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649226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气体 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瓶充装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培训班 洑春干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液化气体 目录 一 液化气体的种类与特性二 液化气体的分类三 气瓶基本知识四 液化气体充装工艺及设备五 鉴定评审 一 液化气体的种类与特性 GB16163 瓶装压缩气体分类 瓶装气体分类 临界温度高于等于 10 的气体 其中一种是临界温度高于70 的气体 如氨 氯 丙烷 环氧乙烷等38种 这种临界温度较高的液化气体 在瓶内的压力都比较低 习惯上称之为低压液化气体 另一种是临界温度高于等于 10 且低于等于70 的气体 如氙 二氧化碳 笑气 氯化氢 乙烯 硅烷等16种 这类气体称之为高压液化气体 1 液化气体的种类 临界温度 不是液化温

2、度 是不随着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各种物质的固有物理常数 它是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最高温度 在高于此温度时 无论对气体加多大的压力也不会成为液体 如氧气的临界温度是 118 4 即在温度高于 118 4 的情况下 无论给气态氧加多大的压力 气态氧也不会成为液态氧 临界压力是在临界温度下使气态变成液态的最低压力 也是各种物质的固有物理常数 2 液化气体特性 液化气体贮罐 气瓶 满液 时 温度每升高1 压力就会增大1MPa左右 有的情况会更高 液化气体气瓶发生爆炸事故最多的原因是超装 液化气体泄漏后 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易引起燃烧爆炸 如环氧乙烷和空气混合 氨和空气等易发生爆炸 液化气体除具

3、有爆炸性 易燃性外 有的还具有助燃性 毒害性 窒息性等性质 根据GB16163 瓶装压缩气体分类 对所有的瓶装气体济宁了气体特性的数字编码 FTSC F FirePotential 火灾的潜在可能性T Toxicity 毒性S StateofGas 气体状态C Corrosivness 腐蚀性 燃烧性 分为不燃 助燃 氧化性 易燃 自燃 强氧化性 分解或聚合6个类型 毒性 按LD50分为无毒 毒 剧毒3个等级 状态 根据瓶内气体的状态和在20 时瓶内压力的大小分为7个类型 腐蚀性 分为无腐蚀性 酸性腐蚀 氢卤酸腐蚀和非氢卤酸腐蚀 碱性腐蚀4个类型 二 液化气体 根据液化气体的理化性质 分为三项

4、 易燃气体 此类气体极易燃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例如 正丁烷等 不燃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碳 氙等 此项还包括助燃气体氧化亚氮等 有毒气体 此类气体吸入后能引起人畜中毒 甚至死亡 有些还能燃烧 常见的有氯气 二氧化硫 氨气等 高压液化气体的物化性质分类 低压液化气体的物化性质分类 三 气瓶基本知识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对于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 是指在基准温度时 一般为20 所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 压缩气体气瓶用来充装氧 氢 氮 氩等气体的 在气瓶的使用温度为 40 60 的范围中 液化气体气瓶 分高压液化气体气瓶和低压液化气体气瓶 公称压力是指温度为60 时 瓶内

5、气体压力的上限值 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 公称工作压力8 30MPa为高压气瓶 高压液化气体气瓶用来充装二氧化碳和笑气等气体的 低压液化气体气瓶用来充装液氨和液氯等 在气瓶的使用温度为 40 60 的范围中 气瓶中气体永为液态 公称工作压力1 0 5MPa为低压气瓶 表4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中常用气体的气瓶公称工作压力 Tc为气体临界温度 1 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利弊气瓶上的安全泄压装置是利少弊多 主张除盛装不燃 无毒气体的气瓶外 其它的则不应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如果气瓶不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则它在火灾过程中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气瓶安全附件 安全泄压装置的种类易熔塞装置是气瓶上用得

6、较早的一种泄压装置 爆破片装置是由爆破片 压力敏感元件 和夹持器 或支承圈 等组装而成的安全泄压装置 安全阀是广泛用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 爆破片 易熔塞复合装置由爆破片与易熔合金塞串联组装而成 2 防震圈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两个紧套在瓶体外面的 用塑料或橡胶制造的防震圈 气瓶的防震圈不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 而且还应具有一定弹性 3 瓶帽为了防止气瓶瓶阀被破坏的一种保护装置 装在气瓶顶部的瓶阀 如果没有保护装置 常会在气瓶的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 有时甚至会因瓶阀被撞断而使瓶内气体高速喷出 4 瓶阀瓶阀是气瓶的主要附件 它是控制气体进出的一种装置 对瓶阀的要求 1 瓶阀与钢瓶阀座连接的螺纹 必

