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1578139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答案】D命题立意:能源的分类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分类。明确能源可分为可再生: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不可再生: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

2、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所以选项D。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B命题立意:汽油机冲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冲程及能量转化。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活塞从上向下移动;压缩冲程:活塞从下向上移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做功冲程:活塞从上向下移动,对外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活塞从下向上移动。故选B。3.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学

3、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 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答案】B命题立意:噪声的产生及防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噪声的产生及防治。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对选项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对选项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属于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对选项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对选项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 B. 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

4、,水的沸点都是100【答案】B 命题立意:温度的估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生活中温度高低的估测。对选项A,0的冰比0的水冷,根据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选项A不正确;对选项B,6读作“零下6摄氏度”,该温度的读法:零下6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所以选项B正确;对选项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所以选项C不正确;对选项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对于水的沸点高低与外界的大气压强大小有关,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D。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C.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

5、有惯性【答案】D命题立意:惯性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对选项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 如图1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答案】A命题立意:杠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明确杠杆分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

6、示为F1L1=F2L2,一般人施加的力看作动力。对选项A,镊子属于费力杠杆,故A正确;对选项B,瓶盖启子,属于省力杠杠;对选项c,钳子属于省力杠杆;对选项D,天平属于等臂杠杆。故选A。7.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B.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C.发现有人触电或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断电源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发生了短路【答案】C命题立意:生活用电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电路及用电常识等知识的理解。对选项A,试电笔的使用应该满足笔尖接触导线,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发光接触的是火线,所以选项A不

7、正确;对选项B,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大功率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故选项B不正确;对选项C,发现有人触电或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断电源,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故选项C正确;对选项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电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8.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光不能在弯曲的光纤中传播C.中央电视台与广西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的速度不同D. 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答案】A命题立意: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理解。对选项A,

8、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的接收和发射装置,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选项A正确;对选项B,光在光纤中是通过多次反射进行传播,与光纤的弯曲无关(但不能过度弯曲),故选项B错误;对选项C,中央电视台与广西电视台发射的是相同的电磁波,只是波长不相同,所以在同一区域内传播的速度相同,故选项C错误;对选项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超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D错误。故选A。9. 如图2所示是发电机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经过的四个位置,电路中有感应电流的是:【答案】D命题立意: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9、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明确产生感应电路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1)甲图和丙图中,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时,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A、B、C错误;(2)乙图中a导线向下切割磁感线,而丁图a导线向上切割磁感线,两图中a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故选项D正确。故选D。10.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为:A.1:2 B.2:1C.4:1 D.8:1【答案】C 命题立意:密度与图象解析:本题将密度知识与图象结合起来综合考查。由=m/v可得:体积v一定时,质量

10、m越大,密度越大。根据所给“m-v”图象,即甲:乙=m甲:m乙=40:10=4:1;故选项C正确。11.如图4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C. 小球的质量为50gD. 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答案】C命题立意: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理解和运用漂浮条件、下沉条件(密度关系)得出两液体的密

11、度关系。对选项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V排可知,只要物体浸入水中,就会受到浮力,与浮沉状态无关,故选项A不正确;对选项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V排可知,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0.5N;小球在甲杯漂浮,G甲=G排甲=0.5N;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乙=G排乙=0.4N;故B不正确;对选项C,根据G=mg和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0.5N;小球的质量:m=G/g=0.5N/(10N/kg)=0.05kg=50g,故C正确;对选项D,小球在甲杯漂浮,有:甲球,小球在乙杯下沉,沉入水底,有:乙球,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甲乙;故D错误。所以选项C符合

12、题意。12.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答案】C命题立意:机械运动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对选项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

13、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对选项B不正确;对选项C,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s/t刘=60m/(8.3-2.4)s=60m/5.9s10.17m/s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对选项C正确;对选项D,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D不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杰出物理学家 提出了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14、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 【答案】爱因斯坦;电子 命题立意:物理史;物质的微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和物质的组成及微粒。20世纪提出相对论理论的杰出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答案:爱因斯坦;电子。14.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答案】折射;绿命题立意:光的色散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及色光的组成。太阳光属于色光,当经过三棱镜后,由于光的折射现象而发生色散现象,自然界中

15、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答案:折射;绿。15.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霜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凝华;放出命题立意:物态变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凝华现象。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自然界中霜,是因为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6.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5所示虚线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 mL。【答案】b;60命题立意:量筒的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