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正常口腔菌群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 正常口腔菌群之一(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口腔正常菌群 oralnormalflora 100 000 000 000 000个细菌 2 口腔正常菌群 oralnormalflora 口腔细菌与宿主在共同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菌群体 即口腔内正常存在的微生物 3 已经分离的菌属有40余个 能规律性分离具代表性的有25个菌属 4 一 口腔正常菌群的获得与发展 Acquisitionanddevelopment 5 一 获得 出生时无菌乳杆菌 酵母菌 暂时 6 出生后母亲 近亲传播 7 8 二 发展1 乳牙萌出前 5个月内 定植于粘膜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出生1 3天时主要是 先驱菌 口腔链球菌 轻链球菌等3个月后口腔内有产黑色素普氏菌
2、等厌氧菌 白色念珠菌在新生儿口腔的检出率达80 9 2 乳牙列形成时期 5 32个月 牙齿的出现 增加了细菌定植的环境 口腔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增加 利于各种细菌 包括厌氧菌的生长 血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定植 G 杆菌和G 丝状菌增多 发生龋病的第一个高峰期 10 窗口感染期 windowofinfectivity 出生后19 31个月 平均26个月 变形链球菌最易在牙面定植感染 3 恒牙列形成时期专性厌氧菌增加明显 G 厌氧菌的数量到成年达高峰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11 二 口腔正常菌群成员Componentsoforalnormalflora主要介绍与口腔感染性疾病有关的口腔细菌 12 微生
3、物分类的传统等级 界 Domain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株 Strain 13 属 Genus 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密切相关的种归为一个高一级的分类单元 种 Species 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 这个菌株群与其它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株 Strain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 型 form或type 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 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 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 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14 微生物命名 按照 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采用林奈氏双名法 属
4、名 种名 命名人 如 Escherichiacoli未确定种名或不指特定的种时 可在属名后加sp 表示 缩写形式E coli 15 口腔正常菌群成员分类 16 1 G 需氧 兼性厌氧的球菌2 G 专性厌氧的球菌3 G 需氧 兼性厌氧的球菌4 G 专性厌氧的球菌5 G 无芽胞不规则杆菌6 G 无芽胞规则杆菌7 G 芽胞杆菌8 G 兼性厌氧杆菌9 G 专性厌氧杆菌 17 18 革兰氏染色法 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 而用以分类鉴定 阳性 阴性 19 1 G 需氧 兼性厌氧的球菌 肠球菌属 Enterococcu
5、s 口腔球菌属 Stomatoccus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2 G 专性厌氧的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球菌属 Peptococcus 3 G 需氧 兼性厌氧的球菌 奈瑟菌属 Neisseria 布兰汉氏菌属 Branhamella 4 G 专性厌氧的球菌 韦荣菌属 Veillonella 5 G 无芽胞不规则杆菌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罗斯菌属 Rothia 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双
6、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诺卡氏菌属 Nocardia 6 G 无芽胞规则杆菌 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7 G 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梭菌属 又叫梭状芽胞杆菌属 Clostridium 8 G 兼性厌氧杆菌 嗜血菌属 Haemophilus 放线杆菌属 Actinobacillus 艾肯菌属 Eikenella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 Capnocytophaga 9 G 专性厌氧杆菌 拟杆菌属 Bacteroides 卟啉单胞菌属 Porphyromanas 普雷沃菌属 Provotella 梭杆菌属 Fuso
7、bacterium 纤毛菌属 Leptotrichia 沃林菌属 Wolinella 月形单胞菌属 Selenomonas 菌落形态 菌细胞的染色特征 菌体形态 排列 生化特性检验 代谢产物分析 29 G 需氧 兼性厌氧的球菌 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口腔球菌属 Stomatoccus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粪肠球菌 顽固性根管感染根管治疗后的再感染 31 一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G 兼性厌氧球菌 33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mutansgroup 唾液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
8、salivariusgroup 咽峡炎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anginosusgroup 轻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mitisgroup 口腔链球菌属的菌群分类 34 1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mutansgroup 变形链球菌 Streptococcusmutans 远缘链球菌 Streptococcussobrinus 仓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cricetus 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rattus 道恩链球菌 Streptococcusdownei 野鼠链球菌 Streptococcusferus 猕猴链球菌 Strep
