(1)x-7=26 (2)-4=x-6 (3)0.3x=21 (4)5X+4 = -1解:2、(1)从ab=bc能

6、否得到a=c,为什么? (2)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这个方程转化成什么形式?我的问题: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3.1.2 等式的性质 问题训练回归复习评价初学日期3天复习日期7天复习日期15天复习日期自我评价同伴签字一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1.(1)x-5=6 (2)y+7=-1 (3)3y=-2 (4)-0.3x=12 (5)-y =122.从a+b=b+c,能否得到a=c?根据 从a-b=c-b,能否得到a=c?根据 从xy=1,能否得到x=?根据 二列方程并解方程:一辆汽车已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几个月后这辆汽车将行驶20800千米?作业:习题3.1

7、 4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问题导读学习目标: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重点: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预习评价:认真阅读教材86-87页,完成下面问题。1.(1)问题1中的相等关系是,依据是 。(2)方程X+2X+4X=140的特点是:方程左边只含有 项,右边

8、只含有 项。因此解这个方程分 步,分别是: 。2. 阅读例1,根据其解题步骤解下列方程;(1)-3X+0.5X=10 (2)7X-4.5X=2.53-53.上面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根据是什么?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1. 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师生讨论分析: 1. 设未知数: 。 2。找相等关系: 。 3.列方程: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问题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 根

9、据 。 解:问题3: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解下列方程:(1)9x5 x =8 ; (2)4x6xx =15;(3)解:(1)合并同类项得: = 两边 ,得 , (2) 合并同类项得: = x的系数化为1,得 ;(3)畅谈本堂收获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1.你的收获 2.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问题训练回归复习评价初学日期3天复习日期7天复习日期15天复习日期自我评价同伴签字1.在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2将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 A、 B、 C、

10、 D、 3、解下列方程:(1)6x x = 4 ; (2)4x + 6x0.5x =0.3;(3)7y+6=4y-3 (4) 4.某班开展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活动,捐的书比平均每人捐3本多21本,比平均每人捐4本少27本,求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如果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请列出关于 x的方程5.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则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 ,依题意得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第二课时)问题导读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3、情感与态度: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重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