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169250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行管(2 )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1本章答案为参照书本注解和语文老师略为讲解所综合的,为班级内部材料,仅供本班同学参考诗经伯兮(1 ) 识记:“诗经六义”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 三种诗歌形式与“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2 ) 字、词: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之:到 飞蓬: 像枯草飞蓬一样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杲杲:日出明亮的样子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 谖草:萱草,又名忘忧草 树:栽 背:通“北”长恨歌(1 )识记:文学常识: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通俗易懂,声调优

2、 美,富于形象性。字、词:汉皇重色思倾国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汉皇:代指李隆基 倾国:1、美人 2、国家政权被倾覆 列土:分封土地 怜:羡慕缓歌慢舞凝丝竹 排空驭气奔如电 雪肤花貌参差是 凝:紧扣,和 丝竹:管弦乐器 排空:腾空,腾云 参差:仿佛云鬓半偏新睡觉 玉容寂寞泪阑干 含情凝睇谢君王 觉:醒 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谢:告诉临别殷勤重寄词 但教心似金钿坚殷勤:深切 但:只 教:凭熟读全诗 ,背诵下列名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1 行管(2 )班内

3、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2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2 )试分析这篇长诗对李、杨爱情悲剧持什么态度。 答:唐明皇李隆基是个具有二重性的皇帝,他前期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后骄傲自满,追求声色,把大权交给李林甫、杨国忠,重用野心家边将安禄山,导致“安史之乱” ,唐王朝由盛转衰,李隆基自己也饱尝了逃亡、兵变、妃死、位夺的痛苦。根据李隆基的复杂性,作者在处理李、杨爱情悲剧时,也采取了“恨其娱国、哀其不幸”的双重态度。 长恨歌以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出都城返回都城为承前启后的过渡, 前半部分以贬讽的口气 描写李、杨的荒淫生活,批判李隆基“重色思倾国”是自己种下了国破妃亡的长恨种子。 后半部

4、分则以同情的笔调渲染李隆基对亡妃杨玉环的刻骨相思, 自己饮恨终身,尝到了长恨之果。(3 )诗的后半部分刻意描写李、杨的忠贞爱情,与前半部分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诗的后半部分以大量的景物描写制造气氛,并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虚构了派方士寻访太真仙子的故事,刻意渲染李、杨的忠贞爱情,与前半部分对李、 杨爱情的谴责、批判并不矛盾。因为作者对李、杨爱情采取了“恨其娱国,哀其不幸”的态度,越是渲染他们坚贞不逾,刻骨相思,则越能体现他们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作者所以这样写,目的在于以感人的艺术力量增强垂戒后人的效果。牡丹亭题记(1 ) 识记:文学常识:汤显祖,江西临州人,是明代成就最高的传奇 作家,被

5、誉为与莎士比亚并肩的“东西曲坛伟人”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与紫钗记 、 邯郸记 、 南柯梦并称“临川四梦” 。 (也称玉茗堂四 种) , “四梦” 与紫箫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2 ) 字、词: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形容:形象,面貌 形骸: 指表面的 仿佛:模仿 格: 考究,推究牡丹亭 游园 (1 )识记:元代后期,杂剧中心南移,至明代被传奇取代 而成为当时的主要剧种。北杂剧与南传奇是中国戏剧的两大源头。一个比较大的剧情段落,杂剧称之为“折”, 传奇称“出” 。游园惊梦是牡丹亭传奇剧本最精彩的一出。11 行管(2 )班

6、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3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形成于宋、完善于元,提高 于明,变化于清。缺乏悲剧性格是中国文学戏剧的特点。杂剧是元代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体制:同一宫调 (类似现在乐调)下,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一韵到底,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剧情段落,称为“折” ,一折戏只能由一个角色演唱,其余角色只能道白。元杂剧的表现手段(唱词、宾白、科范)和主唱角色通称(末、旦) 。元曲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可分为小令(又称叶儿) 、套数。(2 ) 背诵牡丹亭 游园背皂罗袍 曲文。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

7、韶光贱。(3 )何谓散曲,与词有何差别?答 ;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新兴诗体,它吸收宋词、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乐曲,以当时流行的曲调清唱的抒情韵文,分为小令(单支曲子)和套数两种。艺术风格:词以典雅为主,含蓄为贵;曲以通俗为主,明朗为贵。表现形式:曲的特点是通首押韵,同一曲调中可以增添衬字。(4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有何美学特征?答: 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具有以“ 调和”与“对比” 为形式特征的自然美。 调和是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并列而产生美感, “紫” 与“红” 为邻近色彩,并列在一起,产生明丽,协调的审 美愉悦,暗示发皇、青春;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

