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1573284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射洪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四机械运动复习不全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机械运动1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米(m),知道其他常用单位,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结合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2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时间的国际制单位:秒(s),知道其他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4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有m/s、km/h等,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第二部分 知识回顾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国际单

2、位是米,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秒表。2.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3.刻度尺的使用:“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量程合适的刻度尺;“看”: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放”:即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正确的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

3、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4.特殊的测量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

4、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5.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能避免的。点拨: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

5、的,是能够避免的。6.产生误差的原因有:测量仪器不够精确;测量者的估计值不可能绝对准确。7.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特征:参照物具有客观性、假定性和多重性。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点拨: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所研究的物体总是静止的。3.判断物体静止或运动,以及运动情况的方法: 先选

6、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参照物与被判断物体之间位置的变化情况,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练习: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 和 山 。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乙汽车向西运动。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4.运

7、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速度相同、方向相同。三、运动的快慢速度1.生活中描述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单位还有km/h,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m/s=3.6km/h。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表示人步行时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5.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点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保持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

8、比,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此时速度是一常量。6.变速运动定义: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求平均速度的公式:v=s/t(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在特殊情况下求平均速度:当t1t2时,v=(v1+v2)/2;当s1s2时,v=2v1v2/(v1+v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在某段运动时的总路程除以运动的总时间。其测量方法为: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然后用v=s/t即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第三部分 典型试题1(2012,烟台)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

9、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 2(2014,苏州)“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上中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 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cm/s。3(2014,桂林)“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上右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力 D铁轨4(2014,玉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 m/s的速

10、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 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A1 hB5 min C50 s D10 s5(2014,临沂)江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 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6(2013,郴州)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数据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B1 cmC1 dmD1 m7(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

11、做匀速运动的是( ) 8(2013,黄石)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 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 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A36 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 km/h9(2013,杭州)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

12、3 m B7 m C15 m D25 m10(2012,恩施)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第四部分:重点突破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2014,来宾)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cm。 【变式题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2014,邵阳)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书 C桌面 D桌面静止的橡

13、皮【变式题2】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太空教师,成功地给中国的1亿名中小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物理课,并与北京地面课堂学生开展了互动。北京地面课堂的学生相对于王亚平老师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三、运动的快慢【例3】(2013,潍坊)(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 s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变式题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

14、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第五部分 重点小结一、正确选择参照物的方法: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3、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情况时,一般是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4、当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长短,如观众比较短跑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多少,如百米赛跑裁判员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三、常见易错现象1、因不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而导致错选(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2、测量长度时,刻度尺放置、读数、记录等容易错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要注意刻度尺的起点位置);3、对匀速直线运动理解易错(速度一定不变,是一个定值);4、对平均速度的计算易错(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留时间)。【例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做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