7、须与钢瓶阀座内螺纹匹配 并符合标准的规定 2 同一制造单位生产的同一规格 型号的瓶阀 重量允差不得超过5 3 瓶阀出厂时 应逐只出具合格证 并应注明旋紧力矩 压缩气体 液化气体气瓶制造钢印标 乙炔气瓶制造钢印标 气瓶的钢印标志 检验钢印标记 金属检验标记环 气瓶充装人员应根据气瓶上的检验钢印标记和色标了解气瓶的检验日期和下次检验日期 判定是否超过检验期限 盛装压缩气体的无缝气瓶的使用寿命为30年 盛装非腐蚀性气体的焊接气瓶的使用寿命为20年 盛装腐蚀性气体的焊接气瓶的使用寿命为12年 石油液化气气瓶的使用寿命为8年 检验标记环还应打上乙炔瓶编号 制造厂代号 制造厂检验标记 制造年 月等钢印标记

8、 乙炔瓶 气瓶颜色 永久气体气瓶颜色标志 液化气体气瓶颜色标志 四 液化气体充装工艺及设备 五 鉴定评审 一 厂房及安全的条件 充装站站址及总平面布置 厂房建筑的耐火材料等级 厂区防火间距 安全通道及消防用水量等安全防火条件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可燃气体充装站应符合相应气体的设计规范 设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内的充装站还应符合GB50160的规定 充装间应设有足够泄压面积和相应的泄压设施 充装介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充装站排气泄压设施应设在建筑物顶部 充装介质密度大于或等于空气的气体 充装站排气泄压设施应设在建筑物靠近地面的位置上 充装站应设置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通风 遮阳 防雷 防静电设施 充装

9、站的充装间与瓶库的钢瓶应分实瓶区 空瓶区布置 充装站应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 其设计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充装站的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HG T20675的规定 可燃及助燃气体充装站的管道 阀门 储存容器等应设置导除静电的可靠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管道上法兰间的跨接电阻不应大于0 03 充装站的消防设施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设计 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028和GB50257的要求 充装站内应设置消防车通道 专用消防栓 消防水源 灭火器材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处理事故的消灾设施和器具 灭火器的配量应符合GBJ140的规定 安全附件检验合格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设施

10、充装毒性气体的充装站还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 a 厂房内除设置一般机械通风外 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 对排出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空气应进行净化处理 使其符合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b 盛贮剧毒液化气体的容器应设置在室内 并设有可在容器四周形成水幕用以制止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毒性气浪的给水装置 c 充装剧毒液化气体的充装站 应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溢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充装毒性气体的充装站 应设有回收或处理瓶内余气的设备和装置 不得向大气排放 二 设备的条件 设备符合要求工艺管道安装和验收 包括管道颜色标志 生产储存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重大危险源 气瓶管理气瓶数量 使用登记证

11、计算机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充装设施液化气体充装站应配备有与充装接头数量相等的计量衡器 复检与充装的计量衡器应分开使用 配备的计量衡器应达到下列要求 a 计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所充气瓶实重 包括自重与装液重量 的3倍 且不小于1 5倍 b 固定式电子计量衡器的精度应符合GB7723 固定式电子衡器 规定的3级秤等级要求 液氯和液氨气体充装站应配备具有在超装时自动切断功能的计量衡器 C 复检超装 卸载设施 残液 残气处理计量检测 三 人员 充装站应配备工程师技术职称以上 含工程师 的专职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 充装站应配备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并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充装站

12、应配备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和地 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的气瓶检查员 充装站应配备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和地 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的气瓶充装人员 且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两名 充装站应配备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并经专业技术培训 取得资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人员 三 充装 充装充装必须精确计量 逐只检查核定 禁止使用下列方式确定充装量 a 气瓶集合充装 统一称重均与计量 或在一格汇流排中仅用一个衡器计量其中一瓶气体 其他气瓶参照该瓶数值计量 b 按气瓶充装前后储罐存液量之差计量 C 按气瓶容积装载率计量 充装记录记录完整 内容齐全复检保存不少于2年充装质量 谢谢 洑春干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一号 100124电话 010 腾讯 新浪 搜狐 网易微博 中国气体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