8、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灿烂的红花与荒凉、衰颓的“断井颓垣”相互间强烈对比映衬,形成震撼,鲜明的美感,暗示杜丽娘洋溢着生命活力青春被衰朽的封建礼教束缚、吞噬,唤起读者的“悲悯” 情感。娜拉走后怎样识记:娜拉作者 易卜生是 挪威剧作家娜拉又译傀儡家庭 玩偶之家 ,是易卜生著名的“社会剧”课文警句:“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伤逝识记:“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11 行管(2 )班内部材

9、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4李清照 永遇乐(1 ) 识记:落日熔金 :形容落日的光芒像熔化的黄金一样中州 :指今河南一带,居古九州之中,故称此指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簇带:插戴 济楚:整齐,漂亮(2 ) 艺术手法:今昔对比,丽景哀情映衬(3 ) 作者抒发感情:晚年落寞凄凉的心境,故国之思李清照声 声 慢 (1)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艺术手法?今昔对比(2)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什么内容?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 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 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

10、,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 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 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 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 “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 的基调。 辛弃疾水龙吟(1) 识记:遥岑远目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 季鹰归未 倩何人遥岑远目:纵目远山. 看了:看完拍遍:拍了一次又一次归未:怎么还没有回乡倩: 请 ,(2) 背诵: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3) 艺术风格:豪放、沉郁11 行管(2 )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5辛弃疾 破 阵 子背诵上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回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11、兵. 范仲淹苏幕遮(1) 识记:黯乡魂,追旅思黯:形容心情忧郁 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乡愁旅思(3) 、背诵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识记:字词:月照花林皆似霰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昨夜闲潭梦落花 霰: 细密的雪球 但见: 只见 潭:水潭内容:春江花月夜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背诵: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 翻译: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

12、的白沙看不见。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熟读全文。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识记:狂歌五柳前 五柳:晋代的陶渊明,作者以陶渊明自况背诵: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问题:结合山居秋暝 ,分析写作手法、说说王维诗歌禅意。(提示:惠能创立的禅宗对唐朝后期的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士大夫一改积极进取11 行管(2 )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6的人生哲学和热情奔放、率真粗犷的审美情趣,转而追求自我解脱的适意人生与自然澹泊,静谧空灵的艺术审美。把“禅”作为艺术的无上境界禅对文学的影响,以诗为例,表现在以禅入诗 和以参禅的态度去鉴赏诗作。领悟言

13、外之意。盛唐诗人王维在这方面最突出,他把空山寂林作为观照对象,抛弃尘世烦扰及理性、逻辑制约、直指心中真理之源,进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寂然界” ,以获得审美愉悦。 “空” 字为山居秋 暝的诗眼。禅宗的寂静不是把人的心灵引向死寂,因为在“空无”之中,其实包含着生命的无限。苏东波说:“静可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送参廖师 ) 。空和静是一种禅定状态,进入这种境界,禅的冥想便与诗的灵性相互渗透,构成独特的审美意识。 )曹植洛神赋识记:背伊阙,越擐,车边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背:背朝着 越:穿过 经:经过 陵:登上西倾:西下 车殆马烦:车马疲惫背诵:“其形也,翩若惊鸿,婉

14、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熟读: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褂,无卜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亻 宁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课后作业:网上搜索阅读顾恺之洛神赋图 ,回答:A、 顾恺之是哪个时代的画家?名作洛神赋图与洛神赋的完成相差多久?东晋,相差约 140170 年B、 洛神赋图表现了洛神

15、赋哪些情节?此画是以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朱自清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识记: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是六朝金粉所凝么?11 行管(2 )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7六朝金粉:六朝(吴,东晋,南朝宋,南朝宋、齐、梁、陈)古都的风花雪月他因为推及的同情,爱着那些歌妓,并且尊重着她们。 推及:推己及人,民胞物与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踪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清歌!弩末:强弩之末,比喻末尾事物“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问题:1. 本文写景状物的主要手法?拟人,比喻2. 文中“瘦瘦的月”与“炫目耀眼的灯”象征什么?瘦瘦的月:道德律炫目耀眼的灯:声色诱惑3.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道德律”?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其意义吗?作者面对声色的诱惑,敢于承认自己心受影响,同时又不动于形,说明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