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1579766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 1.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十校联考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音调变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分析】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解答】解: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若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音调会变高。故答案为:音

2、调【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其振动起来会越慢,则音调会越低。2(2.00分)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分析】压紧的铅块间分子距离靠近,此时引力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使铅块间有了较大的力的作用。【解答】解: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但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稍大时表现为引力,距离很近时则表现为斥力,两铅块紧密结合,是分子间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答案为:分子引力。【点评】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并知道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才能根据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3(4.00分)如图,用滑轮组将物块从位置A

3、 匀速拉到位置B,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3.10cm;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分析】(1)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得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所以此题应从动滑轮绕起。(2)在进行刻度尺的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可以物体的左边或右边为参照点进行研究。(3)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总功是拉力做的功,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解:要最省力,需从动滑轮绕起,依次通过定滑轮、动滑轮。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以物块右边的边为准,开始在45.00cm处,最后在41.90cm

4、处,所以物体运动的距离为45.00cm41.90cm=3.10cm由于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所以s=3h。则=100%=100%=100%=60%。故答案为:绕线如上图;3.10;60%。【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机械效率的测量及其刻度尺的读数,考查得比较全面。在读数时,量程和分度值是首先要观察的量,其中最重要的分析出有用功是克服摩擦所做的功。这是此题的难点。4(4.00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

5、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若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m/s。冰壶是由花岗石磨制而成的,质量约19kg,与冰道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则冰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约为9500Pa。【分析】(1)知道投掷线到营垒圆心O的距离,和冰壶移动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2)冰壶对冰面的压力等于冰壶的重力,知道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p=求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解答】解:(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这段时间内冰壶运动的距离s=30m,则这段时间冰壶

6、运动的平均速度:v=2m/s;(2)冰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p=9500Pa。故答案为:2;9500。【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5(4.00分)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分析】(1)从连通器的定义和连通器的原理进行分析。(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1)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b管、大烧杯组成了连通器,装有水,水静止时

7、水面是相平的。(2)当打开B阀门,粗管和细管流量相同,细管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小;粗管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大。故答案为:等;大。【点评】(1)掌握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2)掌握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利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问题。6(2.00分)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则水平推力的功率是50W。【分析】知道水平推力和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利用P=Fv求水平推力的功率。【解答】解:水平推力的功率:P=Fv=100N0.5m/s=50W。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

8、灵活的应用公式是关键,注意在利用P=Fv计算时,速度的单位必须是m/s。7(2.00分)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得到(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分析】(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答】解:由题知,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且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蜜蜂带负电;蜜蜂带负电的原因是: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答案为:得到。【点评】本题考查了电

9、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比较简单。8(2.00分)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b所示,灯泡L1两端的电压5.6V。【分析】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确定电压表表的量程,并读出其示数的大小,从而得到两灯电压。【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电压表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所以它们的量程不同,电压表V1的量程是015V,由图b知它的示数UV1=7V;电压表V2的量程是03V,由图知它的读数UV2=1.4V

10、,即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UV2=1.4V;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V1UV2=7V1.4V=5.6V。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量程的判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2.00分)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动力机械,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现有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4,当电动机两端加220V电压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5A则线圈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6000J。【分析】知道电动机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以及工作时间,根据Q=I2Rt求出电阻产生的热量。【解答】解

11、: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5A)2460s=6000J。故答案为:6000。【点评】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电风扇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和产生的热量不相等。10(2.00分)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地球带电自转形成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如图所示,则据此理论可知环形电流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分析】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解答】解:由于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安培定则,拇指指向N极,四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故答案为:相反。【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和应

12、用,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二、选择题1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B傍晚看到人家屋顶炊烟随风飘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用久了的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对光漫反射造成的D炒菜的锅铲常用木柄或橡胶柄是因为它们导热性好【分析】(1)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是液化;(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4)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非金属的导热性能差。【解答】解:A、冬天室内气温高于室外气温,眼镜片的温度

13、也高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高的眼镜片不会液化形成小水滴。故A错误;B、傍晚看到人家屋顶炊烟随风飘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故C错误;D、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如果用金属做柄,会很烫,人无法接触勺柄;而木材和橡胶的导热性能差,因此用木柄或橡胶柄不会出现烫手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光的反射类型以及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等知识点,反映出同学们的物理素养,这要求我们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12(3.00分)小莉要自制两

14、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D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2)根据F=k算出甲和乙的关系式,从而算出甲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量。【解答】解:A、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

15、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故B错误;C、由图象知甲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甲=L,所以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故C正确;D、由图象知乙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乙=4L,所以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0.5cm,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13(3.00分)如图,一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C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D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