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1566241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金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函数拔高复习复习重点:函数问题专题,主要帮助学生整理函数基本知识,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体系,函数问题中的易错点,并提高学生灵活解决综合函数问题的能力。复习难点: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主要内容:(一)基本问题 1.定义域 2.对应法则 3.值域 4.图象问题 5.单调性 6.奇偶性(对称性) 7.周期性 8.反函数 9.函数值比大小 10.分段函数 11. 函数方程及不等式(二)基本问题中的易错点及基本方法1集合与映射认清集合中的代表元素有关集合运算中,辨清: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的区别。还应注意空集的情形,验算端点。2关于定义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2、限制条件要找全。应用问题实际意义。求值域,研究函数性质(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时要首先考察定义域。方程,不等式问题先确定定义域。3关于对应法则注:分段函数,不同区间上对应法则不同 联系函数性质求解析式4值域问题基本方法:化为基本函数换元(新元范围)。化为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并结合函数单调性,结合函数图象,求值域。均值不等式:形如和,积,及形式。注意识别及应用条件。几何背景:解析几何如斜率,曲线间位置关系等等。易错点:考察定义域 均值不等式使用条件5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关注问题:判定时,先考察定义域。用定义证明单调性时,最好是证哪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在哪个区间上任取x1及x2。求复合函

3、数单调区间问题,内、外层函数单调区间及定义域,有时需分类讨论。由周期性及奇偶性(对称性)求函数解析式。“奇偶性”+“关于直线x=k”对称,求出函数周期。6比大小问题基本方法:粗分。如以“0”,“1”,“-1”等为分界点。搭桥 结合单调性,数形结合比差、比商 利用函数图象的凸凹性。7函数的图象基本函数图象图象变换 平移 对称(取绝对值) 放缩易错点:复合变换时,有两种变换顺序不能交换。如下:取绝对值(对称)与平移例:由图象,经过如何变换可得下列函数图象? 分析: 评述:要由得到只能按上述顺序变换,两顺序不能交换。平移与关于y=x对称变换例:y=f(x+3)的反函数与y=f-1(x+3)是否相同?

4、分析:的反函数。 两个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也可以用具体函数去验证。)(三)本周例题:例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分析:定义域: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图: 又 f(-x)=-f(x), f(x)周期p的奇函数。 评述:研究性质时关注定义域。例2设f(x)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又当x-3,-2时,f(x)=2x,求f(113.5)的值。 已知f(x)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x(0,1)时,f(x)=x+1.求f(x)在(1,2)上的解析式。解: , f(x)周期T=6, f(113.5)=f(619-0.5)=f(-0.5). 当x(-1,0)时,x+3(2,3). x(2,3)时

5、,f(x)=f(-x)=2x. f(x+3)=-2(x+3). , . (法1)(从解析式入手) x(1,2), 则-x(-2,-1), 2-x(0,1), T=2. f(x)=f(-x)=f(2-x)=2-x+1=3-x. f(x)=3-x, x(1,2). 小结:由奇偶性结合周期性,将要求区间上问题转化为已知解析式的区间上。(法2)(图象)f(x)=f(x+2)如图:x(0,1), f(x)=x+1. x(-1,0)f(x)=-x+1. x(1,2)f(x)=-(x-2)+1=3-x.注:从图象入手也可解决,且较直观。例3若x(1,2)时,不等式(x-1)2loga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6、。 已知二次函数f(x)=x2+ax+5对任意t都有f(t)=f(-4-t),且在闭区间Zm,0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求m的取值范围。分析:设 y1=(x-1)2, y2=logax x(1,2),即x(1,2)时,曲线y1在y2的下方,如图: a=2时,x(1,2)也成立,a(1,2. 小结:数形结合 变化的观点 注意边界点,a=2,x取不到2, 仍成立。 f(t)=f(-4-t), f(-2+t)=f(-2-t) f(x)图象关于x=-2对称, a=4, f(x)=x2+4x+5. f(x)=(x+2)2+1, 动区间:m,0, xm,0, f(x)max=5, f(x)min=1, m

7、-4,0. 小结:函数问题,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应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如二次函数问题中常见问题,定函数动区间及动函数和定区间,但两类问题若涉及函数最值,必然要考虑函数的单调区间,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关键在于其图象对称轴的位置。以发展的眼光看,还可解决一类动直线定曲线相关问题。例4已知函数 (I)判定f(x)在x(-,-5)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II)设g(x)=1+loga(x-3),若方程f(x)=g(x)有实根,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I)任取x1x2-5, 则:, (x1-5)(x2+5)-(x1+5)(x2-5)=10(x1-x2)0 且(x1+5)(x2-5)0 ,

8、当a1时,f(x1)-f(x2)0, f(x)单调递增, 当0a0,f(x)单调递减。 (II)若f(x)=g(x)有实根,即:。 即方程:有大于5的实根。 (法1) ( x5) . (法2)(实根分布)(1)有大于5的实根, 方程(1)化为:ax2+(2a-1)x-15a+5=0. a0, =64a2-24a+10. 有一根大于5 . 两根均大于. 小结:实根分布即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及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用此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时,具体步骤为: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图象对称轴的位置。图象与x轴交点。端点函数值的符号。此题(2)中,也可以用韦达定理解决。小结: 函数部分是高考考察重点内容,应当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配备必要例题,理顺基本方法体系。练习: 已知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f(1)=1,若m,n-1,1,m+n0时,有。用定义证明f(x)在-1,1上是增函数。若f(x)t2-2at+1对所有x-1,1,a-1,1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2)|t|2或t=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