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641778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燕 山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及自动送料装置与塑料 模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模具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3月15日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部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扩大器”,

2、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二、研究主要成果现代模具设计的内容是:产品零件(常称为制件)成型工艺优化设计与力学计算,尺寸与尺寸精度确定与设计等,因此模具设计常分为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7。(1)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与制造一体化CAD/CAE/CAM 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

3、产方式。(2)设备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作用现代模具制造尽可能地用机械加工取代人工加工。这就确定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尤其现在加工中心 、数控高速成型铣床、 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多轴联动机床、数控模具雕刻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精密磨床、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广泛使用。(3)代模具制造中的检测手段 模具的零部件除了有高精度的几何要求外,其形位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的量具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这时就要依赖精密零件测量系统。这种精密零件测量系统简称C M M , 即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是数控加工中心的一种变形。它的测量精度可达0.25

4、m。(4)成型制造(RPM)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根据零件CAD 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被公认为是继NC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三、发展趋势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1) 模具结构日趋大型、精密、复杂及寿命日益提高 随着零件微型化和模具结

5、构发展的要求(如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的增加,其步距精度的提高),模具精度已由原来的5m 提高到23m,今后有些模具加工精度公差更是要求在1m 以下,这必将促进超精密加工的发展。(2) CAD/CAE/CAM 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广泛应用 模具制造是设计的延续,推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可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实践证明,模具CAD/CAM/CAE 技术是当代最合理的模具生产方式,既可用于建模、为数控加工提供NC 程序,也可针对不同的模具类型,以相应的基础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达到预测产品成型(形)过程的目的,改善模具结构。从CAD/CAE/CAM 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

6、和网络化,其中心思想是让用户在统一的环境中实现CADCAECAM 协同作业,以便充分发挥各单元的优势和功效2。因此,应大力进行ANSYS、MSC、Moldflow、Dynaform 等高端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的培训、推广和应用。(3)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的推广应用快速模具制造及快速成型技术(RP)是在近两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并正向着高精度、更快捷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的模具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是综合经济效益较显著的模具制造技术。具体新技术包括: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表面现象成形技术、浇铸成形制模技术、冷挤压及超塑成形制模技术、无模多点成形技术、KEVRON 钢带冲裁落料制

7、模技术以及模具毛坯快速制造技术。此外,氮气弹簧压边与卸料、快速换模、冲压单元组合、刃口堆焊以及实型铸造冲模刃口镶块等辅助技术也有极大提高了快速经济制模的综合技术水平。 (4) 新型技术在塑料模具中的推广应用 采用新型热流道技术是塑料模设计制造中的一大变革,可显著提高模具制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制作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国外模具企业已有一半用上了该项技术,甚至已达80%以上;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也是塑料成型的一种新工艺,它具有注射压力低、制品翘曲变形少、表面好、易于成型、壁厚差异较大等优点,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 (5) 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 模具标准

8、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标准件应进一步增加规格、品种,发展和完善销售网络,保证供货速度,为客户提供交货期短、精度高、生产工艺性好、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的优质模具标准件4。(6) 开发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材料是模具工业的基础,当前,国外模具材料系列日趋完善与细化,系列化程度已越来越高。中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国内开发的高级优质模具钢品种虽然不少,已纳入国标的如:6Cr4W3Mo2VNb(65Nb),7Cr7Mo2V2Si(LD),7Cr-SiMnMoV(CH-1),6CrNiMnSiMoV(GD),8Cr2Mn-WMo

9、VS(8Cr2S)等。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对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强度、模具的工作寿命、模具的制造成本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稀土表面工程技术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模具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其主要趋势是:(1)由渗入单一元素向多元素共渗、复合渗(如TD 法)发展;(2)由一般扩散向CVD、PVD、PCVD、离子渗入、离子注入等方向发展;(3)镀膜膜层多样化,主要有:TiC、TiN、TiCN、TiAlN、CrN、Cr7C3、W2C 等,同时处理手段由大气热处理向真空热处理发展。另外,激光强化、辉光离子氮化技术及电镀(刷镀)防腐强化等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5。(7) 高速铣削在模具加工中的推广应

10、用 高速铣削具有工件温升低、切削力小、加工平稳、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为普通铣削加工的510 倍)及可加工硬材料(60HRC)等诸多优点,是高精度型腔模具的重要加工手段。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主轴转速可达到40000100000 转/min , 快速进给速度达到3040m/min,换刀时间可提高到13s,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Ra10m 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形状精度可达10m。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模具加工的发展,特别给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腔模具制造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8) 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随着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便携式扫描仪、激光跟踪仪等先

11、进测量仪器的应用,现代检测技术正向高速度、高精度、高适应性、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不断融入模具产品逆向工程设计中,进一步推动模具制造产品快速制造的响应能力。逆向工程(RE)又称反向工程或反求工程,是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即所谓的正向工程(FE)而提出的6。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实物或零件进行扫描测量以及各种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获得产品的几何信息, 然后充分利用CAD/CAM 技术快速、准确地建立产品的数学几何模型,进行数据重构设计,最后经过适当的工程分析、结构设计和CAM 编程,就可以加工出产品模具。该设计理念是以设计方法学为指导,以现代化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

12、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9) 开发成形新工艺和模具,培养新理念和新模式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具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具体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团队精神,精益生产;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哲理;广泛采用标准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此外,还应大力研发模具的抛光技术和模具制造设备,可进一步改善成型产品的表面质量。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和外资在中国模具行业的

13、投入日渐增加,中国模具已经与世界模具密不可分,中国模具在世界模具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3。我国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不小成绩,无论是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在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更新和提高装备水平,模具企业每年都需进口几十亿元的设备。在创新开发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模具行业内综合开发能力的提升已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问题体现在十个方面1:(1)各层次的模具技术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级模具钳工、CNC 数控机床操作工、高级模具设计人员等,需求缺口较大(2)模具标准化程度不高,模具及其零部件的商品率偏低。(3)模具制造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模具

14、修理机制不健全,因修模拖期影响生产的事时有发生。(5)模具寿命偏低,使模具费占产品成本比率过高且长期居高不下。(6)模具及其零部件市场价偏低,模具修理费用更低,而且没有市场指导价,完全靠购销双方“议价”,地区与厂际之间价差悬殊。(7)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缓慢,特别是国内自行开发的模具新材料大多至今未能推广应用。(8)设备老化严重,超期服役的情况普遍。(9)各类模具的标准及技术指导性文件不齐全,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各类模具国家标准缺口大。(10)模具钢的精炼和模具锻坯的锻造技术推广应用问题,至今未能解决。五、主要参考文献1 张正修, 张镇.模具产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五金科

15、技,2005(8):121,27.2 李发致编著.模具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周永泰.中国模具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并实现国际共赢J,模具工业,2006,32(4):16.4 袁崇磷.模具标准件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模具制造.2006,(6):12.5 王秀彦,安国平,林道盛等.激光模具表面强化的应用研究J,锻压机械,2000,35 (4):36.6 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 李光耀,浅谈现代模具的设计与制造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5 (1):页码 基本可以,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 你一定要按顺序写,和下面的顺序是对应的。 改一下基本就可以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