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169275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小组成果展示10 级工商管理专业 “十心十意”小组 小组名字解说:我们组有十朵金花。同时十心十意,取谐音自“实心实意” ,我们十个人是实心实意、认真踏实地准备这次小组展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注:加黑字体为在 PPT 上展示的,作为演讲的提示而加黑第一部分:讨论过程展示:结合 PPT 上的照片介绍我组讨论情况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小组讨论的相关情况:2012.10.17 小组每个人都通读了论语四则,并着重查找了论语学而篇与论语颜渊篇,在此基础上研读了课本上的论语四则,写下了每个人对于论语四则的理解,或长或短,各有千秋。2012.10.19 小组内部召开小组会议,讨论

2、展示的内容,形式,明确了小组分工。考虑到论语四则内容可能比较枯燥,我们决定以对话的形式讲故事以引人主题,同时加以论语四则讲解。 (论语四则讲解为主)2012.10.21 论语四则分工写剧本,同时确定表演人与讲解人。具体分工如下:主讲人、PPT 制作:XX表演人:XX论语四则之一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论语四则之二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论语四则之三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论语四则之四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2012.10.23 小组讨论如何修改剧本的问题2012.10.25 文本编辑与整理,PPT 制作,发言稿的起草阶段2012.10.29 小组彩排,达成默契第二部分背景介绍:(一) 论语引例

3、介绍说到论语,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新浪微博上关于“论语”的微博10 月 27 日晚上 22 点 51 分搜索的结果(显示的数字是三天内的搜索结果)由此可见,关于论语的讨论和话题还是很多的,论语所产生的关注度在当下依然很高。下面我们来看新浪上一些网友关于论语的微博。左边:三人行,必有我师。 右边:人而不仁,礼乐何用网友们对论语的理解众说纷纭。到底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对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述了中国儒家学派宗师孔子及其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主要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著名的儒学经典,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大学 、 中庸 、

4、孟子 、 诗经 、 尚书 、礼记 、 易经 、 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认识论语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1.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2.论语的影响遍及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等。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尚处于平等地位。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以后,儒学成为国学,其地位便一跃而在其他学派之上了。 论语没有说及经济,但意识形态在一定条

5、件下可以促进或者制约经济。 论语所表述的行为规范,对后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有影响的。 3.论语中的许多语句都变成了成语。例如“和为贵”(“学而”篇) 、 “既往不咎”(“八佾”篇) 、 “鸣鼓而攻之”(“先进”篇) 、 “杀鸡焉用牛刀”(“阳货”篇) 等等。另外有一些成语则由论语里的话节缩或改造而成。如“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 节缩为“敬而远之”,“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 改造为“见义勇为”, “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篇) 改造为“手足无措” 。未成成语者,也被当作经典性的语言来引用或者化用。有相关统计者在论语中随意抽了三篇对其句中的成语进行统计,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成为成

6、语的比例竟如此之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仅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4.论语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稳固性和不可逆转性, 论语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巨大影响已经持续两千多年了。其他典籍的语言,对中华民族的语言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可以同论语相匹敌。 5. 论语的每一则就是对中国人思想的某一方面的一种总结和启示,从各个方面,评析中国人关于如何做人、做人应该干什么、做事应该怎么做。给后世的影响是无穷大的!许多高校的校训中都包含有论语中的语句: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选自孔子论语子张篇,意思是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地思

7、考。这也正切合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精神。武汉大学校训: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 “弘毅”出自 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 “笃志” 出自 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一语。意为广泛地学习,志趣专一。(二)“仁”的思想的介绍论语篇幅不长,内容却非常庞杂,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由之可以认识孔子的天命观、政治观、道德观、君臣观、教育观等。但其中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仁”。“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

8、,勿施于人”(颜渊)。“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它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根源,影响深远。通过今天对论语四则的探究,我们将会进一步体悟到孔子“仁”的思想。(三)关于孔子的介绍关于孔子,其人其事,大家都非常了解,在此不再赘述。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的简介。孔 子 姓 孔 ( 祖 父 字 孔 , 以 其 为 氏 ) , 名 丘 , 字 仲 尼 , 在 家 中 排 行 第 二 ,俗 称 孔 老 二 , 汉 族 , 东 周 时 期 鲁 国 人 , 春 秋 末 期 的 思 想 家 、 教 育 家 , 儒 家思 想 的 创 始 人 。 原 籍 河 南 省 商 丘 市 夏 邑 ,

