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661079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阑尾切口感染防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术后切口感染诊治体会【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切口感染后的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和总结过去5年中5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经过切口敞开、充分引流、TDP照射等方法治疗后伤口痊愈,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通过规范的手术操作,能够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急性阑尾炎约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本病的病死率较过去已大为

2、降低。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11月共计有5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0例患者,男15例,女35例,年龄1070岁,均为肥胖者,皮下脂肪36cm,病人术后35天切口出现红肿热痛,脂肪液化切缘红肿30例,切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拆线后切口裂开20例。本组病例均为脂肪层感染,肌层及以下未见感染。手术后切除阑尾送病理检验,报告为: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 1.2 治疗方法 切口感染的早期,可用酒精或40%的硫酸镁湿敷,TDP照射,静脉使用大剂量抗生素,部分病例可获得控制。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后可拆除部分切口,内置盐水纱布引流、碘伏消毒

3、换药1,若出现切口脓性分泌物应拆除所有缝线及清除切口内所能见到的所有线头,尽量减少切口内异物的存留,切口内置甲硝唑纱布引流、换药,同时每日以TDP照射切口15min,每日2次。切口拆线后若开口过大可行二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将裂口拉拢对合,12周后均可顺利愈合。 1.3 结果 本组50例全部治愈出院。 2 讨论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多见于化脓性阑尾炎,占其手术术后并发症的75%左右,究其感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切口选择不当 急性阑尾炎并发有腹膜炎时宜做右下腹腹直肌切口,这样显露好,又便于减少操作时切口的感染和吸尽腹腔内的脓液,对于一时难于确诊、病情较重而又不允许继续观察者宜应如此。切口选择不

4、当不但会加大手术难度而且会增加手术的感染机会。 2.2 切缘不整齐 由于手法不熟悉,反复多次地切割皮肤及皮下组织。因为脂肪组织血供较差,故脂肪组织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同时由于脂肪组织血供较差,脂肪组织受到创伤后局部缺血水肿加剧,进一步地促进组织坏死液化。 2.3 切口过小 对于手术情况不能进行充分的估计,盲目追求小切口,在暴露不清时用拉钩强行牵拉,引起组织挫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易致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2.4 游离切口皮层 有部分外科医生在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及筋膜后常常习惯用手指在腱膜与皮层之间进行钝性分离以便使切口松弛,但是,一旦切口被腹腔内的脓液污染,此法亦

5、成为感染播散的因素。 2.5 忽视无菌操作,切口保护不力 切开腹膜前没有将切口腹膜化2,利用抗菌能力强的腹膜掩盖切口,使发炎的阑尾与腹壁切口接触而造成污染。有的医生在行阑尾切除术时,不是把发炎的阑尾认真保护、隔离,而是任其在腹壁切口间随手术操作而摆来摆去,有时甚至还用手指去接触发炎的阑尾,以致造成切口感染。 2.6 阑尾切除后没有及时地更换手术器械 在手术切除阑尾后没有更换无菌器械,用已经污染的器械继续进行后面的手术操作,从而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2.7 冲洗不彻底,引流不通畅 手术中对于局限性的脓液我们可以通过吸引或者以抗生素纱布吸干脓液即可,对于大量的积脓要吸尽脓液后用大量的盐水及抗

6、生素冲洗腹腔3,对于冲洗的病人一般要同时置2根引流管分别于右结肠旁沟和盆腔内以确保腹腔内无残留的脓液,以免增加切口和腹腔感染的机会。 2.8 腹壁脂肪过厚 反复电刀切割,缝合过紧,关闭污染切口时没有用抗生素冲洗切口,或对污染切口没有将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行全层缝合,从而在体内留有线头及死腔4,导致术后脂肪液化、坏死进而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参考文献 1 石同莫.碘仿擦洗切口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腹部外科,2004,17(1):36. 2 刘虎,郑凡东,张迎利,等.防治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中华腹部疾病杂,2005,5(2):123-124. 3 覃兆伟.甲硝唑预防阑

7、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4):565-566. 4 甘秒良,李春.全层缝合在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4):320. 作者单位: 636350 四川万源,万源市中医院外 化脓性阑尾炎196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摘要】 目的 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效果,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196例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采取吸引腔隙液和渗血,正确放置引流物,用生理盐水和抗厌氧菌性药物灭滴灵清洗腹腔及创口,消除病灶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3.06%,单纯性组感染率仅为1.19%。术后期愈合率分别

