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31647375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样卷(2卷)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游刃有馀”这个成语的出处是()A. 论语B. 左传C. 庄子D. 战国策 2. “弃甲曳兵而走。”其中“兵”的意思是()。A. 兵器B. 军队C. 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D. 指军事或战争 3. 谏逐客书一文的说理方法是:正反并论,()对举。A. 厉害B. 利害C. 利益D. 祸害 4.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排比C.

2、层递D. 对偶 5. “惟陈言之务去”写作主张的提出者是()。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 6. 周作人所参加的文学社团是()。A. 文学研究会B. 创造社C. 新月社D. 沉钟社 7. 跟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中“惊”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惊天动地B. 惊心动魄C. 一声惊雷D. 打草惊蛇 8.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雪山”是指()。A. 天山B. 昆仑山C. 祁连山D. 岷山 9. 我国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岑参 10.李白的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A.

3、 心绪茫然B. 壮志未酬C. 前途暗淡D. 世路艰险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您认为正确的,打“”;您认为错误的,打“”。请把记号写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1.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2. 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 3. 马伶传中“伶”的意思是“指戏曲演员”。( ) 4. “既来之,则安之。”译文是: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 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序”的意思是“古代乡学,泛指学校”。( ) 6. 李白的行路难中使用了关于吕尚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 ) 7. “生

4、孩六月,慈父见背。”其中“见背”的意思是:弃我而去世,是长辈“死”的婉辞。( ) 8.“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 9.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其中“原”的意思是“原来”。( ) 10. 灯下漫笔一文中,作者所说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人民当家作主不再做奴隶的时代”。( ) 11.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著作。( ) 12. “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其中“博物”的意思是“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 13.

5、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其中“阙”的意思是“通掘,挖”。( ) 14. 论气节提倡知识分子应该持有以“气”为主的具有“正义感”和“行动”的新的气节观,表达了作者对知识青年的殷切期望。( ) 15. 前赤壁赋继承了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代表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客”宣泄了作者因政治失意产生的苦 闷,“主”则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最后“主”说服“客”,即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16. 杜甫的整个诗歌创作,就是他的时代的一面镜子,因此,后人把他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和现实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

6、诗篇称为“诗史”。( ) 17.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其中“直”的意思是“价值,后作值”。( ) 18. 氓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以比、兴为主。( ) 19. 杜甫蜀相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 20. “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的意思是“穿上”。( ) 2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几多”的意思是“多少,几许”。( ) 22. 故乡的野菜是一篇描写江苏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 23.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其中“颇”的意思是“很,相当地”。( ) 24. 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对姐姐的回忆采用了插叙的方式。( ) 25. “北国的槐树

7、,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其中“点缀”的意思是“指一种增加美感的衬托或装饰”。( ) 得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共6题,每题5分.,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能是多个,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 )。A. 真实B. 典型C. 新颖D. 虚假 2. ( )都属于韵文的范畴。A. 诗B. 词C. 曲D. 赋 3.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将( )熔于一炉。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 说明 4. “养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几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其根而竢其实,加 A. 比喻B. 对偶C. 排比D. 层递 5. 故乡的野菜一文中写了( )等三种野菜。A. 荠菜B. 黄花麦果C. 蒲公英D. 紫云英 6. 选择与安排:“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 )。” A. 零乱B. 芜杂C. 丰富D. 多彩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2)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CABDA 610 ACCDD 二、判断题 15 610 1115 1620 2125 三、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 4、AB 5、ABD 6、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