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1579759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 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答案】A【解析】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由此可知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C错误;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样

2、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故选:A。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从环保角度,一切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夏

3、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睛: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3. 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0的冰

4、块内没有内能【答案】B【解析】A、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B。点睛:(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4. 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同名磁极互吸引B.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C. 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

5、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答案】B【解析】A、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由课本知识知和: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故B正确;C、将条形磁体用线悬挂起来,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叫南(或S)极,指向地理北极的是磁体的北极(N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C错误;D、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互相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睛:(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6、3)磁体具有指向性,当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其N极指北,S极指南;(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玻璃不能隔离磁场。5.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和做功冲程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做功冲程中,两气门均关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ABD错误。选C。点睛: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两周,由四个冲程组

7、成,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6. 家庭电路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B. 发现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D. 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答案】D【解析】A、当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时,即使开关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要求;B、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检查完后再合上开关,B不符合要求;C、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C不符合要求

8、;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因为电能表测量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故D符合要求。故选:D。点睛:(1)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2)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检查完后再合上开关;(3)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手一定接触笔尾金属体,一定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4)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的作用是测量家里消耗了多少电能,接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7.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 开凿隧道时用瀲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答案】C【解析】A、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

9、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C、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点睛:(1)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2)紫外线能验钞;(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8. 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 )A. 动能保持

10、不变 B. 机械能保持不变C. 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厚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因为电梯匀速,因此动能不变;又因为上升,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是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因此机械能增大。故选A。考点: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机械能。9. 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 )A. B. C. D. 【答案】D【解析】A.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

11、合题意;B.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 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独立进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 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B. 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答案】B【解析】A、我们九年级物

12、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10N/kg3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Pa,能够托起水柱的高度在h 10m。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1.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成的像都

13、是实像B.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答案】D【解析】A、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所以,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D、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D正确。故选:D。点睛:(

14、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12. 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B. 带电棒一定带正电C.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答案】C【解析】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金属箔上带

15、了同种电荷。但由于不能知带电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金属箔上带的什么电荷。故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已知带电棒电生的情况下,可判断金属箔上的电性。13.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答案】C【解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v1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1)根据图象解答;(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