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通州区八级物理月考苏科.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1535355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通通州区八级物理月考苏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南通通州区八级物理月考苏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通通州区八级物理月考苏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通通州区八级物理月考苏科.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形成性练习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人耳听到两个声音,响度大的声源振幅一定大2.音乐老师能很快分辨出歌曲中不同乐器的演奏声,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节奏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B C D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手机查看信息时,手机屏是光源B. 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D. 光在反射和折射时

2、,光路都是可逆的5.用图示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 37.5B. 38.0C. 38.5D. 39.06.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比次声波快B. 即使增大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响度,人耳也不能听到C.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次声波不能传递能量D. 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所以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7.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沸腾形成的水蒸气 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

3、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弹钢琴时,C键比D键每秒振动次数少,由此推断出C键比D键发出的声音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9.新型材料X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状结构,常用于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冷库、墙体内外的保温隔热,效果无与伦比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是A. XPS为什么具有闭孔蜂窝状结构?B. 它为什么能保温隔热?C. 它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D. 它的隔声效果好吗?1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

4、,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象可以判断()A. 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B. 0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0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 5s-7s内,小车运动了6m11.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家,所需时间最接近A. 0.15h. B 0.3h C. 0.45h D. 0.6 h1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可能是图线b B.

5、 可能是图线cC. 一定是图线a D. 一定是图线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在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中,若捏住闹钟上正在振动的小锤,就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发声的声源在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上述过程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4.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用一种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氯乙烷采用 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15.小明看见公园

6、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他透过绿色的玻璃看到的这朵花的颜色是 色;夜晚,在蓝色的聚光灯照射下,小明看到该花的颜色是 色16.小华在实验室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实验前,在空水槽中喷洒烟雾,打开激光笔,可清晰观察到激光传播的光路 (1)用烟雾显示光路,利用了光的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原理;(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会观察到右侧面的亮点30A发生移动,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时,发现水下右侧面的亮点会向下移动;若将水槽的右底部慢慢抬起,激光的折射角将 ,反射角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

7、、“不变”或“减小”)(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 _,折射角的大小为_ _。17.小芳做“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1)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或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 _(2)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测量(3)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过程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

8、”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对应的实际距离为6.00cm,则该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1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玻璃竖直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2)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发现像相对于A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若将玻璃板从图示位置绕OO轴转离小明,

9、则镜中蜡烛的像会 (选填“转向小明”、“转离小明”或“不动”)(3)小明发现玻璃板有一面镀膜,他想:玻璃的哪一面朝向蜡烛实验效果会更好呢?于是,他用玻璃的两面分别朝向蜡烛各成一次像,通过比较_解决了疑惑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9.按要求作图(每图2分,共6分)(1)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2)如图所示,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此光路图。(3)画出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1.2.3.4.5.20.(6分).如图所示,小贝用钉子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

10、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薄膜上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成像原理是 ;(2)小贝发现小孔的位置和像到小孔的距离固定后,物体越近,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中物体到小孔的距离s/cm5040302010像的高度h/cm11.251.672.55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物体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由此可得出结论是: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 若蜡烛和小孔位置固定,只将屏靠近小孔,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7分)小茜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

11、实验 (1)图甲中使用温度计的错误是 (2)如图乙是水沸腾前气泡的现象气泡从形成到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3)如图丙所示,用酒精灯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小烧杯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4)为缩短加热时间,你认为可行的的方法是 (5)小茜在做完“观察水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温度/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分析表格中数据,水在冷却时温度降低的规律是 22.(9分)小明利用如

12、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光具座的刻度读数同刻度尺)(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B用刻度尺一个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再分开(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主光轴上距离焦点6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可能为图乙中的 (填字母),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 (5)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