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1534010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级物理 第12全章导学案 .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一、机械运动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看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存在位置变化时物体是的 ,没有位置变化是物体是 。3.乘坐上升的观光电梯时,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 的;

2、以电梯为参照物,地面是 的。4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为参照物.5.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也不一样,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6. 运动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是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以同样快慢、同样方向行驶的两辆汽车,以对方为参照物,每辆车可以说自己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每辆车可以说自己是 的。7.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对象不能作为参照物;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C、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时,参照物的选择不是

3、唯一的;D、运动的物体选作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

4、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2、“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 ;“奔驰” ;“后退” 。3、两同学并肩行走,以 为参照物,每人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每人是静止的。4、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B、地面 C、正在

5、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5、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6、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

6、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五、课后反思课时9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二、运动的快慢(课时1)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宋建军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知道速度的单位:m/s和km/h,会进行换算。3.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4.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速度的单位;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的计算。难点:1.速度单

7、位的换算。 2.速度的物理意义。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等于运动物体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推导公式有:t=_,S=_。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S- - ,t- - ,V-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s=_km/h。4.完成下面单位的换算:20m/s=_km/h 108km/h=_m/s。5.小轿车的速度是40km/h,读作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6. 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8、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7.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8.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9. 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人步行的速度约1.1 ,读作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速度的单位有 和 ,72km/h= m/s。3.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速度的单位是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

9、,则路程的单位是_,速度的单位是_。4.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速度最大的是(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5.由速度公式V=S/t,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6.回郭镇距离巩义市区18Km,一辆小桥车从巩义市区到回郭镇用了20min,则这辆车的速度是多少km/h?7.小红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

10、s,她家距离学校1.2Km,她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min?8.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面行驶30min,则它通过的距离是多少Km?拓展:10. 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跑到终点时,乙总落后10m,如果甲在起跑线处,乙在甲前方10m同时起跑,则( ).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乙先到达终点. 甲先到达终点. 未到终点前,乙在甲前边五、课后反思课时10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二、运动的快慢(课时2)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宋建军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会计

11、算平均速度。3.会运用速度公式求比值。4.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综合计算。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速度的公式应用。难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体沿着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A 0.5m/s B 1.5m/s C

12、 2m/s D 3m/s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S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S2,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S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S2,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7.同向行驶的物体,相对速度是速度之 ,以速度大的为参照物,速度小的向 方向运动;以速度小的为参照物,速度大的向 方向运动,(填相同、相反)。逆向行驶的物体,相对速度是速度之 ,以对方为参照物,每个物体向 方向运动,(填相同、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