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1567896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九级物理上册7.2欧姆定律电阻练习新上海教育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2 欧姆定律 电阻aU/VI/A图1知识点1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阻1在温度不变时,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比。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U-I图像来表示。它是一条通过_的_,电压跟电流的比值是一个_,它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_,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_,于是物理学中把 和 _的比值来表示导体的电阻,用字母_表示,单位是_,符号是_。2、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4倍时,通过它的电流将变为原来的_。3、当电压一定,导体的电阻增大到原来的4倍时,通过它的电流将变为原来的_4、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为0.8A,该

2、导体的电阻为_;若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8V,则通过的电流为_A,这时导体的电阻为_;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则通过的电流为 A,这是导体的电阻为 。5、有甲、乙两个导体,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甲导体的电流比通过乙导体的电流大,这表明甲导体的电阻比乙导体的电阻_;当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时说明甲导体的电阻_乙导体的电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图3U/VI/AabC 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 公式

3、R=U/I,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7、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据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据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 据公式RU/I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阻值为零。D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均无关。8、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 ) A RaRb。 B RaRb。 C RaRb。 D 无法确定。 AVSMN图19、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分别将导体甲、乙、丙接入电路的M、N两端进行研究。用_办法来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

4、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70.12.080.24.090.36.0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40.22.050.44.060.66.0实验序号电流(安)电压(伏)10.42.020.84.031.26.0表一:导体甲 表二:导体乙 表三:导体丙(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在电压相同时的电流关系,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 综合分析分析比较_; (b) 综合分析分析比较_。10、某小

5、组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甲、乙、丙三个导体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并把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 甲导体表二 乙导体表三 丙导体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13.00.6043.00.3073.00.2022.00.4052.00.2082.00.731.50.3061.50.891.50.10(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得出: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相应增大几倍,

6、初步得出 。(3)分析以上三组数据时,发现实验序号 的实验数据存在错误,同学们通过讨论有三种观点:“A 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改”;“B 针对错误重新实验”;“C 尊重事实不作任何改动”。你认为 的观点是正确的(选填“A”、“B”或“C”)。(4) 综合分析导体甲、乙、丙的有效数据,可以发现:同一导体,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同。因此, 可以反映出导体的某种性质。知识点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不随通过它的_和它两端的_的改变而改变。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_、 _和_。另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外界温度发生

7、变化时,某段导体的电阻值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2、(1)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_;(2)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_;(3)导体的电阻还跟_有关。3、横截面积相同的甲、乙两根镍铬合金丝,甲长为0.5米,乙长为2米,则甲的电阻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电阻。4、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剪掉一半,剩余部分的电阻_,若把两段拧到一起,它的电阻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55、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5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

8、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的是( )A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B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C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可能铜丝比铁丝的电阻大D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的电阻大7、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的是 ( )A 长度相同的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B 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的的比短的电阻大;C 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D 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比铜丝的电阻大;8、一段导体接入某电路中,若将通过此导体的电流增加2倍,则导体的电阻()A、增

9、加2倍B、保持不变C、为原来的1/3D、无法判断其变化9、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的电阻比铜的大;B、两根粗细相同的导线,长的比短的电阻大;C、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等的导线,粗导线比细导线电阻小;D、粗的铜导线比细的铁导线电阻小10、粗细均匀的合金丝电阻为1欧,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电阻应变为()A、1欧B、2欧C、3欧D、4欧11、现有4根导线,甲、乙、丙都是铝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跟乙等长但甲较粗,乙跟丙等粗但丙较长,丙跟丁等长也等粗,关于它们的电阻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最大;B、丙的电阻最大C、甲和乙的电阻相等D、丁的电阻最大图412

10、、(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示例:导体的电阻可能个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请你独立猜想:导体的电阻还可能跟 有关;导体的电阻和可能跟_有关。(2)如图4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器材,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导线,a、b、c三根的长度均为1m, 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

11、a、d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_的关系,若连接a时的电流表示数小于连接b时的电流表示数,结论是: 图1知识点3 测小灯泡的电阻1、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1)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为图1其中有几处是错误的,请在错误之处打“”并改正(2)下表是小明同学拟出的实验报告请将上述报告中的三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名称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测定未知电阻R的阻值R=U/I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_,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测量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的阻值。实验记录电压U/V电流I/A电阻R/2.00.2010实验结论略 (3)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什么2、根据“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图2 图3(1)在图2所示电路中,只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使其成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2)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需 ,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 位置。(3)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电压表示数为 伏,电流表示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