8、为96.94%,98.81%。结论 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是一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方法。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感染,特别是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如何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是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外科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6例,行手术治疗,并与84例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的切口感染的预防进行对照观察,在手术治疗中我们注重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有效的控制了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

9、资料 19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男99例,占50.51%,女97例,占49.49%。单纯性阑尾炎组84例,其中男43例,占51.19%,女41例,占48.81%。化脓性阑尾炎组平均年龄3516.67岁。单纯性阑尾炎组平均年龄为34.514.34岁。1.2 临床诊断标准 1 诊断依据为:急性腹痛,起于上腹或脐周,转移至阑尾所在部位呈持续性痛,也可始于右下腹部,伴恶心、呕吐、低热;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可伴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后位阑尾炎时腰肌征阳性,盆腔位阑尾炎时闭孔肌试验阳性,直肠指检于直肠右侧有压痛,阑尾坏疽或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血白细胞总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本组196例化脓性

10、阑尾炎及84例单纯性阑尾炎均符合诊断标准。两组阑尾炎患者还借助B超检查,排除其它腹部疾患。1.3 治疗方法1.3.1 麻醉方法 两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1.3.2 手术切口定位 根据临床表现取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约35cm,常规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计腹腔内有渗出液或积脓时,先切一小口,用吸引器吸出脓液,然后切开,切除病变阑尾。1.3.3 切口感染预防与处理 (1)吸出脓液,清洗腹腔。阑尾及系膜成脓时,坏疽性阑尾炎变黑及脓点,其内活动度较高,手术中只夹系膜,尽量不夹阑尾,避免炎性阑尾腔破裂脓液流入腹腔。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必须吸净腹腔内

11、脓液,重点是盆腔和髂窝内的脓液,同时用含有抗厌氧菌药物灭滴灵的生理盐水反复清洗。(2)放置引流管,清洗创口。阑尾穿孔伴发腹膜炎、脓液较多,术后局部炎性反应较重时,可在右下腹放置一引流管,自切口外侧缘引出,但引出时必须在切口全层外侧,避免腹腔内液污染切口。腹膜层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加灭滴灵反复清洗创口,并清除少许被污染的脂肪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缘皮下用卡那霉素0.50.75g,生理盐水35ml进行局部封闭。对于脓液较多,污染较重患者术后切口放置橡皮膜引流,在2448h内拔除。单纯性阑尾炎组术后对切口也用生理盐水加灭滴灵清洗,预防切口感染,但未用封闭及引流。肾功能不全者不用卡那霉素封闭。1.3.4

12、术后处理 继续支持疗法,包括静脉输液,止痛镇静及抗感染治疗等。引流物要及时拔除,切口要按时拆线,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化脓性阑尾炎要注意预防切口感染。2 结果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经预防感染处理后,其中一期伤口愈合190例,占96.94%,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切口感染6例,行二期缝合,感染率为3.06%。单纯组一期愈合83例,占98.81%,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19%,其感染率低于化脓性组1.87%。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住院天数为517天,其中化脓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6天,单纯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8天。3 讨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阑尾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2 。特别

13、是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手术后,在腹膜和腹内斜肌之间的腔隙有渗液或渗血积聚,是潜在的感染病灶,如果切口有污染其感染的可能性大。我们对两组共280例阑尾切除术采取了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两组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分别为:化脓性组感染率为3.06%,单纯性组感染率为1.19%。切口感染率低于国内黄允宁等人 3 报道的切口感染率,其中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61%,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另据报道,阑尾未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左右,穿孔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20%以上。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其原因多为污染切口或引流不当所致。为了预防切口感染,我们在阑尾

14、切除术中采取了吸引腔隙渗液和渗血,正确放置引流物,用生理盐水加抗厌氧菌药物灭滴灵反复清洗腹腔及创口,消除病灶等预防切口感染等措施,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我们两组7例切口感染患者,在治疗中剪去缝线,扩大切口,排 出脓液,清除病灶,充分引流。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选用广谱抗菌素(如氨卡青霉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进行继续治疗,达到二期愈合标准。参考文献1 湖南省卫生厅编印.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1999,186-187.2 吴方涛.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探讨及防治.实用外科杂志,1992,12(4):178.3 黄允宁,姚定国,王炜,等.不缝合腹膜对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和窦道形成的预防的研究.宁夏医学杂志,1999,(12):8. 作者单位:416000湖南省永顺县中医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