9、tococcusmacacae 35 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时形态可发生变异而得名 一群表型特征相近 但血清型和遗传型各异的链球菌 36 主要分布于牙菌斑和唾液中 在人口腔中常见者为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 37 根据变形链球菌群细胞壁多糖抗原的血清型反应可分为a h8个血清型 38 变形链球菌 S mutans 人口腔中检出率最高 以c血清型为最 达80 血清型包括c e f型 39 远缘链球菌 S sobrinus 人口腔分离 检出率次于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d g从遗传学上看 S sobrinus和S mutans为远亲关系 故命名远缘链球菌 也有命名茸毛链球菌 由于电镜下细胞表面毛状外膜层明显
10、40 仓鼠链球菌 S cricetus 仓鼠口腔中分离而得名 人口腔中也可检出 检出率低 血清型为a型 41 鼠链球菌 S rattus 主要来自实验大鼠口腔 人口腔中也可检出 检出率低 但野鼠中未分离出 血清型为b型 42 道恩链球菌 S downei 也有命名汗毛链球菌人口腔中分离 检出率低 血清型为h 43 野鼠链球菌 S ferus 野鼠口腔中分离 人口腔中未发现 血清型为c型 44 猕猴链球菌 S macacae 猕猴口腔中分离 人口腔中未发现 血清型为c 45 46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mutansgroup 1 生物学特性形态 菌体 菌落 生长条件 47 光镜
11、观察菌体形态 G 球菌 成对或链状排列 链长中等或短 不活动 直径0 6 1 0 m 48 液体培养基中 呈长链状 49 偏酸性液体培养基中 菌细胞呈短杆状 球杆状 SEM观察菌体形态 不含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 单个菌清晰 菌细胞表面光滑 含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 菌细胞表面被胞外多糖覆盖 TEM观察菌体形态 细胞表面有一层薄的毛状外膜层 fuzzycoat 粘附素位于其中 含蔗糖的培养基中 形成胞外多糖 MS MitisSalivarius 上菌落形态 S mutans典型菌落 呈粗糙型高凸 坚硬 嵌于琼脂内 边缘不齐 色淡兰或灰兰 直径1mm 表面呈毛玻璃样 顶端有圆形透明的细胞外多糖水珠 久放
12、后 菌落周围有多糖外溢 52 S sobrinus典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表面常覆盖有粘液滴样帽状物 MS上菌落形态 53 变形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mutansgroup 1 生物学特性形态 菌体 菌落 生长条件 54 微需氧或兼性厌氧 在含95 N2 5 CO2中生长良好 与其他链球菌相比 更耐酸 pH4 3时仍生长 不受杆菌肽 除仓鼠链球菌 野鼠链球菌 猕猴链球菌 磺胺噻唑抑制 培养基中加入这两者后可作为选择型培养基 55 代谢底物 糖变形链球菌需要特殊生长因子 对氨基苯甲酸 56 57 58 变形链球菌群 2 致龋性 对牙面的粘附 合成胞外 胞内多糖 产酸力和耐酸性 59 对
13、牙面的粘附细胞壁结构 如表面粘附素 表面抗原 葡聚糖连接蛋白和脂磷壁酸等 获得性膜内受体 合成胞外 胞内多糖a 细胞外酶 合成葡聚糖和变聚糖 促进菌斑形成 参与菌斑基质组成 生物屏障作用 作为胞外贮能形式b 胞内贮能形式 当外源糖不足时 胞内多糖易被降解产酸 使产酸时间延长 且为代谢提供了能量 产酸力和耐酸性a 能发酵多种糖产酸 主要产物是乳酸 b 产酸力强 产酸迅速 且耐酸 耐酸力仅次于乳杆菌 3 变形链球菌群与龋病的关系S mutans和 sobrinus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与人类龋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63 流行病学研究 无龋者口腔中分离的S mutans数量明显低于患龋者 S mutan
14、s数量与龋损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S sobrinus与青少年的龋病密切相关 64 2 唾液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salivariusgroup 唾液链球菌 Streptococcussalivarius 前庭链球菌 Streptococcusvestibularis 65 1 生物学特性G 球菌 直径0 8 1 0 m 排列呈长链或短链 兼性厌氧或微需氧菌 66 MS平板 较大的淡蓝色 饭团样粘性菌落 由于合成的果聚糖所致 不能合成不溶性细胞外多糖 67 唾液链球菌 S salivarius 主要定植部位于口腔粘膜表面和舌背部粘膜 是唾液中占最大比例的菌群 前庭链球菌 S vest
15、ibularis 定植于口腔前庭粘膜 68 2 致病性目前未发现对人有致龋性 69 3 咽峡炎链球菌群 Streptococcusanginosusgroup 中间链球菌 Streptococcusintermedius 星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constellatus 咽峡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anginosus 70 1 生物学特性G 球菌 链状排列 链可长可短 厌氧或兼性厌氧 MS琼脂平板 菌落呈淡蓝色花瓣样 不能利用蔗糖合成胞外多糖 71 2 致病性与龋病的关系尚不明确 因能产生中间溶解素的蛋白酶样物质 与脓肿有关 72 4 轻链球菌群 Streptococ
16、cusmitisgroup 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sanguinis 格氏链球菌 Streptococcusgordonii 轻链球菌 Streptococcusmitis 副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parasanguis 口腔链球菌 Streptococcusoralis 嵴链球菌 Streptococcusscrista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73 1 血链球菌 S sanguinis 生物学特性G 球菌 长链状排列 直径0 8 1 2 m 兼性厌氧菌 74 MS平板 粗糙型菌落 培养基含蔗糖 或光滑型菌落 培养基不含蔗糖 75 可为变形链球菌提供生长所需的对氨基苯甲酸 76 致病性牙菌斑的先驱菌之一 致龋性很低 未发现该菌与龋病的显著关系 77 78 产生血链素 H2O2 抑制某些牙周炎可疑致病菌 如牙龈卟啉单胞菌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中间普雷沃菌 具核梭杆菌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构成宿主微生态屏障 维持口腔生态平衡 是对牙周健康有益的细菌 79 数量减少可引起龈下菌群发生变化 导致菌群失调 可能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