9、 先 祖 是 商 朝 开 国 君 主 商 汤 , 是 中国 古 代 著 名 的 文 学 家 、 思 想 家 、 教 育 家 、 政 治 家 、 社 会 活 动 家 、 古 文 献 整理 家 , 儒 家 学 派 编 撰 人 , 被 后 人 推 崇 为 儒 家 学 派 创 始 人 , 居 联 合 国 教 科 文组 织 评 出 的 “世 界 十 大 文 化 名 人 ”之 首 。 相 传 曾 修 诗 书 , 订 礼 乐 , 序 周 易 , 撰 春 秋 。 他 一 生 从 事 传 道 、 授 业 、 解 惑 , 被 中 国人 尊 称 “至 圣 先 师 , 万 世 师 表 ”。 孔 子 弟 子 及 其 再

10、 传 弟 子 把 孔 子 及 其 弟 子 的言 行 语 录 和 思 想 记 录 下 来 , 作 成 论 语 。 ( 此 段 不 念 , 仅 打 在 PPT 上 作为 展 示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7 世纪始,耶稣传教士把孔子思想带到欧洲,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大量思想家、政治家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他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时期,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期。”有西方学者认为,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

11、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通过法国的思想运动,孔子也影响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甚至想比照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一种教育体制,作为美国的政治基石。 除 此 之 外 , 各 大 高 校 也 热 衷 于 在 国 外 建 立 孔 子 学 院 。可见孔子其人其思想,在当下仍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课文论语四则中的这四则论语,一起体会“仁”的核心思想。第二部分:课文讲解演绎第一则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 )在分析这则论语之前,我们先插播一段广告,请看饭后杂谈老张家的故事

12、第一集。邻里之间的和谐的确非常重要。除了邻里之间,夫妻、亲朋好友、同事、乃至于陌生人之间也都要以礼相待,讲究和谐相处。古人以礼求和,为什么我们有着日渐丰富周全的法律体系却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反而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之后价值观混乱、人心涣散?多年前,有谁会想到在这越来越文明向上的社会里,连摔倒在地的老人我们都不敢去扶?我们缺少一个共同的信仰让我们有章可循。若干年后一天,也许我们需要重回孔子的时代,去寻求能使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的“ 秘笈”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

13、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礼是严格的,既要守礼,也要顺乎天理,合乎人情。古代的先王制定礼制的时候,用心都是为了大家和平共处。天下之事,小到一举一动,大到纲常伦理,都可以由和而做,才能无所阻滞。礼贵于和,如果有益,则无不可行者。然而也不能太过分,所谓的和,是在天道限制之内,随顺自然的做法。如果一味追求和为贵,没有原则的肆意妄为,就是万万不可行的了。 这一则主要讲“礼”之功用。礼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礼对于稳定西周宗法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由于礼过分强调人

14、伦关系中的尊卑贵贱,也桎梏了人的个性与思想的自由发展。本章谈“礼”之功用,一是“和为贵” ,这是礼的至高境界。 “和”不是“一团和气” , “和为贵”不能理解为放弃原则,不讲立场,它讲的是一种“度” ,即遇事以礼为规范,协调各种矛盾,使之关系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而保持事物的稳定,促进事物的发展。二是“以礼节和” 。意思是说,关系的调处,矛盾的解决,以是否符合“礼”作为一个基本的标准。不能讲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多一些以礼相待,就能少一些矛盾,多一些谦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刚才故事中提到的老张,如果能和邻居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是就可以和平相处,欢欢喜喜地办

15、喜事吗?第二则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则,探讨“仁”与“礼”的关系。同样,先接一段广告。看来“克己复礼”对人的仕途发展很有裨益啊。言归正传,先来看看第二则论语揭示的道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宋 代 学 者 朱 熹 认 为 : “克 己 ”的 真 正 含 义 就 是 战 胜 自 我 的 私 欲 , “复 礼 ”就 是 应 当 遵 循 天 理 。 朱 熹 指 出 , “仁 ”就 是 人 内 心 的 完 美 道 德 境 界 , 如 果 能战 胜 自 己 的 私 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